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浙江累计培育农创客超9.4万名

潮新闻 记者 汪雨晨 通讯员 杨怡2025-07-06 05:31全网传播量14.5万
00:00
00:00
01近日浙江省2025年“新锐农创客培养计划”第2期培训班在义乌市李祖村举行,70多名农创客围绕多项内容进行充电,该计划是浙江培育农创客的缩影,自2015年提出概念以来,群体蓬勃发展,2021年启动“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目前全省已培育超9.4万名。
02浙江“新锐农创客培养计划”培训内容丰富,有前沿AI应用课程和乡村产业运营课程等,本期培训还通过分组实战进行农创客共富集市大PK,学员前往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等参观学习,该牧场科技核心采用先进系统,实现养殖可视化等。
03浙江为吸引农创客投身乡村,构建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2021年印发意见,从资金等多方面护航发展,今年迭代升级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鼓励各地给予银行贷款贴息,优化农用地资源配置,支持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创业,减轻负担,还推行组团创业机制,整合资源提供保障。
04浙江各地在扶持培育农创客上举措多样,湖州对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乡村振兴领军人才的农创客给予经费资助和待遇,温州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补助,金华市推出培育政策重点培育五类人才队伍。
05在政策滋养下,浙江农创客创业创新成果斐然。如义乌李祖村落地71个农创业态,9个共富项目去年为村集体带来153万元收入;宁海南阳自然村打造孵化平台引来多家机构入驻,营收超150万元;舟山农创客夏子喻返乡创业,助力超200名乡村特产带头人成为助农主播。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这几天的培训太实用了,AI在农业场景的应用让我大开眼界,回去后我要好好琢磨把它融入到我的农产品电商业务中。”在近日举行的浙江省2025年“新锐农创客培养计划”第2期培训班上,来自湖州的90后农创客任雯君兴奋地说。

这5天培训时间里,像任雯君这样,来自全省各地的70多名农创客齐聚义乌市李祖村,围绕人工智能应用、全球新农业模式应用、乡村产业运营、农村直播电商等内容,进行了一场知识与思维的充电之旅。

“新锐农创客培养计划”是浙江省大力培育农创客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浙江率先提出“农创客”概念以来,这一群体便如雨后春笋般在浙江大地蓬勃发展。2021年,浙江启动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提出到今年底,累计培育农创客10万名,辐射带动100万名农民实现增收。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农创客超9.4万名。

打造农创“梦之队”

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前沿的AI在农业场景的应用课程,帮助农创客探索智慧农业新路径,又有乡村产业运营课程,全方位提升农创客的产业运作能力。

在本期培训中,学员们还通过分组实战进行农创客共富集市大PK,各小组之间竞争激烈又相互学习。“这种实战演练让我对自己的创业项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发现了很多之前忽略的问题。”从事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农创客肖玎玲说。

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前往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金东区八仙积道共富带参观学习。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不仅是一个养猪场,更是一个复合型亲情互动乐园。牧场内设有金华两头乌博物馆、两头乌猪主题餐厅、猪舍咖啡厅等设施,而牧场的科技核心——5G智慧养殖中心,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精准饲喂系统、智能环控系统和数字化健康监测系统,通过远程控制和科学管理,实现了生猪养殖环境、生产过程、疫病防控和粪污处置的可视、可控和可追溯。

‌‌“通过现场观摩,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学习到优秀项目的好做法、好经验。”任雯君在参观后感慨道。

图源省农业农村厅

铺就农创“高速路”

浙江之所以能吸引如此众多的农创客投身乡村,离不开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顶层设计上,2021年,浙江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2021—2025年)的意见》,从资金、用地、技术等多方面为农创客发展保驾护航。今年,浙江陆续迭代升级“农创贷”“农创担”“农创投”等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对农创客的金融支持。此外,浙江还鼓励各地对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农业生产服务业、农产品电商的农创客给予银行贷款贴息,降低其融资成本。

用地问题一直是困扰农创客创业的难题之一。浙江通过优化农用地资源配置,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在建德市,通过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已累计推出9.8万亩农业“标准地”,让种植户能够“拎包开种”,吸引众多农创客落户。不仅如此,浙江支持农创客依法依规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创业创新,依托自有和闲置农房院落发展乡村文创及旅游休闲产业,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进一步减轻农创客的创业负担。

同时,浙江推行“专家+创客团队+农户”组团创业机制,整合各方资源,为农创客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农村厅实施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相聚工程”,推广“1个专家团队+1个地方服务小组+N个科技示范引领村镇”的新模式。

在扶持培育上,湖州对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乡村振兴领军人才的农创客,每人给予30万元经费资助,列入市级D类人才,给予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住房保障等方面的相关待遇;温州对符合条件的农创客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补助;金华市推出乡村振兴“智汇金农”农创客培育政策,重点培育五类农创客人才队伍。

结出农创“致富果”

在各项政策的滋养下,浙江各地农创客创业创新成果斐然,如璀璨星辰,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以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地义乌李祖村为例,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偏僻村落,如今,俨然已蜕变为游人如织的文创村。义乌市后宅街道大李祖专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李祖村内落地了71个农创业态,打造的9个共富项目去年为村集体带来了153万元的收入。

90后农创客鲍丽萍在李祖村开了家棉麻生活馆,将传统棉麻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这里的环境和政策,让我能够安心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鲍丽萍说。

在宁海县大佳何镇团联村南阳自然村,通过打造乡村农创客孵化平台“南阳福园”,引来咖啡、茶叙、餐饮、研学等业态的12家机构入驻。今年开园以来,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超100批次,游客超5万人次,营收超150万元。“农创客的到来,不仅盘活了村里的闲置资源,还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让村子重新焕发生机。”大佳何镇党委书记陈威说。

在舟山,农创客夏子喻返乡创业,开起“兔子集市”,专门挖掘、包装、销售舟山的“宝藏”农特产品。目前,她的团队已经助力超200名乡村特产带头人成为助农主播。去年,夏子喻还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这些农创客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通过产业带动、技术帮扶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培育一个农创客,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