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酱园弄》里赵丽颖出演的角色,原型是浙江的女作家

    潮新闻 记者 刘玉涵2025-07-10 08:04全网传播量24.2万
    00:00
    00:00
    011945年7月,作家苏青为杀夫案詹周氏发声,在《我与詹周氏》中批评猎奇报道,主张从詹周氏个人角度审视案件,呼吁从轻量刑,引发舆论改变,为案件审理带来转机。
    02苏青1914年出生于宁波冯家村书香门第,幼年受文化熏陶,后因包办婚姻开启不幸生活与创作之路,成为职业作家,其作品反映都市女性处境与心理,畅销一时。
    031945年3月21日,詹周氏杀夫分尸案曝出,报章报道具“文学性”,法院公文如侦探小说,社会情绪感染下,人们为詹周氏被判死刑感到“大快人心”,而苏青第一个表达了相反意见。
    04关露以《詹周氏和潘金莲》为题,驳斥“淫妇论”,认为詹周氏杀夫是“生存斗争行为”,呼吁为不得已而杀人的詹周氏减轻量刑,关露本人还是中共特工,是著名“红色间谍”。
    05活跃在乱世上海滩的新女性不只苏青,还有关露、潘柳黛,她们被合称为“四大才女”,在酱园弄杀夫案中,为詹周氏奔走呼吁,体现了追求独立、进步、勇于发声的精神。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然后再弄个把愁眉苦脸的电影明星来扮詹周氏,让她各式各样苦头都吃遍,人心恐怕还要快得多哩。”1945年7月,为杀夫案詹周氏发声的作家苏青,在《我与詹周氏》一文中这样写道。

    电影《酱园弄·悬案》主角海报(图源官博)

    八十年后,电影《酱园弄·悬案》上映,片中扮演詹周氏的章子怡果真被安排了各式各样的苦头,与野猪搏斗等夸张剧情颇有猎奇之嫌。

    影片中也有一个“苏青”,即赵丽颖饰演的剧作家西林,如原型苏青一样,她为詹周氏辩白、声援,带来了转机。但这西林的姿态、腔调看起来总是高高的,还让人有些辨不清,她帮詹周氏是出自真心,还是别有利益可图。

    苏青当时有没有料到,自己在这场案子里会被怎样演绎?

    以苏青为原型的角色西林,赵丽颖饰(图源官博)

    为杀夫者辩

    真实的苏青为杀夫的詹周氏写了两篇文章发声。

    1945年6月,苏青在《杂志》六月号上发表了《为杀夫者辩》一文。彼时一审判决刚过了一个月,法院判处詹周氏死刑,主流舆论都认为,詹周氏罪无可恕。

    在舆论一边倒的情势下,苏青开篇就抨击了几个月来主观情绪渲染严重、故作奇情、添油加醋的报道:“有的标题为‘酱园弄血案’,有的称为‘箱尸案’,最普遍的则是叫做‘谋杀亲夫’。我以为夫则夫耳,有什么亲呀不亲的”。要么猎奇,要么封建。

    苏青《为杀夫者辩》

    时年3月21日,詹周氏(周春兰)于前夜杀死自己的“大块头”丈夫并分尸一事被曝出,大小报章纷纷拥上来报道,然而叙述口吻极具“文学性”,连法院公文写得都像侦探小说:“周氏以遇人不淑,夜不成寐,感慨身世,顿起杀机。于是乘云影酣睡之际,离床启屉,觅取菜刀,猛砍云影颈部。云影痛极狂呼,声震屋宇……”动作、心理刻画细致,案发现场如在眼前。看起来,记者和法院文书都在以“吃瓜”的心态,向大众提供茶余饭后可供消遣的八卦。

    在这样的社会情绪感染下,人们都在为詹周氏被判处死刑感到“大快人心”。苏青第一个表达了和主流相反的意见:“我的心里却是不快;不惟不快,而且觉得凄惨得很。”几乎只有她愿意站在詹周氏的角度审视这桩案件。

    侦探小说风的法院公文

    詹周氏为什么要杀死丈夫?

    苏青重新聚焦这个被刻意消遣化的核心问题,抛开那些桃色新闻般的同党猜想,从詹周氏本人出发,就其个人身世、平日生活、家庭环境、精神状态等,讨论量刑从轻的可能,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苏青看到一个幼年失怙、被送去当丫鬟、又被主人嫁人的詹周氏,看到一个婚后两月就发现丈夫外遇还妥善安置其姘妇、丈夫与歹友终日嫖赌、劝说丈夫反被家暴的詹周氏,看到一个自己做工贴补家用却被丈夫阻挠、想办法谋生丈夫却依然要赌、心神耗损只能想到杀人的詹周氏。

    由此,苏青认为,詹周氏之杀夫,很有可能是因为她的生活以及其丈夫的行为造成了精神变态,又受到刺激失去了理智才采取的行为。加之“刑法应具有教育犯罪者之性能,使之复归社会”,究查其犯罪原因是量罪定罚的重点。

