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茶人徐南眉逝世:一生只为一杯茶

潮新闻 记者 徐知妤2025-07-09 11:36全网传播量20.3万
00:00
00:00
017月8日,我国著名茶学专家徐南眉女士因病逝世,享年89岁。她将毕生献给茶事业,从茶叶科学家到茶文化传播者,诠释了真正的“茶人精神”,即便生命最后时光仍心系茶文化传承。
02徐南眉1960年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毕业,成为茶科所第一批科研人员,深耕茶树生理生化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五部权威著作,获两项专业成果奖及全国总工会先进个人称号,为我国茶叶科研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031984年徐南眉借调中国茶叶学会任专职副秘书长,从科研工作者转变为行业纽带,牵头组织全国茶人学术研讨,参与筹办吴觉农相关活动及编纂,让科研与产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
041996年退休后,徐南眉义务传播茶文化,日程表被填满。她担任20余所学校茶艺顾问,创新设计表演形式;牵头成立老茶缘茶道队,坚持365天免费供茶、义务表演。她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还走进丁桥镇为失地妇女授课。
05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智修回忆,徐南眉毫无保留传授知识和经验,带她认识行业前辈和同仁,帮助她快速上手工作。出差时徐南眉强撑着等她先睡,凌晨四点悄悄为她洗衬衫。今年5月茶界同仁提前为卧病在床的徐老庆祝90岁生日,如今学会已发展成二十余人的团队,这一切根都在徐南眉这里。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敬爱的徐老师一路走好。”7月9日,这句话在茶人朋友圈刷屏。

7月8日,我国著名茶学专家、著名茶文化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徐南眉女士因病逝世,享年89岁。这位将毕生献给茶事业的老人,用六十余载光阴书写了从茶叶科学家到茶文化传播者的传奇人生。

徐南眉离世,享年89岁

“看到消息时,我整个人都愣住了。”国家一级评茶师沈红在下课回家途中,手机屏幕上突然跳出的讣告让她驻足良久。这位与徐南眉相识三十载的老茶人难掩震惊:“她对茶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份赤诚之心,是茶界最珍贵的财富。”

沈红向记者透露,今年4月,虽然徐南眉的身体状况已经十分虚弱,但这位89岁高龄的茶人依然坚持登上茶山,完成了近一小时的茶文化直播。“说话都有些吃力了,可镜头一开,她仍然坚持把课讲完。”从青丝到白发,她把一生都泡在了茶里。沈红说,徐南眉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茶人精神”,即便在生命最后时光,她心心念念的仍是茶文化的传承。

讲课中的徐南眉

“茶是一生的热爱”

在茶界,徐南眉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这些年,在各大茶事活动中人们总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茶人穿梭其中,不少人时长常感慨,徐南眉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每当被问及保养秘诀时,她总是笑着说:“因为茶。”茶,于她而言,不仅是一生的热爱与追求,更是滋养身心的养分。

这位与茶结缘一甲子的 “爱茶老人”,1936年8月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几年后徐南眉随家人定居杭州,这座 “茶都”的氤氲茶香,为她埋下了与茶结缘的种子。1960年,她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毕业,恰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立,成为第一批科研人员,开启了 “躬身事茶”的人生旅程。

工作中的徐南眉

在茶科所工作的36年间,徐南眉深耕茶树生理生化研究领域,从光合作用机理到红黄壤地区茶叶品质提升,从杂草防治技术到茶叶成分分析,她的实验室笔记里写满了对科学的严谨。据中国茶叶学会档案记载,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中国茶叶大辞典》等五部权威著作,获两项专业成果奖及全国总工会先进个人称号,为我国茶叶科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4年,徐南眉借调中国茶叶学会任专职副秘书长,角色从科研工作者转变为行业纽带。她牵头组织全国茶人学术研讨,参与筹办吴觉农九十寿辰活动及《吴觉农选集》编纂,将科学家的严谨与组织者的热忱完美融合。中国茶叶学会原秘书长程启坤曾评价:“南眉同志像一座桥梁,让科研与产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

徐南眉参加茶事活动

“退休后比上班还忙”

1996年退休后的徐南眉,反而开启了更忙碌的人生阶段。少儿茶艺培训、老年茶道队排练、社区公益讲座……日程表上,义务传播茶文化几乎填满了她的空闲时间。“退休后一点都不轻松,比上班还忙!”家人曾劝她歇一歇,她总是用清脆的声音回应:“茶让我充满力量,传播茶文化是最快乐的事。”

