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涉企现场检查同比降六成,企业直呼“无事不扰真舒心”

潮新闻 记者 沈琳 通讯员 陈越 张芝2025-07-04 08:12全网传播量6207
00:00
00:00
017月4日杭州举行“执法提质助杭企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发布会,今年全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涉企现场检查次数同比下降62.83%,罚款金额减少21.44%,体现“两无三零”硬承诺。
02杭州规范涉企检查频次,通过多种方式核查督查,解决重复检查、低效检查等问题。2024年入企行政检查较上年下降29.43%,2025年至今又同比下降62.83%,企业心声得以体现。
03杭州推动执法与服务相统一,推出“点单式”涉企指导预约服务,今年已累计为企业提供预防性指导服务1130次,行政执法做减法,安全却在做加法。
04杭州拓展“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事项清单至37份,覆盖21个执法领域,截至2024年底,全市免罚轻罚案件累计达14.41万起,减免罚款超6.39亿元,临安区废旧物资回收站尝到甜头。
05企业和群众发现相关问题线索,可通过杭州市政府官网、“杭州法治”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反映8类执法问题,杭州市司法局将持续抓好线索收集和问题整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杭州开店办企,正迎来“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

7月4日上午,杭州市举行“执法提质助杭企 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今年全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涉企现场检查次数同比下降62.83%,涉企罚款金额减少21.44%。

数据变化的背后,是杭州“两无三零”的硬承诺——清单之外无收费、罚没款无异常、行政检查零扰企、违法违规查封零发生、趋利执法零容忍。

专项行动聚焦问题导向。据了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杭州全市已经查摆了涉企执法问题86件,如个别案件过罚不当、季度末扎堆检查、考核指标影响基层执法等问题。

应对过多的涉企行政检查,曾是经营性企业面临的“烦恼”。“最怕多头查、重复查,今天查消防、明天查卫生,生意都没法做。现在舒心多了。” 一位餐饮店主道出不少企业心声。

针对重复检查、低效检查等企业和群众反应强烈的行政执法痛点问题,从去年开始,杭州规范涉企检查频次,通过制发工作提示单、督办单、召开行业座谈会等方式核查督查。如针对企业反映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上门较多等扰企问题,制发工作提示单;合并酒店行业7项检查为“一次查”等。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入企行政检查较上年下降29.43%,2025年至今又同比下降62.83%。

无事不扰,还要有求必应。针对企业“不要检查要指导”的需求,杭州推动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将行政指导融入执法全过程。比如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出“点单式”涉企指导预约服务,企业像点外卖一样在线勾选需要的指导项目,由政府部门组团上门,针对性开展指导服务。今年以来,杭州已累计为企业提供预防性指导服务1130次。

值得一提的是,行政执法做减法,安全却在做加法。据了解,今年以来,杭州全市消防领域行政检查与处罚同比减少46.32%和73.3%,发生火灾次数反而同比下降15.24%。秘密藏在“精准监管”四字中:无人机巡查、物联网监测等智慧监管手段让监管“无声无息”,除此之外,信用好企业少打扰,问题企业重点盯,执法资源用在刀刃上。

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杭州进一步拓展“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事项清单,对轻微、初次违法行为建立“容错”机制。杭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扩展至37份,覆盖21个执法领域。截至2024年底,杭州全市免罚轻罚案件累计达14.41万起(不含交警领域),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减免罚款超6.39亿元。

临安区一家废旧物资回收站就尝到甜头。因无证处置危废被查,原来需罚110万元。生态环境部门核查后认定其符合“轻微免罚”条件,改为限期整改。

企业和群众发现相关问题线索,该如何举报?据了解,涉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执法质效、其他执法规范等8类执法问题,企业和群众可以杭州市政府官网、“杭州法治”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的关于征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的公告所列途径反映,如“12345市长公开电话”、“企呼我为”平台、执法监督平台等。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杭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彰显杭州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的决心,下一步将持续抓好线索收集和问题整改,对整改迟缓、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监督通报、约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