    苏青《为杀夫者辩》(节选)

    如此胆识与头脑,在当时社会中罕有。

    文章刊登之后,引来了更激烈的攻击,多的是骂苏青“强词夺理,死要出风头”,还有人说她“自己就像詹周氏,所以要为她辩”。

    面对这样的反击,苏青自然要辩到底,接着便作了《我与詹周氏》一一驳斥回去。其中,她重申:“一味用重典非但不能治乱世,结果反使其世更乱而已”,“法律须合乎人情,因地因时而得能修改”。再度为詹周氏声援,力求从轻量刑。

    在苏青为代表的作家发声之下,舆论发生了改变,詹周氏重新提起上诉,为后续案件审理带来了重要转机。

    客从何处来

    苏青真的像詹周氏吗?

    “不知道。”

    说起苏青其人,她所出生的村庄里已经很少有人知晓了。资历颇深的村长也只知道有过这样一号人物,能够指出老宅故居的位置,更多的故事——“七八十岁的老人大概还了解一点,小年轻就更没听过了”。

    1944年,苏青发表散文集《浣锦集》,引发热烈追捧,书名来自于家乡的一座桥,浣锦桥。近年,有读者凭借这一信息找到,浣锦桥位于宁波城西机场大道与鄞县大道交叉口的冯家村,这里就是作家苏青的家乡。

    作家苏青(图源网络)

    苏青本名冯允庄,1914年出生在宁波冯家村的冯家,当地极负名望的书香门第。

    幼年的苏青常常随祖父到浣锦桥边,看桥边石栏上坐着的各式各样的人,听他们问候祖父、讲述见闻、征询意见,听祖父沉着而和蔼的答复。一旁小小的苏青却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伏在桥栏上俯瞰流水,“心里像是愉快,又似乎带些怅惘”。

    幼时心胸中荡起的情绪种下了写作的种子,在日后通过纸笔终于得以抒发。

    《浣锦集》出版后,苏青带了两三本书回到宁波,多年未归,光景已大不相同。再度站在浣锦桥上,苏青遇到了一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村人,来人盯着她问道:“你是哪一房的姑娘?”

    苏青答复:“来做客人的。”待这人拖着步子走过桥,苏青自顾念叨:“独立市桥人不识,一星似月看多时。”

    如今的浣锦桥(刘玉涵/摄)

    浣锦桥旧景浮雕(刘玉涵/摄)

    新村改造的宁波冯家村(刘玉涵/摄)

    如今的浣锦桥早不是当年那座,只是名字延续了下来,桥上不再有怅惘的作家,桥边是正在做新村改造的高楼工地,桥下河水还在流。

    苏青祖上曾捐置过敦本堂义庄,“敦本”二字被村委会沿用下来作为村史展馆的名字。从敦本馆的门口可以望见苏青的祖居,她祖父曾居住的大院,如今已成为几十户人家共住的群租房。敦本馆里记录有苏青的身世,以及一座正在书写的苏青蜡像,作为这座村庄对她的全部记忆。

    敦本馆中的苏青蜡像(刘玉涵/摄)

    苏青祖居(刘玉涵/摄)

    作为大户人家的女儿,自小受文化熏陶,苏青于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外文系,接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然而她的父母认为,读书不是女儿家的正经事,苏青和那个时代的大多女性一样,早早辍学,回家结婚了。

    这场包办的婚姻开启了她不幸的生活,也开启了她的创作之路。

    1935年,苏青便生育了第一个孩子,但因为生的是女孩,在夫家倍受冷眼。为抒发生育带来的苦闷,苏青写作散文《产女》投稿给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杂志,后改题为《生男与育女》发表,这是她创作的开始。(发表时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

    苏青与丈夫、孩子的合影(图源网络)

    不过,苏青在这个阶段的创作多是为了排遣少奶奶的寂寞、纾解主妇的压力,直到她和结婚十年的丈夫离婚,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1943年,她的代表性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开始在《风雨谈》上连载,叙述了自己不美满的婚姻生活,以及成为职业妇女的经历。新婚燕尔时,夫妻总是恩爱,然而新鲜的光泽很快就褪去。当女主角苏怀青怀孕后生下女儿,公婆小姑开始冷嘲热讽,丈夫不久另有新欢,娘家视自己为泼出去的水,母女也生疏起来。

    上海沦陷后,夫妻裂痕加大,丈夫在外花天酒地,却为了面子,不让受过高等教育的妻子发展职业,还上手打人。失望渐渐累积,苏怀青提出了离婚,卖文谋生。

    这个故事或许是和詹周氏有相似之处吧,却也是观念新旧之交,无数都市婚姻的缩影。小说将女性的处境与心理刻画得精到,世俗化的风格受到市民读者的欢迎。这本书一共印了36版,比后来张爱玲的《传奇》《流言》还要畅销。

