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我国核药领域又一关键突破!国产镥-177同位素上市

    潮新闻 记者 许钟予 县委报道组 徐愫妍2025-06-25 09:27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016月25日,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依托商用重水堆生产的镥-177正式供应市场,年辐照产能超万居里,标志我国在医用同位素自主生产领域实现关键突破,解决了镥-177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为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022021年6月,国家原子能机构八部委联合发布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中核集团以秦山重水堆为平台,成功自主研发“和福一号”同位素生产技术,打通了核心医用同位素生产的技术命脉。
    03镥-177被誉为核药领域的“明星核素”,凭借其精准靶向等特性,成为全球癌症治疗不可或缺的“救命核素”。中华医学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主委黄钢表示,其精准靶向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04嘉兴华核制药有限公司作为首批用户,已订购100居里镥-177。企业首席执行官张顺杰表示,国产化供应提供了显著成本优势,缩短了运输半径,提升了便利性,企业还将推进与多国的商业合作。
    05今年4月29日,浙江省多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意见,要求到2026年实现多种常用医用同位素稳定自主供应,多个放射性药物完成或进入临床试验,初步建成全国最大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秦山核电正携手海盐县政府打造“千亩千亿”级核技术应用产业园。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6月25日,我国首个同位素生产技术品牌“和福一号”项目再次传来喜讯——经三批次辐照提纯与试用验证,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依托商用重水堆生产的镥-177正式供应市场,年辐照产能超万居里,可完全满足全国市场需求。这标志着我国继碳-14规模化供应、钇-90具备规模化辐照生产能力后,在医用同位素自主生产领域实现的又一关键突破。

    2021年6月,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我国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家原子能机构指导和支持下,中核集团以秦山重水堆为平台,历时三年攻坚克难,成功自主研发“和福一号”同位素生产技术,一举打通了商用堆辐照镥-177、钇-90、锶-89等核心医用同位素生产的技术命脉。

    镥-177被誉为核药领域的“明星核素”,凭借其精准靶向、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以及6.7天的适宜半衰期,已成为全球癌症治疗不可或缺的“救命核素”。“在目前肿瘤治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对肿瘤要最大剂量杀伤,对周围正常组织要最小的影响,这样才能实现杀敌而不影响自身,而镥-177的精准靶向正是符合这样的要求。”中华医学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主委,上海健康医学院原校长黄钢表示。

    长期以来,我国镥-177供应高度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核医学发展,许多患者因药物可及性问题延误治疗。此次实现稳定可靠的国产化供应,不仅是我国医疗科技自主创新的里程碑,更为广大癌症患者点燃了新的生命希望。

    国产化落地正激发产业活力。嘉兴华核制药有限公司作为首批用户,已向秦山核电下属的浙江秦山科技有限公司订购100居里镥-177。“过去镥-177这类关键医用同位素高度依赖进口,成本高昂,现在实现国产化供应,为我们企业提供了显著的成本优势。目前我们已进驻同位素产业园的标准厂房,大幅缩短了运输半径,提升了便利性。”华核制药首席执行官张顺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核药的研发,接下来企业还将推进与泰国、日本等国的商业合作。

    在今年4月29日,浙江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国动办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浙江省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到 2026 年,实现6 种以上常用医用同位素稳定自主供应,5 个以上放射性药物完成或进入临床试验,初步建成全国最大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到2030年,实现 12 种以上主要医用同位素稳定自主供应,10 个以上放射性药物完成或进入临床试验,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知名度、浙江标识度的医用同位素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

    作为我国核电事业发源地,秦山核电始终走在核能多元应用前列。目前,其生产的钴-60已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并实现出口,碳-14稳定量产,钇-90也已具备批量辐照生产能力。

    图片

    如今,在产业布局方面,秦山核电正携手海盐县政府,全力打造“千亩千亿”级海盐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根据规划,到2035年,该产业园将集聚产业链企业超百家,实现核技术应用产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