“传播茶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徐南眉常挂在嘴边的话。1995年上海少儿茶艺队来访的契机,让她与少儿茶艺结下不解之缘。此后二十余年,她担任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九莲小学等20余所学校的茶艺顾问,创新设计 “森林茶聚会”等童趣盎然的表演形式。

茶艺教学

徐南眉于2002年牵头成立的浙江省茶叶学会老茶缘茶道队(后更名为杭州市民茶艺分队),成为茶文化传播的另一支生力军。这支由退休老人组成的队伍,最年长的队员近八十岁,却坚持365天在南宋御街免费供茶,双休日在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工人文化宫义务表演。

从少儿到老人,从校园到社区,徐南眉的茶文化传播版图不断拓展。她担任国家级茶艺师竞赛裁判、浙江省高级考评员,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她走进丁桥镇为失地妇女授课,教她们用茶艺技能再就业;她在火车上、公园里见人就讲茶的好处,连外孙女都被感染成了中级茶艺师。正如她所说:“这种快乐是双向的,习茶的人都感受得到。”

一生爱茶的徐南眉

“毫无保留的好老师”

“徐老师是一位毫无保留的好老师。”得知徐南眉离世的消息,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智修难掩悲痛之情。

1995年,刚进入中国茶叶学会的周智修,面对的是一间只有两张办公桌的办公室。“当时整个学会就我和徐老师两个人。”她回忆道,那时徐南眉不仅将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还带着她认识行业里的前辈和同仁,帮助她快速熟悉工作环境,上手工作。

学会早期人手匮乏,组织大型活动异常辛苦。比如组织200多人的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时,尽管有承办单位协助做前期准备,但联系对接专家学者等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都是徐老师带着周智修一起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周智修逐渐积累了经验,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

最让周智修动容的是出差时的细节。因经费有限,师徒常同住一室。“徐老师打呼噜厉害,但她总强撑着等我先睡,她本是沾枕就睡的人,却为了不打扰我强忍睡意。”说到此处,周智修声音哽咽,“后来我才发现,她凌晨四点就醒了,悄悄把我的衬衫洗好晾上。她说我们‘既是师徒也是亲人’。”

今年5月 茶界同仁提前为她庆祝了90岁生日

虽然共事仅短短数年,但在此后三十余年的岁月长河里,周智修与徐南眉的情谊却愈发深厚。每逢传统佳节,周智修必定登门探望,平日里的电话问候,更是从未间断。去年岁末的一次探望中,周智修敏锐地察觉到徐老师腰疾加重、气色不佳。今年五月,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她特意召集学会同仁,带着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和寿星帽,为卧病在床的徐老提前庆祝九十大寿。那天,徐南眉虽然言语不多,但看着满屋子的后辈茶人,眼角始终含着欣慰的泪光。“这些年来,我培养了10万多名学生,这些都始于她的启蒙,未来我们也要继承徐老师的事业,进一步推广中国茶文化。”周智修说,如今学会已从最初的两人发展成二十余人的团队,业务量大幅扩大,不仅培训、学术交流遍布全国、影响到世界,还拓展了文化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而这一切的根都在徐南眉这里。

正如徐南眉生前常说的那样:“茶是有生命的,只要有人用心去爱、去传承,就永远不会老去。”这位将生命与茶文化深深交融的老人,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她播撒的茶文化种子,已在无数人心中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本文由徐南眉亲友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7)
潮客_24qw4f · 2025-07-09 14:40 · 浙江杭州回复
一杯茶,一生情,徐老用一辈子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茶人精神”,敬您一杯清茶,一路走好。
疏影无尘 · 2025-07-09 14:21 · 浙江杭州回复
她走了,但她的茶文化还在流传;她离开了,但那一杯茶的初心永远不会凉。
红枫Leaf · 2025-07-09 14:01 · 浙江温州回复
从科研到传播,从青年到白发,徐老用一生告诉我们:热爱,可以坚持一辈子。
潮客_iaju · 2025-07-09 13:02 · 浙江杭州回复
徐老师非常乐观且热爱生活,缅怀徐老师
浪漫蓝调 · 2025-07-09 12:44 · 浙江杭州回复
徐老师这一生,真是把茶泡进了命里,太敬佩了
潮客_24qwzy · 2025-07-09 12:40 · 浙江杭州回复
茶香犹在,斯人已去。她把一生都泡在了茶里,也让我们懂得了茶的温度与深情。
潮客_24qwx4 · 2025-07-09 12:19 · 浙江杭州回复
八十九年如一日,还能坚持上山直播讲课,太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