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接诊6例,都是它惹的祸!该病进入高发期,遇见千万别拍

潮新闻 记者 郑佳颖 蒋升 通讯员 胡丝丽2025-06-28 05:35全网传播量80.6万
00:00
00:00
0139岁的张先生因隐翅皮炎就医,前一晚拍打身上虫子后出现症状,皮肤科副主任徐静芳判断为隐翅虫皮炎,时下正值其高发期,科室一天内接诊6例类似患者。
0262岁的李大伯也因隐翅虫皮炎到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求助,中招区域在腋下,有两大块红斑及强烈烧灼感。
03隐翅虫每年6月后进入活跃期,昼伏夜出且有趋光性,虽不咬人但遭外力会释放强酸性毒液,接触皮肤会引起急性炎症,未洗手还可能间接感染。
04接触隐翅虫毒液后数小时至2天内,皮肤会出现多种症状,严重者会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甚至皮肤溃烂、失明,医生提醒不要拍打,应吹走或赶走,沾上毒液要先清水冲洗再用碱性溶液冲洗后就医。
05皮肤科医生建议,气温升高隐翅虫活动频繁,外出应穿长衣长裤,减少在杂草丛生、潮湿环境停留,晚间睡觉关好纱窗,低楼层家庭开窗通风可喷驱虫剂、调暗灯光。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一觉醒来,从脸到脖子再到肩膀,都感觉和被火烧了一样,走到镜子前一看,竟还冒出大片红斑和脓包……”39岁的张先生(化名)至今仍心有余悸。在来到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后,皮肤科副主任徐静芳为张先生做了全面检查,判断这是典型的隐翅虫皮炎。

而此时张先生才想起,前一晚入睡前确实感觉有虫子在身上爬,便随手一拍,没想到这小家伙居然如此“毒辣”。

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无独有偶,在送走张先生没多久后,62岁的李大伯(化名)也因类似问题找到徐静芳求助,只不过他的“中招区域”在腋下,整整两大块红斑,还伴有强烈烧灼感。

“时下正值隐翅虫皮炎的高发期,特别是阴雨前后的闷热天气,更容易中招。”徐静芳对此感触很深,日前科室在一天内就接连接诊了6例类似患者。

从外观来看,黄黑相间的隐翅虫体型细长,形似蚂蚁,但由于其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也被称为“行走的硫酸”。

徐静芳介绍,这种虫子在每年6月后进入活跃期,喜欢昼伏夜出的它们,有明显趋光性,爱往亮的地方飞。“虽说隐翅虫并不咬人,可若遭遇外力,体内的毒液便会释放出来,接触皮肤后,会引起急性炎症。此外,若接触毒液后未及时洗手,也有可能因手触碰其他部位皮肤而导致间接感染。

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供图

“在接触后的数小时至2天内,皮肤会出现线状、片状或点状红斑,并伴随密集水疱、脓疱;严重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情况,甚至继发感染导致皮肤溃烂;若毒液进入眼睛,可致角膜灼伤,处理不当有失明风险。”徐静芳强调,若隐翅虫落在身上,千万不要拍打,正确做法是轻轻吹走或者用扇子、纸片等将它赶走。

如果已不慎沾上毒液,应先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后再用碱性肥皂水或小苏打水冲洗,这可以中和酸性毒液,减轻皮肤的刺激和伤害,完成简单处理后,需尽快赶往医院就诊。

皮肤科医生提醒,随着气温升高,隐翅虫活动也愈发频繁,所以在外出玩耍或工作时,最好穿长衣长裤,并尽量减少在杂草丛生、潮湿环境中的停留时间。

在晚间睡觉时,需关好纱窗,尤其是居住楼层较低的家庭,需特别小心。若要开窗通风,可在窗纱上喷洒一些驱虫剂,此外也可适当将房间内灯光调暗一些,谨防“飞”来横祸。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夏至后,气温直线上升,养生要注意什么?中医有这些建议
梅雨季到来,近期很多人遭遇这种病,有的眼睛都睁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