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茶学是冷门?三分钟读懂这份报考指南

    潮新闻 胡亚茹 方亦嘉 记者 朱言2025-07-02 08:23全网传播量5.5万
    00:00
    00:00
    01近期各省高考分数出炉,考生和家长为填报志愿奔忙。相较于新兴热门专业,茶学专业虽冷门,但中国茶产业处于转型关键阶段,亟需专业化人才,处于市场蓝海,全国17省份多所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02全国35个本科院校、71个专科(高职)院校开设涉茶专业,院校依托本土茶产业优势或深耕学术研究,形成各有侧重的办学特色,如浙江、福建侧重茶叶加工与品牌运营,云南、贵州擅长特色品类研究,安徽、湖南在茶文化传承与茶旅融合方面更具优势。
    03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茶园面积将突破5300万亩,总产值约3300亿元,全产业链总体规模约1.13万亿元。随着茶产业发展,数字化茶园、茶食深加工和新茶饮赛道兴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缺口增大。
    04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在茶学人才培养上各有侧重,浙江农林大学着力培养贯通茶叶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浙江大学偏重于科研,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为产业输送专技人才。
    05茶学专业学生需对茶文化、茶产业有浓厚兴趣,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知识、参与实践操作,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如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应重视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力及茶事活动组织策划等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期各省高考分数相继出炉,考生和家长都在为填报志愿四处奔忙、收集信息,对比学校和专业。浩如烟海的信息却让很多家长无从下手。相较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热门专业,茶学专业略微冷门,但是中国茶产业正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消费产业融合转型的关键阶段,亟需大量专业化人才,处于市场蓝海阶段。

    中国北方的美丽茶园

    报考选择更趋多元

    想知道哪些学校能圆 “茶学梦”?为帮考生和家长理清方向,记者梳理了全国开设茶学相关专业的部分本科及高职院校名单,覆盖浙江、福建、云南、安徽、湖南等17个省份。这些院校或依托本土茶产业优势,或深耕学术研究,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办学特色。

    比如,浙江、福建作为产茶大省,院校多结合当地龙井、铁观音等名品资源,侧重茶叶加工与品牌运营;云南、贵州的院校则擅长普洱茶、抹茶等特色品类的研究;安徽、湖南的学校则在茶文化传承与茶旅融合方面更具优势。无论是想深耕学术、钻研技术,还是投身产业实践,考生都能找到适配的选择。这种地域与专业特色的结合,让茶学专业的报考不再局限于单一方向,而是呈现出丰富的可能性。

    以下这份专属的茶专业“报考指南”,可供大家参考。

    图一

    图二

    高校茶专业细分程度加深

    从《茶经》的传世到“茶马古道”的繁荣,一直以来,茶不仅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演进,“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茶园面积将突破5300万亩,总产值约3300亿元,内销总量有望接近260万吨,全产业链总体规模约1.13万亿元。乘着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东风,应运而生的数字化茶园、茶食深加工和新茶饮赛道,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缺口也逐渐增大。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35个本科院校、71个专科(高职)院校开设了涉茶专业(课程),覆盖17个省份。传统茶学主要研究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茶科学、茶文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茶树的培育与采摘,对茶叶进行晒青、杀青、焙干等加工处理,对茶叶等级进行审评鉴定,中国茶文化的宣传推广等。随着时代发展,茶专业也扩展至精深加工的领域,如茶咖、果茶的新茶饮研发、人工智能与茶机械等细分方向。基于就业形势的市场判断,许多学校还加入了茶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为给予广大考生家长更加专业的意见,记者特地联系了几所茶学校的老师提供专家建议。

    在未来成长路径层面,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副院长张帅表示,“未来趋势是迎合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是新茶饮、茶的国际化传播;茶科技、茶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未来可能会比较火。另一方面就是茶的康养产业,茶文化这边有一门课叫茶旅游休闲产业,这个其实就是说物理空间上的茶康养。”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公众健康关注度持续攀升。据张帅介绍,浙江农林大学王旭烽教授与浙江大学王岳飞教授携手,共同开发了一门聚焦茶叶健康的网络课程。该课程从生物化学的专业视角,深入解析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AI应用中心主任吴锡端介绍,目前研究所学生们正致力于研究AI在茶领域的运用,包括茶叶营销、生产茶文化传播及学术研究,技术的创新会带来行业颠覆式变革,未来茶+AI会着力构建茶业数字化的新发展格局。

    人才培养目标侧重差异化

    浙江农林大学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与历史发展优势,在茶学领域特色鲜明。学校紧密对接国家“三茶”统筹发展战略,着力培养贯通茶叶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浙江大学作为顶尖综合类院校,以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文化为核心研究方向,拥有茶学博士点、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人才培养上则偏重于科研。

    而以培养专技人才为目标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院长陈恩海介绍,目前,学校成立六堡茶和茉莉花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产业输送人才。目前中国茶产业正朝着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据行业预测,未来5年茶产业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缺口将扩大 30%以上。对于想要报考的同学,选择茶叶专业首先要对茶文化、茶产业有浓厚兴趣。茶学专业的学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知识、参与实践操作。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茶学专业学生还需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浙江树人学院国际茶文化学院执行院长张星海则认为,应重视培养学生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力,同时注重学生茶事活动组织策划及社会服务实践能力。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长。在填报志愿的十字路口,如果选择与这片小小的叶子为伴,就需要全情投入,风雨兼程,方能在“茶香之路”上行稳致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