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江日报丨绍兴:城市管家进社区 网格发力润民心

    潮新闻 金燕翔2025-06-29 23:09全网传播量1530
    00:00
    00:00
    01近年来,绍兴市锚定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清洁城市“410行动”等为抓手,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集成化,城市管理满意度提升至95.02%,获评多项省级荣誉。
    02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走进社区,下足“绣花功夫”,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通过结对共建、常态化推进城市管家进社区服务,构建起“清洁城市好管家”先锋品牌服务矩阵,有效推进基层治理。
    03绍兴市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75.47%执法力量下沉镇(街),全年开展“综合查一次”7.5万余次,并在全省率先试点推广“行政行为码”,实现执法过程全程监督,激活基层综合执法“神经末梢”。
    04绍兴市构建“智管”体系搭建“‘16103’市县乡三级”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实现可视化指挥、留痕化管理等。2024年,“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平台收到并处置违法线索5498条。
    05绍兴市综合执法局组建小青“蓝”功能型党委,引导年轻干部到社区一线锻炼,已形成45篇调研成果。同时,成立党员突击队,聚焦重点领域,实时交办问题,发挥为民服务理念。此外,还建起城管驿站,为市民提供便利服务。
    06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一件事”改革让服务提速增效,如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申报材料精简53.6%,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养犬一件事”实现全程线上办,时间缩短70%以上,获市民好评。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年来,绍兴市锚定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清洁城市“410行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工作为抓手,奋力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迈向精细化、智慧化、集成化。今日出版的浙江日报对此进行专版报道。

    近年来,绍兴市锚定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清洁城市“410行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工作为抓手,奋力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迈向精细化、智慧化、集成化。

    作为其中的主力军,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带着“绣花功夫”走进社区,聚焦群众所需办好关键小事,融合网格力量提升服务质效,依托数智赋能优化执法流程,在群众心里打响了“清洁城市好管家”先锋品牌,为绍兴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贡献了力量。

    党建铸魂强基,服务润泽民心。近三年,绍兴市城市管理问题同比下降20.91%,城市管理满意度提升至95.02%,相继获评全省首批水效领跑者城市、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浙江省先进集体、全省住建系统考核优秀单位、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先进单位、全省“五水共治”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

    俯瞰绍兴。虞子安 摄。

    社区里下足“绣花功夫”

    六月的绍兴,细雨浸润着古城。在越城区府山街道白马畈,“马路市场”正逐步规范化。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的“马路市场”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绍兴有何诀窍?“依托结对共建,实现共治共享。”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说出几个关键词,“我们走进社区了解群众需求,再与小摊小贩耐心沟通。依靠多方配合,做到了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比如,在沿街店铺门前统一施划“引导黄线”,允许商铺在黄线内经营;对于年纪偏大、自产自销的马路摊贩,劝导其到不影响交通秩序的地方“暂时经营”;对于活禽宰杀、占道卖货等违规经营行为,则严格执法,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这样用“绣花功夫”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在绍兴已成为常态。这得益于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打造清洁城市“410行动”为载体,通过结对共建,常态化推进城市管家进社区服务。通过“一中队一品牌”建设,眼下绍兴已构建起“清洁城市好管家”先锋品牌服务矩阵。

    走进柯桥区柯岩街道,你会发现“幸福柯岩”共建品牌已成为连接城管与居民的纽带;上虞区百官城南中队则提出了“五心城管 虞你同行”口号,正以耐心、细心、贴心、恒心、责任心服务社区;新昌县澄潭中队“综心向党 澄心为民”的服务宗旨,让居民感受到了温暖。

    执法队员进社区宣导。

    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持续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2024年,该局党委带头为云东社区解决了绿化缺失、路灯损坏等民生难题;下属党支部帮助8个结对社区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员干部也定期下沉小区,围绕垃圾分类等主题工作,与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指导……

    “走街串巷深入基层,既服务了群众,也了解了城市实况。”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年,绍兴已先后实施500多个城市功能优化项目,城市精细治理成效日益显现,让清洁城市“410行动”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推进了基层治理。

    几个例子是,通过提升改造无桩化公共自行车设备及系统,缓解了共享单车盲目投放、停放无序等“顽疾”;在出租车、公交车上搭载“云上坦途”物联设备,以“路过即查”方式智能识别街面坑洞、路灯缺亮、绿化缺失等问题;设立“小蓝热线”政民沟通渠道,探索城市管理有奖举报和“市民创新范例”评选……

    执法人员检查餐饮店铺。

    网格中践行“枫桥经验”

    “此前清单上列出来的问题,如今都整改到位,验收通过!”近日,在绍兴市天玮雨具有限公司,上虞区崧厦街道综合执法队员进行了回访检查。听完执法人员的整改意见后,公司安全员陈某如释重负。“一次性把所有问题解决了,自己省心省力不少。”

    “综合查一次”背后,是绍兴市对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纵深推进。据悉,自改革启动以来,绍兴市一直紧盯基层所需,持续推动城市管理与执法力量向基层下沉、权限向基层下放、保障向基层倾斜,全力构建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新格局。

