文化故事 | “肖院长”和“唐总”(上)

潮新闻 记者 章咪佳2025-07-13 10:47全网传播量1.4万
00:00
00:00
012025年7月8日14时30分,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教授去世,享年93岁。任院长期间,他力排众议推动美院更名,开辟新兴专业领域,支持青年艺术家,推动艺术界思想解放,使杭州成为中国新艺术策源地。
02原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唐葆亨先生于同日凌晨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他设计了杭州体育馆、杭州剧院等经典地标建筑,1980年代与肖峰联手创办美院环境艺术系,培养众多建筑艺术人才,使该系逐渐具有国际影响力。
03肖峰与夫人宋韧教授是新中国美术发展史的亲历者和建设者,肖峰在油画创作、艺术教育等多个方面作出历史性贡献。2025年7月8日,肖峰因病去世,此前其夫人宋韧已于3月离世,二人相濡以沫70多年,他们的离世是中国美术界与教育界不可替代的损失。
04肖峰、宋韧之女肖鲁和肖戈,虽未在体制内发展,但分别成为当代艺术家和知名策展人、媒体人。她们回忆父亲肖峰时,称其在家中温柔“淘气”,用哄的方式与家人相处,并给予她们包容与理解。肖戈至今铭记父亲“心胸开阔,更加善良”的教诲。
052025年4月9日,筹备近20年的肖峰艺术馆开馆,肖峰来到现场。艺术馆的建成是肖峰多年的夙愿,如今已成为杭州新的文化地标。馆内正在展出“时代之子肖峰、宋韧作品展”,吸引了众多观众。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7月8日14时30分,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教授去世,享年93岁。

大约18个小时前,原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唐葆亨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

这两位老先生,钱江晚报《文脉》专栏都曾做过深度报道,但直到吊唁时,我们才从家人口中得知,他们是挚友。

1983后至1996年任院长期间,肖峰力排众议,提出将“浙江美术学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他带领那一代名师打开了美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气象:大刀阔斧地开辟出一系列新兴专业领域,破格引进、支持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界的思想解放和探索实验,使杭州成为中国新艺术当之无愧的策源地。

相比肖峰,唐葆亨这个名字对公众来说可能陌生。这是一位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大师——杭州许多经典的地标建筑物:杭州体育馆,杭州剧院,笕桥机场,西子国宾馆,望湖宾馆……的设计方案里,都有他的身影。

鲜为人知的是,1980年代,他们俩联手创办了美院环境艺术系,在这里,先后出了吴家骅、朱光亚、王国樑、王澍等历任“掌门”,逐渐发展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艺术学院。

肖院长离开了,但他的肖峰艺术馆已经成沟了杭州新的文化地标。两位先生推崇的“美术建筑”概念,被他们的亲属、后辈继续秉持,更让这座城市受益良多。

今天,谨以此文对他们致以无尚敬意。

上篇:“叛逆”的女儿,告别“淘气”的父亲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10时在杭州殡仪馆追远厅举行。

肖峰先生于2025年7月8日14时30分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去世,享年93岁: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3171106

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连日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表缅怀文章,我们由此知道了许多“肖老师”“肖院长”“肖主席”的风云传奇。

他与夫人宋韧教授,都是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文艺家,是新中国美术发展史的亲历者和重要建设者,也是新时期美术教育的伟大开拓者。肖先生的艺术人生贯通两个世纪,他在油画创作、艺术教育、大学治理、社会美育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是到真正与先生告别的这一天,才发现他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他说,他在家里是女生宿舍里的“四等公民”。

大女儿肖鲁和小女儿肖戈,今天代表全家和亲属,向前来悼念送别肖峰先生的各位领导、朋友们致以感谢。肖鲁说,她们姐妹俩都是叛逆的孩子,没有像父母一样在体制内发展。姐姐是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妹妹成了知名策展人、媒体人。

她们描述的父亲,仍然是那位时代浪潮中革故鼎新、勇于开拓的肖峰,也是在女儿眼里温柔甚至“淘气”的父亲肖峰。

1.

