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未成年人保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各类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
今年6月,在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暨儿童友好现场推进活动上,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聚焦困境儿童帮扶、心理健康促进等领域发布了全省十大“小而暖”儿童关爱公益项目。这些项目的发布,旨在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阿里巴巴少年云助学计划项目:
让人工智能AI飞入偏远山区
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发起,为解决欠发达县域的机房设备故障多、更新难、性能落后等问题,向欠发达县域学校捐赠AI云教室,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让乡村孩子与前沿科学接轨。项目从浙江起步,逐步覆盖全国,至今已捐建300所学校,覆盖全国25个省份,其中浙江覆盖23个县114所乡村学校。
守护“星”行动项目:
给孤独症孩子家庭赋予爱的关切,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
由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发起,重点关注孤独症患儿及其女性照顾者,聚焦孤独症儿童家庭及社区康复支持薄弱的问题,以“改善孤独症儿童居住环境”为切入点,结合送教赋能服务和社区融合活动,帮助孤独症儿童实现生活自理和社会融合。累计开展融合活动276场,帮扶超600户家庭,服务“星宝”及其女性照顾者超8000余人次。
“爱随羽动”运动包项目:
用奥运冠军黄雅琼榜样力量,通过羽毛球运动架起山区困境儿童社交桥梁
由衢州市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羽毛球奥运冠军黄雅琼发起,旨在通过体育运动,丰富困境儿童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运动中增强体能、找到自信,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累计惠及低保低边儿童3547名。
盛爸说育儿项目:
鼓励更多的“爸爸”分担育儿责任
由湖州市计划生育协会、湖州市托育协会联合发起,围绕“健康、营养、安全与保障、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五大核心,注重鼓励“爸爸”角色参与融入儿童早期教育,打造家门口的科学育儿品牌,带动惠及2.2万个亲子家庭。主要针对2-35月龄的婴幼儿及其养育人,帮助养育人掌握家庭养育的相关知识、方法和实操技能,创造适宜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养育环境。
“彩虹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项目:
让每个迷途的孩子被司法温柔以待
由海宁市红太阳社工服务中心、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联合发起,引入社工力量协同检察官科学分级评估、多元精准帮教未成年人,发挥司法社工在法治教育、家庭修复、职业规划、朋辈支持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全方位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同时,组建“彩虹姐姐”讲师团,依托“法律大篷车”“晴空反欺凌工作站”等普法矩阵开展活动420场,打造“沉浸式”法治教育新模式。
“你好·台州”流动儿童关爱项目:
链接流动儿童与城市的情感纽带
由台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发起,为解决当前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度低、文化认同薄弱等核心痛点,通过开展“认识我们的家”“健康成长守护”“职业生涯觉察”三大计划,构建“文化浸润-健康护航-职业启蒙”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重塑流动儿童与城市的情感纽带,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归航行动项目:
关爱涉罪未成年人家庭
由绍兴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发起,通过组建由家庭教育专家、法律专家、专业志愿者组成的“三专”服务队伍,开发黄橙红“三色”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辅导课程,开展特别咨询、特地上门、特殊辅导“三特”分类指导,为未成人犯罪家庭开展全流程家庭教育帮扶。
“爱护我们的身体”自我保护课程项目:
“我说你指”沉浸式游戏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由温州市女童保护工作专业委员会发起,通过设计认识我们的身体、如何分辨和防范性侵害、遇到性侵害时该怎么做、万一遭遇性侵害后该做什么等四个教学模块,以及“我说你指”小游戏、公交车遭遇性侵害自救模拟演练等互动小游戏,提高儿童防范意识,远离性侵害。每年开展100场讲座,已经持续开展9年。
“营”动未来体重管理行动项目:
自主行动让孩子告别“小胖墩”
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中心、温州医科大学体育科学部联合发起,聚焦儿童肥胖问题,倡导“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健康理念,以“课堂+实践+跟踪”模式,助力儿童体重管理转向“自主行动”。
解忧妈妈项目:
暖心陪跑,让弃学厌学的孩子重拾方向与光芒
由丽水市心理卫生协会发起,聚焦丽水市青少年群体因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沟通障碍、学业压力导致的休学率逐年上升问题,通过专业团队,以个案辅导、家庭教育、训练营等形式,结合长期陪跑的方式一对一帮扶300位有弃学厌学情绪的孩子改善就学意愿,加强心理健康建设,促进自我成长。
(稿件来源:浙江女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