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影响中国的海宁人》再版首发,心情为之激动。记得去年受邀,为《影响中国的海宁人》一书作校对。于是从字句段以及标点符号,逐字逐句认真阅读仔细推敲。校毕,脑海里蓦现“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宋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的诗句,这是海宁弄潮人影响中国的真实写照。
海宁人杰地灵。虽弹丸之地,然特殊的文化土壤、特殊的文化生态孕育特殊的文化名人。大师、巨匠、名臣、高士,还有院士……名人辈出。
《影响中国的海宁人》一书的总撰稿为赵福莲老师,从后记中得知“这位对海宁这片土地怀有深情厚意,并把自己称为‘半个海宁人’的女性,这位对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与事格外钟情的杭州著名女作家,继续以她《走读海宁》一书的创作激情,在肩负省里和杭州市里繁重创作任务的情况下,克服许多困难,用了百余个日日夜夜,完成了本书的初稿写作。其热情和精神委实可敬可嘉。”
再版的新书中,作者在众多海宁人中精心选取98位名人。点墨潮文化、灯文化与名人文化而成金,以致“昭示今人,激励后人,振兴海宁,光大中华”。
人所皆知,就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或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影响大小,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功过作用。如潮似水,立足海宁,影响中华;既呈天下奇观之潮文化,又现历代汹涌之潮名人。
人物是历史的人物,历史是人物的历史。干宝是东晋的,《搜神记》也是东晋的,更是历史的,开叙事小说之先河。干宝影响着中国文学、古典小说、志怪小说,成为鼻祖。同时影响着海宁文学,如同钱江之潮,成为文学长河的一朵璀璨的浪花。
唐开元末年,海宁历史上第一位进士,掀起钱塘浪潮,他姓许名远,字令威。然,公元757年,一个历史的节点——安禄山叛乱,受命于睢阳太守,与张巡同守,然粮尽城陷,以身殉国,历史于“双忠庙”世间(盐官县城),名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留得故庙令威武。今家乡(伊桥)故庙无存,精神永垂。有“御赐忠义许公地界”碑为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读得此句,拍案称绝,犹在目前,连连改称:“长安米贵,居亦不难”,从“不易”到“不难”。是唐诗里的伯乐者,是巨人的慧眼识英才。人去史存,史逝诗留。白乐天《登硖石湖》,“犹记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读书台”,回响九州。风雨骤起,遂逐史潮。
是非功过,意厚情笃。海宁有小说家、有诗人、更有词人,有进士,也不缺状元。公元1132年,张九成在殿试中直言不讳,痛陈宋金形势,以“刚德为主,去谗节影,远佞防奸,此中兴之本也。”海宁“状元”,“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以见无垢居士之抱负,还原于历史。
作者在著述谈迁时,以其“吾手尚在,宁遂已乎!”直述谈迁在书稿被窃后的痛恨,痛恨之余后的真情与常人皆无的志气,“宁遂已乎”的感叹,惟“志”永恒。“冰毫汗茧”足见其著作之艰辛,“以训”是谈迁之原名,以志训《志》,亦为其真实写照。“居陋巷而志不愦”是对“江左遗民”的真切褒扬。
风流宁邑,名人辈出。作者讲述许睢阳第30代裔孙许汝霖,述其功论其德,就事论事。“视学江南,厘正文体,整饬士风……”实录官礼部尚书,总裁会试,时之伯乐,清康熙帝亲赐“清慎勤”以褒之。
“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海宁人耳熟能详。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人称“阁老”。探其因,究其果,盖宁之学风、文风、士风也。一座老宅托起陈氏海宁风范。
然后,作者细数海宁藏书大家,择取陈鳣、吴骞、蒋光焴、徐邦达、钱镜塘等,精选宁人名望,择世人能详耳熟影响巨大者,方见海宁文化之邦,与读者分享共鸣。
海宁影响中国者,不能不说“查氏”。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邑人辞典》中载,查氏人有查秉彝、查继佐、查良镛(金庸)……不是画家、书法家,便是诗人、文学家,然,不乏祸从口出以致祸出毫墨,口笔同属。作者直录清代有两桩文字狱出自查家,并株连查氏家属。一是康熙年间的《明史》大狱,二是雍正时的查嗣庭试题日记案。查继佐因《明史》而受牵连,大难不死,用29年著就《罪惟录》;查嗣庭就没那么幸运,昔日伴君,官至内阁大学士、礼部侍郎,一题《维民所止》,凌迟处死,戮尸枭示,以臣伴虎。
让我感受颇深的是赵福莲老师对海宁人物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近代科学先驱、大数学家李善兰,教育家郑晓沧、许国璋、查良钊,中国艺术教育家、戏剧家沙可夫,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贾祖璋,文史专家宋云彬,人物评论家顾樾,敢于直谏的褚无量,电影艺术家、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史东山,画家杭稚英、米谷,集教勘、版本、书法、图书馆学家于一身的学者张宗祥,一代女词人朱淑真,居20世纪学者之冠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一个个在作者笔下鲜活,叹为观止。
当然,作者不会忘记的是诗人徐志摩,香巢眉轩,一潭清冽泉水,洗濯、解渴、照形,伴随着衣袖、金柳、云彩投影波心,还有那轻轻地来与悄悄地走。更不会忘记沈鸿院士,小学四年的学历,却成就工程学家,制造出万吨水压机,这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实践出真知”。更不会忘记成就中国计算机之父的海宁人张效祥,成为中国雷达技术先驱者的张直中……
再版增加了顾欢等10位名人,让影响中国的海宁人更全面、更完美。
作者借此告诉读者,海宁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东西两山孕育出全方位的人才。他们成就海宁人的图腾,以致永远。让世人知晓做人要有“十品”。其圣品为“圣人者,深于人事,随心所欲,建功立业……”
读,然后知海宁;读,然后识海宁;读,然后乐海宁;读,然后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