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邱桥社区八方城科创共同体联合工会在党建引领下,积极响应杭州市出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杭州工会大抓基层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服务站点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切实提升新业态劳动者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创新打造了“工会+科创共同体”协同合作、精准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新工会体系,通过“物美、事美、人美”三维建设,积极构筑新业态就业群体逐梦启航的“同心加油站”和遮风挡雨的“温情避风港”。2024年底,辖区八方城科创社区爱心驿家获评全国"最美驿站"。
精准发力 多层次打造暖“新”家园
八方城科创社区爱心驿家,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邱桥社区,这里地处杭州城市新中心、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域。除了休息、手机充电、应急救助等基础服务,驿站给予的关爱还有很多。
就在年前,工会结合新业态工作者的实际情况,为每个人发放了坚果零食礼盒并送上了新春祝福。“很暖心!工会对我们几乎是嘘寒问暖。”现场一位外卖小哥表示。据悉,工会定期开展“夏季送清凉”、“冬日送温暖”等各类活动,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此外,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餐难、就餐贵”问题。工会动员辖区5家爱心商家提供餐饮优惠服务,最高8.8折,让他们吃得好、花钱少,更真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外卖小哥在爱心商家用餐。
“爱心驿家绝不仅仅要满足劳动者们‘夏日纳凉、冬日取暖、渴了喝水、累了歇脚’的基本需求,更要注重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据五常街道邱桥社区八方城科创共同体联合工会工作人员介绍,不同于其他爱心驿家,驿站整合了八方城科创共同体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共计1000多平,打造了由“前台报到处、新业态微阵地、休闲阅读区、健身服务区、开放式活动室”构成的暖“新”五室一体综合服务空间,满足阅读、锻炼等多样化需求,给予骑手更好更舒适的体验。
休闲阅读区
“工作累了我就喜欢来这里,躺躺按摩椅,打打乒乓球,比家里还舒服。”外卖骑手黄坤笑着说。
特色服务 从需求出发精准施策
立足社情民意,工会打造了“五常心驿•八方共享计划”系列品牌,针对新业态劳动者在劳动关系、职业发展、社会保障和维权意识等方面痛点,定期联合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为新业态劳动者群体提供公益性、便利性的公共法律服务;同时积极建立汇八方、云秀场、职无忧等“三大平台”就业赋能机制,如通过“职无忧”培训管理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已覆盖100余名新业态就业者。
此外,工会每月持续开展“一主题一特色”活动,包括趣味运动会、单身夜派对、“暖新服务月”等,构建起新业态便民“生活圈”、品质“舒适圈”、能级“成长圈”、烟火“幸福圈”、文化“活动圈”。截至目前共举办活动82场,覆盖500余人次,全面提升新业态就业群体的获得感。
“爱心驿家不是建好就行,要服务就要服务到人心里去。”工会主席严敏杰说道。
双向奔赴 从受助者化身参与者
最近,外卖小哥刘先杰多了个“急救侠”的外号。就在两个月前,刘先杰在送餐路上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在拨打120后,他迅速从电动车储物箱里拿出红十字急救包,为伤者清理伤口、包扎,直到救护车赶到。这得益于在爱心驿家参加的应急救护培训。
据悉,由于外卖骑手常常争分夺秒穿梭在大街小巷,既容易遭受意外伤害,也常常成为他人伤情第一发现人。为提升外卖骑手自救互救能力,工会定期开展外卖骑手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这不仅是对骑手群体的关怀,也是基层治理的温度。
邱桥社区定期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
事实上,作为城市“流动的网格员”,骑手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开展“我为五常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座谈交流会,工会与外卖小哥团队深入互动,鼓励他们发挥走街串巷的职业优势,化身“移动探头”,及时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文明创建等问题线索,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骑手们不仅参与社区秩序管理,还协助发放宣传单、开展政策宣传。每次例会,他们都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早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邱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沈永谊说道。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今,每天都有许多骑手在此休憩。下一步,五常街道邱桥社区八方城科创共同体联合工会将持续擦亮“五常心驿•八方共享计划”工会品牌,依托一个暖“新”工会驿站、一支暖“新”志愿队伍、一套暖“新”配套服务、一批暖“新”系列活动等赋能计划,以基层力量为城市治理注入灵魂,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