2025年7月8日那天,杭州的天空突然刮起了一阵飓风,旋即狂风暴雨,仿佛老天潸然泪下。

“下午2点多,父亲一直紧闭的双眼突然睁开了。”肖鲁和在场亲人兴奋地期盼奇迹的出现,但护士冲进病房大喊:“血压看不见了。”医生们迅速赶到,为肖峰先生做人工呼吸。

然而一切最终还是停了下来,仪器显示心跳变成了一条直线,时间定格在下午2点半。此时,妹妹肖戈和妹夫乔纳斯正在从北京赶回杭州的飞机上。为了等他们最后见上一面,肖鲁他们保留了呼吸机。

2.

就在当天的凌晨1点,肖戈在北京给姐姐发微信。她说深夜以后突然感到非常难受,“我想到爸爸,我哭得很厉害。”当上午得知父亲情况不好以后,她和乔纳斯立马买了飞机票赶回杭州。

但是飞机却晚点了两个小时。起飞前,肖戈无意中把今年父亲节的微信置了顶。起飞后,她依偎着先生的肩膀又哭起来,她拍下了窗外的一抹云,“我还把手机屏换成了我和爸爸的合影。”

图片由肖戈提供

母亲就告诉肖戈,她刚出生的时候,护士们都说:“这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小肖峰吗?”她跟父亲长得一模一样。小学二年级写命题作文“我的爸爸”,她这样描写父亲,“眼睛很小,但很有神,鼻子鹰钩,但很挺拔,嘴巴突出,但并不难看。”这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公开表扬,尤其是这段关于外貌的排比写作。

7月8日下了飞机,姐姐告诉他们父亲已经离开了。“赶到医院,看到他的遗体,我痛哭不已。现在回想起来,仿佛一切都是冥冥中的感应。”

肖戈才悟到,从6月30日到7月3日那些日子,她在父亲身边的陪伴竟然成为了父女俩最后的见面。

3.

过去所有的时光在泪水中变得模糊不清。2020年,肖峰先生住进医院前的一些日子里,他总是拉着肖鲁去散步:从满觉陇走到虎跑,来回1万多步。“他快步行走的样子让我真的以为爸爸能活到100岁。”

没想到2021年,父亲突然生病住院,这一住就是漫长的4年。

自从肖峰先生2021年被诊断出癌症入院、夫人宋韧陪伴他住院开始,肖戈和乔纳森渐渐习惯了在北京和杭州之间打飞的,每次点到点往返,平均需要花上6个小时,不是搭乘最早的班机,就是赶深夜的航班。

四年来无数次地往返,只是为了陪伴,这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期间,爸爸经历过多次的病危,医生全力抢救,我们彻夜陪伴。爸爸每一次都以极其顽强的毅力和生命力,一次一次转危为安。我以为最后这次也会这样。”

4.

肖鲁记得,小时候父母一直想教她画画,但她总是拒绝。直到小学五年级,因为跳高骨折躺在床上3个月,她才不得不开始画画。

父亲让她临摹的第一本画册,是前苏联艺术家瓦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谢洛夫的作品集。“看到我喜欢上了画画,妈妈可高兴了。”可是作为中国著名的油画家,肖峰、宋韧夫妇没有想到,肖鲁后来真正走上的是当代艺术的道路。不同的艺术观念,让他们对女儿的作品难以理解。“但是对我的宽容,是他们对我最大的爱。”

而从小到大无论是外表还是性格、行为方式都一直被说成“最像爸爸的孩子”肖戈,后来也从艺术家转为做策展人、媒体人,与父母的愿望渐行渐远。“他们觉得我天生就是做艺术家的料,简直是浪费了才华。”

和姐姐一样,尽管二老心有遗憾,但女儿始终得到他们给予的理解和支持。

姐姐说,她和妹妹都是叛逆的孩子,虽然没有在体制内发展,但从未忘记父母对我们的栽培和成全。“即使最终选择了与他们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是父母的包容是对我们最大的尊重。”

5.

父亲是个工作狂,他在外面是“肖老师”“肖院长”“肖主席”……但当他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候,“总是非常淘气,喜欢开玩笑”。女儿说,他擅长用一种哄的方式与家人相处,自嘲在家里是“四等公民”的地位,即便有时他偶尔扮演一下严父的角色,那也是为了配合母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肖戈刚刚踏入社会时,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十分的困惑。“我曾经写信给爸爸,问他为什么从来不教我一些社会经验。”父亲给她回了一封传真,肖戈至今记得最后有这么几句话:“你说我不教你社会经验,我想了一想,我也只有这两条,一条就是心胸开阔,第二条就是更加善良。”

这两句话肖戈铭记在心,一生受用。

6.

