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解码新职业丨用代码影响真实的世界 00后大学生的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初体验

    潮新闻 记者 张蓉 蒋欣如2025-06-29 06:55全网传播量16万
    00:00
    00:00
    015,浙江灵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品发布会上,“灵巧手”手套遥操系统面世,25岁实习生陈思远参与开发,见证其从雏形到新品,感慨代码能真实影响身边事物。
    02今年春节宇树机器人在春晚亮相,3月全国两会“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机器人产业站上“风口”,相关岗位招聘需求连月增长。
    03灵巧手是机器人核心执行末端,陈思远实习前担心能力不匹配,但实习中讨论时意见被尊重。遥操系统稳定性不够,他提出设想并尝试将两系统拼合打包,一周后实现双系统部署,准备时间压缩至5分钟。
    04手套遥操曾遇数字信号传输问题,陈思远和同事排查三四天找到根源。陈思远已收到公司Offer,7月入职。公司称机器人研发人才缺口大,除专业外看重好奇心,鼓励大胆尝试、关注前沿技术。
    05陈思远认为求职要不惧怕未知,付诸实践。北京大学王韬建议对机器人行业感兴趣的大学生求职时目光放大到人工智能领域,提醒算法工程师保持洞察,多思考产品落地可能性。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发布会上,陈思远(左二)正在负责展位。受访者供图

    戴上黑色的数据手套,手指弯曲、握紧、移动、放开,展台上,一只五指机械手随之灵活地抓起苹果放到指定位置。

    5月底,在浙江灵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品发布会上,“灵巧手”手套遥操系统面世。25岁的陈思远站在展台后,充满成就感。今年1月,就读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研三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他,以算法工程师实习生的身份参与该系统的开发,见证了它从想法雏形变成可对外售卖的新品,“这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代码可以真实地影响我身边的事物,不再只是停留在虚拟空间。”

    今年春节,随着穿大花褂子的宇树机器人在春晚亮相,人形机器人火遍全国。3月的全国两会,首次将“具身智能”作为未来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机器人产业又一次站上了“风口”。这股热度也投射到了就业市场,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岗位招聘需求连月增长,成为毋庸置疑的“香饽饽”。

    灵巧手是机器人核心执行末端,浙江灵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灵巧操作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实习前,陈思远一度担心能力无法和团队成员匹配,也怕自己对产品的架构和定义没有话语权,只能做打下手的辅助工作。但两个多月却突破了他的想象,“我只是个实习生,但讨论时大家也会充分尊重我的意见。”

    起初,遥操系统因为稳定性不够,无法投入商用量产。陈思远提出设想后,技术负责人易盛同意让他试一试。“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先要有推翻现有方案的勇气和创意,再具备将想法落地的技术。”易盛表示。

    大部分时候,陈思远面对电脑,飞速敲着键盘,游走在数字与代码的迷宫中。一旦某个算法模型通过实验性的仿真测试,他的主战场就会转移到研发中心2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和同事们一起,将新奇的想法部署到实际产品中去。

    系统不够稳定的原因并不难找——初版设计需要Windows和Linux两台操作系统才能开启,部署流程长,从打开电源到运作起来的准备时间就要耗费一两小时。陈思远尝试将两个系统拼合打包的方案。通过修改底层架构,将数据链路变成自动化程序。

    一周后,他实现了在一台机器上双系统部署,且通过程序一键开启,准备时间压缩到了5分钟。

    手套遥操的原理,是将通过内置传感器即时捕捉操作者的手部动作,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灵巧手”。行云流水的操控背后,也曾遇到过不少艰难时刻。

    一次测试中,陈思远发现数字信号传输到执行器终端时,已流失一半多,导致灵敏度远不如预设。他和同事从数据源头开始,一个个节点排查,利用辅助工具,花了三四天,才找到根源,“工作中多得是未知的挑战,但这也是这份工作的乐趣所在。”

    如今,陈思远已经收到浙江灵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Offer,7月即将入职。

    “整个机器人研发的人才缺口非常大,但完全对口专业的学生较少,因此,机械、电气、运动控制、感知决策等相关专业的人才,我们都需要。”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炉彬告诉记者,除了专业外,公司尤其看重从业人员的好奇心,“大部分时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从业人员大胆尝试,目光要始终盯着最前沿的技术。”

    回看求职历程,陈思远认为自己做的最正确的就是“不惧怕未知”,“别害怕去探寻那些你认为有意思、但困难的领域,要把自己的热爱付诸实践,不要局限于校园和课本。”

    “这个行业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值得长期关注和投入。”北京大学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任王韬建议,对机器人行业感兴趣的大学生在求职时,可将目光放大到整个人工智能领域,“从长远来看,机器人是未来的智能终端,而人工智能领域会有更大的市场容量。”同时,他提醒有意愿从事算法工程师的大学生们,保持对社会前沿发展的洞察,在算法优化之余,多思考产品落地的可能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