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杭州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白天的最高气温在39℃左右。自6月26日起,杭州已连续八天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
这样的高温才刚开了个头。据杭州市气象台预计,未来3天,杭州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7日前局部最高气温将超40℃。
不仅仅是杭州,最近,长三角地区都处在“蒸笼”中。节节攀升的热度,今年究竟有多热?高温“烤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气温突破40℃,降温在路上
一出梅的天气,用热辣滚烫形容并不为过。
通常,杭州持续的高温天气,集中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而今年高温明显提前“报到”,一个重要推手便是副热带高压。
“今年的副高,一出场就很强势。”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表示,作为暖性高压系统,副高在它控制的“地盘”里,使太阳辐射更容易达到地面,并且下沉气流本身就有增温作用,相当于给地面加热。
而近期,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它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大,杭州正好处于中心位置,叠加城市热岛效应后,高温便成为杭州的标配。“预计这样的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本周末,杭州最高气温有望突破40℃。”毛燕军说。
不过,副高也不会一直强势,它有自己的“生长周期”,一旦进入减弱期,暑热会有所缓解。
好消息是,随着副高的北抬,台风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目前还在菲律宾附近扰动,未来将发展为第4号台风“丹娜丝”,可能会在7月7日前后,给我们带来雨水和降温。
但需要注意的是,副高的位置、强度、海温变化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给台风路径带来影响,因此目前杭州的降温幅度、降水强度仍有不确定性。
盛夏一开场就热力值满满,是否为今夏的气温定调?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夏杭州平均高温天数偏多或明显偏多,会出现40-42℃的极端高温天气,盛夏有较强高温热浪。
“从全省范围看,今年夏天高温、干旱、局地洪涝并存,台风影响偏重。”毛燕军表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气象灾害偏重,各地各部门需提前做好防范。
防高温,做好“提前量”
高温,不仅仅是气温升高,可能会给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也带来不利影响。
比如,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引发中暑、热射病等一系列热相关疾病。
“热射病,相当于最危险的中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谢赟说,当人体长时间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产热大于散热,像一台超负荷运行的电脑,一旦核心温度超过40℃,将直接“死机”,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甚至会引发生命危险。
通常,热射病人分为劳力型患者和非劳力型患者。劳力型患者,指的是户外工作者;而非劳力型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老年人是高温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不喜欢开空调、电扇的独居老人,在气温高、湿度大的情况下,更容易中暑。”他表示,防高温、热射病等疾病,提前预防是重点,迅速降温是关键,一旦出现中暑征兆,应迅速将患者转移至凉快通风处,并利用冷水降温。如果症状无法缓解,需第一时间就医。
眼下,水稻、玉米、番薯等农作物迎来生长旺季。夏季持续高温,对田间地头农作物的“烤验”同样不小。
浙江大学农学院周伟军教授认为,由于近期高温才刚拉开序幕,对农作物的影响有限。不过,一旦出现持续高温以及随之而来的干旱,给夏季农作物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视。“春旱不算旱,夏旱丢一半。”他表示,长时间高温热浪下,早稻可能被迫早熟,梨、柑橘等水果将面临减产。
农业上,不仅是“看天吃饭”,也应做好“提前量”,加强预防。“比如,做好病虫害防治、农田水分管理、增施有机肥等工作,尽量提高土壤蓄水与作物吸肥能力。”周伟军说。
【早前消息】
7月4日9时04分,杭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预计7月4日拱墅区、西湖区、上城区和滨江区大部分街道最高气温可达38℃以上,请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早前消息】
暑热来袭,一天热过一天。
7月4日5时40分,杭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报告: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预计4-8日杭州市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7日前最高气温可达38-40℃,局部40℃以上,请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其中,7月4日-6日,杭州晴到少云;7月4日白天最高气温39℃;7月5日早晨最低气温29℃,白天最高气温39℃。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副高的北抬,台风有了更多的发育机会。
7月3日,今年第3号台风“木恩”(热带风暴级)生成,中央台的预测显示:“木恩”未来对我国无影响。另外,在菲律宾附近的扰动未来有可能发展为第4号台风“丹娜丝”,这个台风后期路径有极大不确定性,目前来看有登陆我国的可能性,未来还需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