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红船星辉照进若尔盖草原 《红船星河·胜利北上》若尔盖首演

    潮新闻 陈婧 徐志达 通讯员 徐丽华 姜宪伟2025-07-09 14:24全网传播量4.3万
    00:00
    00:00
    017月9日晚,大型原创儿童剧《红船星河·胜利北上》在海拔3500米处成功首演,融合“党的诞生地”与“长征途经地”元素,是嘉兴南湖区与若尔盖东西部协作的文化硕果,完成精神接力。
    02《红船星河·胜利北上》剧情精巧串联,舞台设计优化,小演员全情投入,让若尔盖师生沉浸式感受峥嵘岁月,完成与历史的对话,剧中人物设计暗藏深意,用角色力量传递信仰温度。
    03本次演出阵容近400人,近380名来自若尔盖的藏族孩子承担主要舞蹈段落,21名南湖小演员中不少是“老面孔”,如范澍泽已能担纲重要角色,见证并培养孩子成长是艺术传承的意义。
    04剧作主创团队数度深入若尔盖采风,把草原气息揉进剧本,让藏族锅庄与红色故事相融,重新设计轻量化舞美,克服高原反应等困难完成演出,红色基因在少年心中长成参天大树。
    05自今年5月下旬起,嘉兴南湖区启动《红船·星河》全年巡演计划,面向全区21所小学举办校园展评汇演活动,8月该剧还将登上中国国家话剧院舞台,每一步都是红色基因的远行。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7月9日晚,若尔盖草原的风裹着少年们的欢笑声掠过藏文中学的操场,近400双稚嫩的手紧紧相握,来自浙江嘉兴南湖与四川若尔盖的少年儿童并肩谢幕。这一刻,标志着大型原创儿童剧《红船星河·胜利北上》完成了在海拔3500米处的成功首演,也是首部融合“党的诞生地”与“长征途经地”元素的儿童剧正式与观众见面。

    这场跨越1800公里的艺术相逢,是嘉兴南湖区与若尔盖东西部协作结出的文化硕果。当红船精神的星火与长征精神的火炬在高原上交汇,一场穿越山海的精神接力在此刻完成。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对话

    “红船星河,红船星河,流光溢彩天际闪烁。红船星河,红船星河,载着梦想在时空中穿梭……”《红船·星河》的故事发生在南湖畔,参与红色主题研学的小学生“欣欣”,误打误撞唤醒了红船上的一颗小星星,他们乘坐红船,开启了一段奇幻又感人至深的旅程。

    精巧串联的生动剧情、定制优化的舞台设计和小演员们全情投入,现场观众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那段峥嵘岁月。“这不是课本里的故事吗?”“原来他们以前这么苦……”“下次我也要站上去表演!”台下,若尔盖的师生们屏息凝视,目光追随着舞台上的光影,完成了一场与历史的深情对话。

    《红船星河·胜利北上》剧中的人物设计,如同一把打开红色记忆的钥匙,在史实与艺术的中暗藏深意。小红军“郑金煜”来自现代作家王愿坚经典作品《七根火柴》中,用生命守护火种的红军战士郑金煜烈士;新增角色藏族女孩“小卓玛”,与来自南湖的伙伴“结对”,携手开启这段追寻革命足迹的奇幻旅程,也寓意着嘉若两地青少年本就是并肩前行的伙伴。

    用角色的力量,让观众触摸到长征路上信仰的温度。“这不仅是一次巡演,更是两地孩子共同的艺术体验和心灵对话。”《红船星河·胜利北上》总导演、菱娃少儿艺术团团长刘勇介绍,“南湖小演员们与藏族伙伴同台演绎,通过戏剧艺术和沉浸式互动,深刻感悟红船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磅礴力量,在艺术熏陶中传承红色基因。”

    400颗童心的精神共鸣

    本次演出人员由南湖区菱娃少儿艺术团、若尔盖县中学、若尔盖县藏文中学以及若尔盖县城关第二小学共同组成。近400名演员的阵容里,有近380名来自若尔盖的藏族孩子,他们承担了主要舞蹈段落。另外,21名南湖小演员中,不少是从“小角色”成长起来的“老面孔”。

    如本剧原创歌曲《星河梦》所唱“小树总会长大”,孩子们也在舞台上不断成长,不断蜕变。

    来自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钧儒小学的范澍泽,在剧中饰演主角“欣欣”。艺术团负责人陈江鸿感慨道:“2023年《红船·星河》在嘉兴首演时,范澍泽还是个生嫩的小演员,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担纲剧中的重要角色。”

    对于剧作团队而言,见证并培养一个又一个“欣欣”,正是艺术传承的意义所在。“孩子们从陌生到喜爱,再到主动参与,形成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就弥足珍贵。”刘勇表示,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用‘星河’托起这艘‘红船’,希望它驶向远航之路,将红色基因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真正的文艺作品,是能让孩子们也深度参与,能沉浸式感受精神的力量。”

    从南湖到草原,一部剧的精神“长征”

    为了这场高原之约,剧作主创团队数度深入若尔盖采风。他们翻史料、访旧址,把草原的气息揉进剧本;手把手指导当地舞蹈团队,让藏族锅庄的韵律与红色故事相融;重新设计轻量化舞美,让红船的意象在草原上灵动呈现。

    “氧气少了一半,热情却翻了倍。”随队医生马秀珍的话道出了演出背后的不易。高原反应让孩子们排练时疲惫加成,却没人愿意停下;为了一个动作细节,藏汉小演员们反复磨合到深夜。南湖区特意配备的医疗团队全程护航,成了这场演出最坚实的后盾。

    当《七律·长征》的旋律在草原上响起,歌声里有对先辈的致敬,更有对未来的期许——红色基因正在这群少年们心中,长成参天大树。

    请输入图片描述据 

    作为一部面向青少年的红色艺术课本,《红船·星河》影响力正逐步扩大。自今年5月下旬起,嘉兴南湖区启动了贯穿全年的巡演计划,面向全区21所小学,举办《红船·星河》校园展评汇演活动,引导小学生在沉浸式参演、近距离观演中感悟红船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今年8月,这剧还将登上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

    从南湖边的初啼到草原上的放歌,从校园小舞台到北京的舞台,《红船·星河》的每一步,都是红色基因的一次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