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高温面前,人是第一位的

潮新闻 评论员 项向荣2025-07-07 08:04全网传播量21.1万
00:00
00:00
017月5日晚,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因高温暂停期末考试,下学期再考。工作人员称气温近40℃,学校以人为本推迟考试,为其他高校作表率,值得肯定。
02科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超35℃人体调节机制超负荷,近40℃时认知和工作效率下降。高温危害大,教育管理应科学认知,适时调整教学安排保障师生安全。
03全国多地高温预警,“热射病”成高频词,多地教育部门要求极端天气下调整教学活动。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选择打破惯性思维,符合规定,彰显人文关怀。
04教育温度体现在细节关照上,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因极端高温调整教学计划,传递“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培养比考试更能塑造学生人格,是管理智慧和教育情怀。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源视觉中国

据广州日报报道,7月5日晚,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期末考试,因高温炎热天气暂停,下学期开学后再接着考。工作人员称,气温实在太高了,接近40℃。

在教室和宿舍均装有空调的情况下,学校依然选择推迟考试、提前放假。按照常规思维,期末考试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临时调整可能影响教学进度,学校坚持要考,倒也说得过去。然而学校没有这么做,而是以人为本,灵活机动地推迟考试,为其他高校处理此类问题作出了表率,值得肯定。

科学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人体调节机制开始超负荷运转;接近40℃时,认知能力和工作效率会显著下降。高温的危害并不小,特别是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而言。前段时间,烟台某高校有学生在宿舍中暑被送医事件,就引发广泛关注。在教室有空调环境下考试都有一定风险,遑论有的学校还没有装空调。教育管理不能仅凭经验和惯例,而应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当环境条件已经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时,适时调整教学安排恰恰是专业精神的体现。

在全国多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热射病”成为夏季高频词汇的当下,许多地区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在极端天气下调整教学活动,教育机构有责任保障师生安全,在条件允许前提下及时推迟考试,是规避风险的直接措施。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的选择打破了惯性思维,不仅可行,还符合规定,彰显了教育管理的人文关怀。

教育的温度往往体现在对细节的关照上。当一所大学愿意因为几天的极端高温而调整教学计划时,这种看似打破常规的人性化举措,实际上也是一种教育,让教育多了一份人性化的清凉关怀,传递给学生、给社会一种价值观——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人的福祉高于一切外在的形式。这种价值观的培养,或许比任何一门考试都更能塑造学生的人格。这不仅是一种管理智慧,更是一种教育情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