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亮起,镜头对准。彭晓晓调整了一下麦克风,迅速进入状态。此刻,她正录制新一期的“彭不红”普法短视频。
直播间里的“彭不红”,现实身份是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柴桥人民法庭庭长、该院第十党支部书记彭晓晓,曾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个人、浙江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
法庭上,她是明察秋毫、定分止争的“裁判官”;网络上,她是金句频出、幽默诙谐的“普法达人”。从法庭到直播间,彭晓晓的身份如同奔涌的海浪,不断变换着姿态,方向却始终如一:守护公平正义,传递法治温度。
扎根基层,在定分止争中淬炼初心
彭晓晓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家里党龄最长的爷爷曾精心挑选党史书籍与她促膝长谈,希望她入党后,要明白身上的责任使命。为民服务的种子,也在那时候种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怀揣对法律事业的热爱,彭晓晓从外省奔赴宁波北仑,成为一名法官。这里的人多习惯于讲当地方言,让初来乍到的彭晓晓常常一头雾水。
沟通不畅,如何走进群众心里?彭晓晓的倔劲儿上来了。她的办公桌上多了一本特殊的“通关秘籍”,记满方言词汇的音标、释义和简笔画。
一次房屋租赁纠纷,双方僵持不下。彭晓晓通过打电话、跑现场,连着15天,两头沟通,把法理人情掰开揉碎,最终促成和解。签协议那天,她清晨6点出发,辗转近1小时,赶到当事人家中,让对方感慨不已:“这法官,真用心!”
彭晓晓在办案上,也有份“钻”劲。2017年成为员额法官后,她担起复杂的民商事及破产审判工作。面对专业性强、协调难度大的破产案件,她自学工程造价评估、财务会计等。2018年至2023年,她审结破产案件49件,盘活资金11.2亿元。
创新普法,在快乐中与法同行
在法院工作多年,彭晓晓观察到,许多当事人面对法律时,总带着一份沉重。如何让法律可亲可感?如何有效传递法治精神?
“普法也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2020年11月,短视频的兴起让她灵光一现。作为党支部书记,她带头转换角色,和同事们创立短视频普法品牌“彭不红直播间”。在这里,法官化身“普法喜剧人”,用脱口秀、情景剧讲述法院故事、剖析案例,全网点击量破千万。
轻松幽默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付出。白天办案、晚上写剧本,团队常在一天工作后聚在一起打磨。“‘严肃普法,认真搞笑’是我们的宣言。”彭晓晓说,“当一个老百姓跟你说‘法官你辛苦了’‘法官我懂了’的时候,那种被认可的力量是无限的。”
屏幕之外,“彭不红”走到了线下:创新普法小游戏,联合街道挂牌成立共享法庭集运基地工作室,精准对接3000多名物流从业者法律需求。
勇挑重担,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
党员的担当,还落脚在服务大局上。
家庭教育、校园安全、社会观护或有疏漏,如何消解成长烦恼?父母离异疏忽孩子感受和需求,如何降低不利影响?近日,北仑法院发布“豸护未来”未成年人司法工作品牌,其中,彭晓晓大力推进的“因未爱”特色未成年人观护品牌,便是“豸护未来”的三大子品牌之一。
2023年,彭晓晓调任柴桥法庭庭长后发现,近年来,法庭的涉未成年人案件数量增多,家庭教育缺失、网络沉迷、校园安全等问题凸显。
办案之余,她更着眼于机制建设,牵头首创“因未爱”未成年人心理观护机制,引入第三方公益团队,将心理咨询疏导贯穿审判全过程,助推形成“家庭—学校—法庭—社会”全链条闭环守护,成为宁波法院标志性改革项目之一。
用为民之心化解干戈,传递司法温暖;用专业与担当破局解困,护航经济发展;用创新与热情联通民心,播撒法治种子、传递希望薪火。十五年光阴流转,彭晓晓如一位坚定的“赶海人”,在法治中国的壮阔海岸线上,始终向着党旗指引的方向,踏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