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舟山普陀区构建“全链条”未成年人保护网多部门联动护“未”成长

    潮新闻 记者 夏婉言 通讯员 徐占民 杨佳露2025-07-01 02:14全网传播量3328
    00:00
    00:00
    01舟山市普陀为核心全链条,通过严惩犯罪、柔性司法、源头治理等举措,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蓝天。
    02普陀区法院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从严惩处,最高刑期达15年;公安机关依托“舟山守未”预警平台,去年以来研判预警涉未成年人风险线索百余条,查处违规网吧、旅馆,开展校园安全巡查230余次,精准排查问题学生。
    03区教育局构建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社区网格纳入2.3万名学生动态信息,去年帮扶困境学生195人;区对未履行监护责任的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区妇联发动“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孤困儿童,AI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运用先进技术模拟违法犯罪场景。
    04普陀区困境妇女儿童关爱基金累计为311人次发放关爱资金及物资14.99万元;区检察院联合专业第三方开展“一户一案”心理疏导,购买“一米阳光”社工服务深化社会支持体系;区教育局创新构建“法治副校长+校外法治辅导员”协同机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
    05普陀区计划推出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深化“法护未来2+3+4”项目,扩展“家校社”协同机制,以“法育青蓝”专项行动为主线,联合AI法治教育基地开发防电诈互动课程,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既需要法治利剑的守护,也需要社会温情的托举。近年来,舟山市普陀区以政法系统为核心引擎,联动教育、妇联、团委等多部门,打造“预防预警—快速干预—精准矫治—长效帮扶”的全链条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通过严惩犯罪、柔性司法、源头治理等举措,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坚实的法治蓝天。

    严惩犯罪:以政法利剑筑牢“安全底线”

    “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必须‘零容忍’!”近年来,普陀区法院对多起猥亵儿童、强奸等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采取从严惩处措施,最高刑期达15年,以此强力彰显司法正义与威严,坚决筑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坚固屏障。

    公安机关同样保持高压态势,依托“舟山守未”预警平台建立“数据铁笼”,去年以来,成功研判预警涉未成年人风险线索百余条,并依法查处多家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旅馆。通过“民警+法治副校长”双轨机制,累计开展校园安全巡查230余次,通过“驻校坐班+错时家访”精细化方式,精准排查出数十名问题学生,并对多起校园显性欺凌事件即时干预,形成强力震慑。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政法部门始终坚持“刚柔并济”的原则。例如,区检察院在介入一起未成年人欺凌引发的自残案件时,不仅对涉事未成年人集中训诫,还联合心理医生对被害人开展疗愈工作,并通过民事支持起诉方式,帮助被害人成功索赔治疗费及精神损害赔偿。区司法局则建立了涉未矫正“三专三保”机制(专班负责、专档管理、专项预案),组建“1+3+N”帮教小组(1名司法干警+心理咨询师、社工、社区民警+志愿者),通过渔民画创作、公益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重塑正确的价值观。

    源头治理:跨前一步化解“成长风险”

    “再晚一步,这孩子可能就走上歧途了。”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提及一则典型案例:一名因家庭失管而频繁逃学的女生,学校发现异常后,迅速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及时上报教育局并联动公安、检察院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最终将其安置到亲属家中。在处置过程中,公安和检察院工作人员定期与学生沟通交流、排忧解难,学校经常安排班主任、心理教师上门进行开导,心理医生更是定期介入干预,最终成功避免了悲剧发生。

    这类“化险为夷”案例的背后,是普陀区精心构建的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在教育网格“早感知”方面,社区网格纳入2.3万名学生的动态信息,通过班主任与网格员“双线排查”,去年来累计帮扶困境学生195人。在家庭监护“强修复”层面,区检察院对未履行监护责任的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责令多名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有效破解了“养而不教”的难题。在社会力量“广参与”方面,区妇联发动335名“爱心妈妈”与孤困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定期家访、课业辅导、心理关怀等方式,为孤困儿童送去温暖与关爱。科技手段更是成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哨站”。区委政法委联合团区委等多部门,打造了全市首个AI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该基地运用全息投影、VR等先进技术,生动模拟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场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区检察院常态化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去年共组织300余名学生参与庭审角色扮演,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法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长效帮扶:用温暖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每年的这笔钱就像雪中送炭。”单亲妈妈王女士领到2000元关爱金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普陀区困境妇女儿童关爱基金通过“资金+物资+服务”三重帮扶,累计为311人次发放生活关爱资金及物资,总金额达14.99万元。针对单亲母亲、孤困儿童等群体,区妇联联合区检察院及专业第三方开展“一户一案”心理疏导,全年为数十名青少年提供定制化心理干预,并组织“爱心妈妈”团队入户走访,用陪伴化解成长孤独。

    社会帮扶同样传递着浓浓的关爱温度。区检察院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借助“一米阳光”专业社工力量,进一步深化社会支持体系。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对每一起案件都开展家庭教育评估,在丁某某盗窃案中,检察官发现其母亲在教育方式上存在明显缺陷后,立即启动为期4个月的家庭教育指导,通过亲子沟通训练、家庭关系修复课程等干预措施,显著改善了亲子关系。 教育帮扶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多方联动效能。区教育局创新构建“法治副校长+校外法治辅导员”协同机制,目前已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均由派出所中队长或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围绕开展法治教育、保护学生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参与安全管理等工作,积极融入校园治理。据统计,今年以来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活动23场,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 下一步,普陀区将推出“润”心“慧”爱拥抱幸福、“漂洋过海守护你”等14场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深化“法护未来2+3+4”项目,不断扩展“家校社”协同机制。此外,普陀区计划以“法育青蓝”专项行动为主线,联合AI法治教育基地开发防电诈互动课程,充分融合前沿科技与民生需求,全力护航每一名未成年人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