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9年多了,我极少做梦见到他,只有一张牧场骑马的照片存在手机相册里。
父亲12岁时,其父母业已去世。祖父有三兄弟,祖父最大,父亲的二叔比较老实,三叔因家里穷,二十几岁选择了入赘,从此便也很少回到白岩村。祖父因为得了肺病咯血而亡,留下父亲独自守着茅屋过穷日子。三叔虽然对父亲还好,但三婶骂他嫌弃他饭量大,话多了自然烦闷,父亲无法跟他们一个屋檐下取暖。有时吃完饭无法派遣郁闷,父亲就去放牛。但牛能听懂什么呢?
只有山能听懂父亲的孤独,只有山间的清泉能暂时滋润他干渴的心扉!
但父亲放的牛却给他闯了祸,它吃了队里的新禾,父亲一气之下甩出镰刀割断牛尾。生产队长来找他麻烦了,父亲挨了骂,回家又挨了三叔骂。父亲陷入长久的恐慌之中,既孤独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所幸的是,17岁时,生产队照顾他是一个孤儿,把招工名额给了父亲。
从此,父亲被湖南省电力公司录取为架线工人。
在父亲舅舅的撮合下,舅舅把长女嫁给了他。父亲和他的表妹结了婚。而后,我们四兄妹有幸陆续来到人世。
父亲话少,因此给人的印象是冷淡的。他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拘谨是出于见识不广带来的自卑感。然而父亲骨子里又有着倔强的一面,这种内心的“刚”与外在的“柔”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我眼里的父亲形象!
母亲总是说父亲傻,不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利益。比如,父亲在洪江300火力发电厂期间,曾经有机会将家人的户口农转非。母亲要他买烟打酒去上面活动一下。父亲却始终没有答应。
后来有一次领导问起,父亲说先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结果机会自然失去了。为了这个,母亲同父亲大吵了一场。这一年年末,领导说可以先安排母亲到厂小卖部当销售员,户口暂时放洪江农村,一年给500斤粮食。父亲一听这样的结果,干脆就直接回绝了。得罪了领导,母亲干脆就带着我们兄妹回了老家。
老家农村帮我们解决了户口,分了田地。母亲干农活,在生产队拿工分过日子。父亲每月寄10元钱回家,他那时工资大概只有20元多一点。母亲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否则我们一家人估计会饿死。
在我看来,这与父亲的胸襟开阔不无关系。他是能吃亏的人,他又是懂大局的人,宁愿自己苦点,也不会给集体添麻烦。父亲在长沙工作期间,曾有很多次机会提拔。但父亲总是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不能胜任更高的职位,于是选择了“让路”——把比自己年轻有管理才能的人推上去。于是,他在师傅眼里,是个做事踏实的人,但也是个没有野心的人!
因此,父亲本来可以当班长,当主任,当技术员,却最终还是做回了普通工人。在他看来,功名利禄,也许还没有平凡人来得潇洒自由!正如他自己认定的,不奢望,做好自己就够了!
在家里,父亲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父亲对外公外婆特别孝敬。每年,外婆过生日,父亲总是带我们去看老人家。这在母亲看来是非常有面子的。她说在孝敬外婆上,她带了好头,身教重于言教。
在处理与母亲关系方面,父亲显然把老子哲学用到了极致。母亲的话他必然言听计从,即便有点个人看法,也是先服从再说。因此母亲对父亲虽然有点看法,但还是心甘情愿嫁给一穷二白的他,并为他生4个孩子,使我有了兄弟姐妹,有了一个虽然贫寒但温暖的家。父亲的隐忍,也使他的缺点得以弥补,因为母亲既能干,又很会持家,非常节俭。父亲在我面前经常说:“你妈有时斤斤计较,但她又总是对的。”
有了父亲的包容,这个家才枝繁叶茂,得以壮大。如今我每次回家,母亲说,你父亲陪着我支持我造房子,这么大的基业才能造就。县城里我家的5层楼的房子,当年价值30万,如今翻了7-8倍还不止。
父亲教育子女,也一直奉行平和谦逊的原则。我们在外面玩,有时会和小伙伴打架,或者被人辱骂。母亲的教育是,不能让自己吃亏,别人打你就要还手。可是父亲却认为,和别人吵架是不应该的,与人相处,忍让是美德,宽恕最无敌。
父亲告诉我,人与人相处,要懂得谦敬,不要非得去争输赢。你让一下,他让一下,这个世界就太平了!
父亲的教育影响了我,使我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愿意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去争论计较。从而,比较少碰上麻烦。
记得父亲去世时,他的一个工友告诉我,你父亲是个好人,他秉性正直,广结缘分,他年年都是优秀员工。那个工友说的话至今我还记着。这也让我对父亲的为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父亲生病时,医生给他抽肺积液时一声不吭。坚韧顽强,这是一个男人的本色。
我想,在我这样的年纪,我能理解父亲,正如朱自清参加工作后渐渐理解他的父亲。
父亲用他的慈爱呵护教育着我。初中时他带着我赶15里山路上学,培养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上高中,他花30元为我买了一块春兰牌手表,用了他一个月工资;念大学时他来给我生活费,见我衣着单薄,马上把母亲用手套拆织的一件线衣脱下给我穿,而他自己不下馆子吃中饭,从包里掏出番薯当口粮!父亲离校时的背影,同样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永恒不变!
父亲又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他见惯人世间的尔虞我诈,在浮华之中既不为名,更不求利。这使他因了谨言慎行而游刃有余,从而拥有温馨圆满的家庭生活——妻贤子孝。
父亲是一个智者。他虽然也有弱点,但他大智若愚、举重若轻!
我的父亲,驾着“骏马”行走人世。他少时“孤零”,青年时耿直,年老时慈悲。他的人格一直在变化中亦谐亦庄,而最终走向了圆满,修成了正果,往生于极乐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客_周勇
浙江森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