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那束照亮我的光——忆肖峰先生

潮新闻 刘彦勇2025-07-09 03:55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01多年前省新四军画展时,肖峰先生看到作者作品停下,称赞有新意并鼓励坚持蓝绿色调风格,邀作者去家中交流,给予作者艺术上的珍贵指引,让作者攥着希望纸条。
02肖峰先生与宋老师常在家中与作者交流,先生会主动打电话关心作者画画情况,指点恳切、鼓励毫不吝啬,宋老师收藏作者画作并认可其灵气,给予作者超越奖项的认可。
03在杭州棋院个展时,王国平书记邀作者办展,肖峰院长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张主任自豪介绍作者是其学生,张主任感叹作者幸运,先生在作者作品未被多数人认可时主动接纳鼓励。
04肖峰先生鼓励作者“蓝绿色调,就这样画下去”,先生虽已离世,但他照亮的笔触、温暖的勇气会永远留在作者画里,他给予作者的光会永远亮在作者画里及往后落笔清晨。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接到肖峰先生驾鹤西去的消息时,窗外的天光忽然暗了几分,眼里的泪水止不住地流……那些被他的目光温暖过的日子,像被风吹散的颜料,在记忆里漫开一片温润的底色……

记得第一次见先生,是在多年前的省新四军画展时,先生被一群人簇拥着观看展览,当看到我的作品时,他停了下来,问:“这是谁的作品?有新意!”

我转头正撞见先生含笑的眼睛。

他指着我的画,语气里满是真诚的惊喜:“你这个有突破,就这个蓝绿色调,一直画下去,这就是你的风格。”并说,“你现在把我家的地址和电话记下来,画一段就来家里,我们聊聊。”

那天的阳光透过展厅玻璃落在他肩头,我攥着那张纸条,手心里全是汗,却像握住了整个春天。

后来的日子,成了我最珍贵的记忆。每过一阵,我便抱着画去先生家。他总是笑着开门,泡上茶聊聊天,然后和宋老师一起细细看我的新作。有时忙隔一段时间没有去,他就会打电话给我:“这段没有画画,怎么没有来呀?”

他从不讲客套话,指点时精准恳切,鼓励时又毫不吝啬。有一次去先生家,指导过作品,饭已经摆上餐桌,先生热情地请我一起吃饭,我说外面有人等,于是马上收拾作品准备离开,肖院长说:“你先不要收,宋老师在楼上,她非常喜欢你的画,我把她叫来。”宋老师仔细地审视着我的每一幅作品,我真诚地让她指导,但她没有更多的言语,只说“有新意,有新意”。收藏了我的一幅画,说“这股子灵气要好好护着”,那份认可,比任何奖项都重。

最难忘的是在杭州棋院的个展,当时王国平书记邀我到棋院搞个展,说是有几个国际棋类比赛,我的画风格独特,中西兼容,捧捧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张主任陪同嘉宾去观展,肖院长指着我的作品说:“这是我的学生。”语气里满是自豪。后来张主任见到我疑惑地问:“你是肖峰院长的学生?”我点头:“是啊,我是他的学生!他让我当学生的。”张主任瞪大眼笑:“人家都是学生找老师,你这是老师找学生,多幸运。”

这份“幸运”背后是何等宽厚的胸怀。因为那是在我的作品还尚未被多数人认可的时候,我就撞上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院长,虽然素昧平生,却是主动伸出手,把一颗散落在角落的种子,放进自己的园圃里浇灌。他从不摆前辈的架子,只用最朴素的鼓励,鼓励我勇敢地在艺术的路上往前闯。

这些年,先生的那句“蓝绿色调,就这样画下去”,一直刻在我心里。如今他走了,可那些被他照亮过的笔触,那些被他温暖过的勇气,会永远留在我的画里。

先生走了……不,或许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云端看着我——看我如何带着他给的底气,把画笔握得更稳;看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在他曾守护过的艺术土壤上,继续生长。

先生,谢谢您曾主动走向我,肯定我。这世间,有人给你光环,有人给你路径,而您给我的是一束光,您让我相信自己,坚定信念,在既定的道路上走下去……

这束光,会永远亮在我的画里,亮在往后每一个落笔的清晨。

永远爱着您的学生

先生一路走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相关新闻
悼念 | 绘就心中宏图,艺术家肖峰离世,他的艺术馆3个月前开馆
肖峰艺术馆开馆,93岁的他捐出503件夫妻“同志同心”创作的精品
在《朗读者》的“纪念日”,许江&肖峰&王澍分别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