    《结婚十年》天地出版社(图源网络)

    《结婚十年》之后,苏青迎来了她的创作高峰,中篇《歧途佳人》、短篇小说集《涛》以及多本散文集相继发表。她还是报纸上的红人,在自己的专栏上和市民谈男人女人、谈婚姻子女、谈职业人生,还谈性话题,大胆泼辣,快言快语。她是谋求独立的新女性,也有囿于时代的小女人心思,怀着对现实的愤懑与对生活的兴头,苏青用文字表达出那个年代都市女性的自觉、困惑和焦虑。

    就像她热情、直率的性格,苏青的文字也是通俗、利落、直抵人心的,相当于报业时代的脱口秀达人,那篇《生男与育女》放在当下就可以作为金句频出的脱口秀文案。

    《生男与育女》(刘玉涵/摄)

    她自己也做编辑,《天地》杂志办得红红火火,也是这份编辑的工作让苏青与张爱玲结交。1945年,当苏青为詹周氏发声的时候,她和张爱玲二人正是“上海文坛最负盛誉的女作家”。

    然而风光与盛誉都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先是张爱玲被重新发现,又因为张爱玲在《我看苏青》中的一句“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人们才再度找到苏青。

    王安忆在《寻找苏青》种这样评价她:“作为一个作家,她是从文坛上退场,默默无闻,连个谢幕仪式都没有。可作为一名市民,她却不失其职,没有中途退却。”

    不只苏青

    除了张爱玲和苏青,活跃在乱世上海滩上的新女性,还有关露、潘柳黛,她们被合称为“四大才女”。其中,关露也是为詹周氏发声的一员猛将。

    在苏青之后,7月的《杂志》推出了“杀夫案笔谈”专栏,四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案件,这一次的主将便是关露。

    关露《詹周氏和潘金莲》

    关露以《詹周氏和潘金莲》为题,驳斥了“淫妇论”,认为詹周氏的杀夫是“一种生存斗争的行为”:“她的生活,她的丈夫都逼她死,可是她偏爱活。”通过与潘金莲一案的对比,关露提出,虽然两者情况不同,但是冤屈相同,她们不是围着图财为利去杀人,而是为了自己要活下去。“但是站在她们后面有一个人,在拿着刀威逼她们,嘴里说:‘不许活!’在这种威逼之下,她们为了自己的生命,只好把他们手中的刀抢过来,把拿刀的人杀掉。”

    关露最后指出,杀死詹云影的并非詹周氏,而是他自己,是他给詹周氏生活带来的“一片漆黑”与“此路不通”,由此呼吁为不得已而杀人的詹周氏减轻量刑。

    而关露本人,除了是蜚声上海文坛的作家、诗人、编辑,还是一名中共特工,接受派遣到汪伪特工总部“76号”策反特务头子李士群,后又打入日本大使馆与海军报道部合办的《女声》月刊任编辑,是一位著名的“红色间谍”。

    关露(图源网络)

    在风云激荡的年代,追求独立、追求进步、勇于发声的女作家,不只苏青。在酱园弄杀夫案的背景中,在为詹周氏奔走呼吁的声音里,有一个不可被轻视的群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0)
    潮客_4ckso3 · 2023-06-19 08:37 · 浙江宁波回复
    宁波有港口优势,跨境电商大有可为
    南海一梦 · 2023-06-19 07:36 · 浙江宁波回复
    宁波市跨境电商展现出的强劲韧性确实令人佩服。希望来年能够再创辉煌!
    潮客_axcthb · 2023-06-19 07:36 · 浙江杭州回复
    我也想来一发“6.18”大促,可惜手头有点紧,只能眼馋了。你们有没有淘到心仪的宝贝呢?
    懂得知足学会珍惜 · 2023-06-19 07:27 · 浙江杭州回复
    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真的是快得惊人啊
    潮客_2mb7hk · 2023-06-19 07:27 · 浙江杭州回复
    宁波跨境电商业务在6.18大促期间表现强劲,保税区更是成为了全国“销冠”,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成绩
    潮客_fwgh4c · 2023-06-19 07:26 · 浙江杭州回复
    希望在跨境电商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让消费者购物更加放心、安心
    城隍山 · 2023-06-19 06:11 · 浙江杭州回复
    大促刺激消费进口
    潮客_qmi3hq · 2023-06-19 03:59 · 浙江嘉兴回复
    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全省乃至全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主阵地,持续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业务规模增长快速。
    潮客_dccfhb · 2023-06-19 03:58 · 河南郑州回复
    我相信这一数据将激励更多的企业加入跨境电商行业,推动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潮客_s6puhm · 2023-06-19 03:55 · 浙江杭州回复
    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这说明宁波跨境电商的发展正在迅速加快,货值超过了预期。
    相关新闻
    《酱园弄·悬案》票房过2.53亿,大片质感溢出银幕
    文娱新论|酱园弄的野心,陈可辛弄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