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要2碗择子豆腐打包……”7月7日上午,在义乌市市场集团下属下市菜市场的入口摊位,只见经营户厉良杰手起刀落,熟练地划开软滑的择子豆腐,10秒就装好一碗消暑美味。
厉良杰介绍,自己主要售卖择子豆腐、凉粉、龟苓膏等解暑小吃,平常也会售卖糖烊、米酒,还会根据时令推出端午节粽子、清明节清明粿等当地口味特色小吃,精准抓住义乌人的味蕾。“最近天气热,生意特别好,周末忙得连坐下来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一整天都站着切择子豆腐,熟能生巧切得也越来越快。”厉良杰说,生意高峰时一天能卖出近百斤,且基本每天都能售罄。
择子豆腐吃法多样,搭配红糖或薄荷水,再加点醋,口感更佳。“刚刚还有一位江苏顾客前一天品尝后觉得美味,第二天又来采购,想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厉良杰表示,自己从小喜欢吃,手艺是外婆传授的,而且择子豆腐10块钱一斤的价格一直未变。目前,佛堂下市菜市场里大概有三四家售卖择子豆腐。
“择子豆腐”这一夏日清凉小食在义乌已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其中,“择子”这一方言词汇,实际上指的是“柞子”,即石栎树的坚果,在其他地区也常被称为橡子或橡实。石栎树,又称橡树或柞树,其果实柞子在《本草纲目》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并被视为橡实的异名。义乌人制作择子豆腐的传统大约始于明代,《民国义乌县志稿》中就有“可染磨,实可制为腐,名曰檡子豆腐”的记载,足见当时择子豆腐已颇受欢迎。
择子豆腐的做法看似简单却也十分讲究,先把半斤左右的择子粉浸泡在水里,用筛子过滤,沥出其中的择子渣。沥好后继续泡水,直到择子粉完全沉淀,再把上层已经浸黄的水倒掉,然后将剩下的择子粉加水一斤半,搅拌开来。经过清洗、搅拌和锅中的精心烧煮,择子粉逐渐变得浓稠,最终形成了细腻的糊状物。待其盛出并经过适当的冷却与冷藏后,一块弹性十足的择子豆腐便大功告成。
如今,随着夏日来临,择子豆腐遍布街头小摊、冷饮店和餐饮店,成为义乌人夏日不可或缺的消暑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