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籍抗日烈士雷烨究竟出生于哪年?”近日,潮新闻“记者帮”收到了一则求助。
留言的罗先生是浙江金华人。他表示,雷烨原名项俊文,浙江金华孝顺镇后项村人,是一名著名的战地记者,不少史料与报道均清晰地记载了他的生平,但关于他的出生年份却一直有不同的说法。
“杭州武林广场的雷烨塑像下方有雷烨出生于1917年的文字说明。有一部分报道说雷烨是1916年出生的,更多报道写的是1914年。三种说法,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请帮忙求证。”
武林广场上的雷烨塑像。 记者 施雄风 摄
7月7日早上,记者在位于武林广场的浙江展览馆东侧看到了雷烨塑像,与之在一起的还有另外11位浙籍抗日烈士的塑像。如罗先生所言,雷烨的塑像下方注明了雷烨在1917年出生,于1943年牺牲。在过往已公开的报道和资料中,提及雷烨出生于1916年的在少数,大多指向1914年,也有部分资料指出雷烨生于1917年。
雷烨塑像下方的文字材料。 记者 施雄风 摄
九一八事变后,雷烨立志抗日。
1938年,他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以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记者的身份来到晋察冀边区冀东抗日前线。
1941年1月25日,日军在丰润潘家峪村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潘家峪惨案”。作为潘家峪惨案报道第一人,雷烨拍摄了许多极具史料价值的现场照片,撰写了《冀东潘家峪的大惨案》等通讯,真实记录了日军的暴行。
1943年4月20日,雷烨在河北省平山县遭日军包围,壮烈殉国,遗骨现葬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牺牲的时候,他才29岁。” 7月7日中午,记者辗转联系上了雷烨的外甥女项碧英,她在电话里表示,近年来,不断有人向她以及其他亲属询问雷烨的出生年份,“他们说,杭州市中心有一座雷烨塑像,标出了‘1917-1943’,好像不太对,网上也有些不同的说法。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雷烨出生于1914年。”
项碧英说,新中国成立前的档案模糊不清,可能会有些不准确的解读,“在有关材料的佐证下,今年4月,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将雷烨的出生年份确认为了1914年”。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中的雷烨墓。 受访者供图
“这些佐证材料大部分来自我的小舅舅,也就是雷烨最小的弟弟项秀文,他耗时多年在雷烨学习战斗过的地方走访调查,得到了详尽的材料,最终写就了一本《雷烨纪念集》,并特意在封面上标出了‘1914-1943’。” 项碧英告诉记者,雷烨曾在延安的抗大学习,抗大陈列馆中关于雷烨的展陈材料也已经以此为依据进行了修改。
项秀文走访撰写的《雷烨纪念集》。 受访者供图
记者也找到了项秀文的儿子项大卫,他向记者确认,雷烨出生于1914年。
项大卫曾在杭州市档案馆工作,2007年,他将雷烨亲笔书写的三封信件以及几本读书笔记捐赠给了档案馆。
“雷烨上抗大前在金华找过几份工作,当过小学老师,也做过测绘员,那三封书信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给他的朋友们的,读书笔记则要追溯到雷烨的中学时期。” 项大卫告诉记者,这些读书笔记中记录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还包含了雷烨向往革命的思想,是珍贵的历史材料。
记者也联系了浙江省展览馆工作人员,讲明情况后,对方表示,会立即联系雷烨塑像的作者方商讨下一步举措。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