肖峰先生11岁从苏北走出来,参加了新四军的新安军团,跟着陈毅的部队一路转战到上海,1950年进入国立艺专学习绘画,后来前往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留学6年。

特殊历史时期几度险象环生,他几乎丢了性命。此后,他在上海油雕院坚持创作,并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13年。肖先生的生命与艺术已经融入了中国历史的洪流,并见证和经历了这个时代的巨大变迁。

2025年对肖家来说格外艰难,父母相濡以沫70多年,3月,母亲宋韧离世,130天以后,父亲肖峰也追随而去。他们的离世不仅是肖家人巨大的损失,也是中国美术界与教育界不可替代的告别。

2025年也是爸爸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筹备近20年的肖峰艺术馆终于得以建成。

4月9日,肖峰艺术馆开馆,肖先生来到现场,那一刻他一定非常高兴,那是他多年的夙愿。艺术馆的建成,肖鲁参与了选择建筑师和促成建筑方案的落地。期间,她和父母有过很大的分歧,但最终他们还是接受了肖鲁坚持的方案。

如今,由许江和余旭红共同策划的开馆展“时代之子 肖峰、宋韧作品展”正在肖峰艺术馆展出,馆里每天人流不断,成了杭州新的文化地标。

肖峰、宋韧教授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

7.

肖峰美术馆的墙上有四句话:“携手同志同心,打造国美国标,创作人民艺术,奉献绘画人生。”这四句话是美术馆的立馆宗旨,也是肖峰、宋韧两位老师的写照。

那天在下满觉陇肖家客厅设置的灵堂里,许江谈起他听说肖老师在宋老师去世后,有一段时间犯糊涂,竟不知宋老师已去。一个月前的一天,肖老师猛然清醒,明白了噩耗,沉吟了一会儿说:“小宋还是不够坚强啊!” 

“这是一句噎人心扉的别语!这是革命者生离死别的告白!”

宋韧与肖峰教授在家里 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许江说的这个故事,女儿们讲了另外一个侧面:2025年3月,就在母亲离开后的几天,父亲突然请阿姨推着他的轮椅,在医院21层的每一间病房,拼命地寻找母亲。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找到。女儿告诉他,“妈妈到外面去治疗了。”他不相信。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很平静地告诉孩子们,“妈妈在天上。”

就在父亲去世3天后的7月11日,肖鲁说,在下满觉陇的家里,爸爸托梦给她,“他让我去一个地方,那里有云海,如天堂般的仙境。我想那里应该是他和妈妈相聚的时刻。” 

全家福:(左起)大女儿肖鲁、肖峰、宋韧、女婿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女儿肖戈 图源:凤凰艺术

继续阅读 下篇:中国美院“跨界”背后的两个灵魂人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8)
花语无解人自欢 · 2025-07-13 22:29 · 浙江杭州回复
看到了肖锋的故事,就想到了我的爸爸,又一位老人去世了,我的父母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真担心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离开我,真的要好好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不要等斯人已逝才追悔莫及~
wangking · 2025-07-13 15:01 · 浙江杭州回复
看完只想回家陪爸妈说说话,别等告别那天才后悔。
葡萄grape · 2025-07-13 13:36 · 浙江金华回复
肖峰先生不只是大师,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父亲,令人敬佩又心疼。
山山水水 · 2025-07-13 13:26 · 浙江台州回复
这种父女情太打动人了,哪怕艺术观念不同,爱一点没少。
阿拉贝卡 · 2025-07-13 13:16 · 浙江衢州回复
93岁的人生太丰富了,既是大师,又是慈父,值得敬一杯
潮客_24qwzk · 2025-07-13 13:06 · 浙江杭州回复
父亲走了,但那份“淘气”和包容,会永远留在女儿的记忆里,温暖而鲜活。
潮客Panda · 2025-07-13 13:01 · 辽宁沈阳回复
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也教会我们,父爱可以如此温柔又坚定。
荆晓慧 · 2025-07-13 13:01 · 浙江绍兴回复
原来大人物在家里也是个温柔的老顽童
相关专题
人文读本|“肖院长”和“唐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