    截至2024年,绍兴已有75.47%的执法力量下沉镇(街),全年开展“综合查一次”7.5万余次。绍兴还在全省率先试点推广“行政行为码”。通过检查任务“全量赋码”、执法入企“亮码检查”、当事人扫码“查后监督”,实现执法过程全程监督。

    “执法力量下基层,问题也要化解在基层。”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绍兴还在推动综合执法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以此进一步激活基层综合执法“神经末梢”,实现“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队、矛盾不上交”基层治理新格局。

    全市执法规范专题业务培训。

    具体为,将全市建成区和建制镇372.41公里面积统筹划分为257个巡查网格,配置信息采集网格员412人。同时,大力推进“枫桥式”基层中队创建,并以此为阵地,联合下沉到基层的其他力量,合力构建区(县)、镇(街)、村(社)三级联动执法体系。截至目前,绍兴已成功创建10个省级、18个市级“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2024年全市共处置问题74.2万件,结案率99%。

    前不久,因货车撒落沙土,骑车路过的市民蔡师傅摔倒在地。接到反映后,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枫桥镇中队立即联合公安力量展开调查。通过调取监控、走访摸排,很快找到肇事者为司机胡某,并进行了相应处理。

    越城区还充分发挥党建联建工作机制优势,借助“契约化”共建等既有渠道,结合“文明城市”专项行动,广泛吸纳辖区内的党员与青年志愿者参与,形成“城市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比如,府山街道越都社区是一个复合型老社区,城市管理需求多样。但通过创新打造了“台门荟”共建品牌,社区汇聚了各方力量,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配强力量的同时,绍兴也全力构建“智管”体系:不仅在全省首批实现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和基层综合智治应用双向贯通,还搭建起“‘1+6+103’市县乡三级”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做到了可视化指挥、留痕化管理、协同化调度、智慧化研判。

    “有了这个‘智慧助手’,不仅全市执法相关数据一目了然,还能在线进行指导、阶段化趋势研判。”在绍兴市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指着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说道,“仅2024年,‘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平台就收到并处置了5498条违法线索。”

    绍兴府山带环城河。虞子安 摄。

    让干部到基层“练兵”

    社区不仅是服务群众的阵地,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

    近年来,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组建起小青“蓝”功能型党委,并围绕清洁城市“410行动”、垃圾分类、“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重点工作,定期推出揭榜挂帅项目,以此引导组织年轻干部定期到社区一线锻炼。截至目前,已形成45篇调研成果。

    一线锻造能力,火线发挥作用。去年底,为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党员突击队,分组下沉重点区域。聚焦餐饮油烟、秸秆禁烧、道路扬尘等领域,实时交办发现的各类问题。“虽然很辛苦,但特别有成就感。”很多队员表示。

    这样的为民服务理念,并非个例。像“I·绍兴”城管志愿服务者队伍共有2000余名志愿者,他们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化身宣传员、指导员、协调员、管理员、服务员,活跃在垃圾分类、普法宣传、文明督导一线,已成为绍兴志愿活动的重要力量。

    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前不久,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就启动以“燃气安全进万家 平安幸福你我他”为主题的全市城镇燃气安全宣传月活动,接下去将走进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医院、商圈等重点场所,开展多形式、广覆盖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建设领域高频划转事项执法疑问解读业务培训。

    为拓展服务群众的阵地,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建起了100余座城管驿站。驿站配备了饮水机、急救包、充电设备等,不仅是环卫工人、城管队员的“歇脚点”,也是服务市民的“前哨站”,定期开展“送清凉、送爱心、送健康”活动,惠及人群超万人。“我们一早就出门送餐,自带的午饭很快就冷掉了。如今有了驿站,微波炉可以热饭,自备的菜还可以放进冰箱。”谈及这个暖心举措,不少外卖小哥表示。

    在线上,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也在通过“一件事”改革让服务提速增效: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申报材料精简53.6%,办理时限从半个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养犬一件事”实现登记办证、年检等全程线上办,时间缩短70%以上;“搬家一件事”应用则让市民动动手指就能搞定搬家事宜,获评全省数字社会系统最佳应用……

    “以前办理这些业务比较麻烦,现在足不出户,半天时间就全部办好了。这样一来,我也不用请假了,真的方便。”这两天刚乔迁新居的杜女士表示,前几天,自己通过“浙里办”App在“搬家一件事”应用提交相关信息后,很快就完成了水电气等过户业务。

    在“清洁城市好管家”的贴心服务里,绍兴正铺陈开一幅基层善治的动人画卷。“接下去,我们将大力开展干部队伍‘转作风 促担当 提效能’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城管进社区工作,促进城市管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实现社区环境与居民满意度双提升。”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除署名外由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越视觉丨晨光破晓 绍兴古纤道化身“天空之镜”
    浙报要闻丨“浙里青年说反诈”决赛火热开麦
    浙报要闻丨越城整合专业力量服务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