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这家绍兴企业今日港股上市,“A+H”模式再掀热潮

    潮新闻 记者 俞叶波2025-06-23 11:01全网传播量21.1万
    00:00
    00:00
    01今天上午三花智控登陆港交所,开盘价20.9港元,较发售价跌7.23%,收盘跌幅缩窄至0.13%。其前身是1984年新昌制冷配件厂,2005年在深交所上市,此次港股上市形成“A+H”股格局,筹资约92亿港元,总市值突破1000亿人民币。
    02三花智控在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占有率达45.5%,居全球首位,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领域排名全球第五。2022-2024年营收从213.48亿元增至279.47亿元,净利润从25.73亿元增长至30.99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均双位数增长。
    03三花智控深度“卡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2022年起聚焦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2024年拟在钱塘区投资建设相关项目,与绿的谐波合作开发谐波减速器,已成为特斯拉Optimus机电执行器主力供应商,还切入小米、蔚来等企业供应链。
    04今年以来A股企业赴港上市密集,截至6月22日,6月已有2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进展,2025年初至6月19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数量达31家,2024年4月后14个月内达86家。香港市场今年上半年IPO数量和募资额同比大幅上涨。
    05企业赴港“再上市”原因多样,三花智控称募集资金将用于全球技术研发等,港股市场国际化属性为企业提供支持,助力企业拓展海外融资渠道、加速全球化布局。但企业需评估市场环境、审视业务适配性,应对合规监管等挑战。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今天上午,三花智控(股票代码2050.HK)登陆港交所。其开盘价20.9港元,较22.53港元的发售价跌7.23%。截至收盘,跌幅已缩窄至0.13%,每股报22.50港元。公开资料显示,三花智控前身是1984年的新昌制冷配件厂,1994年成为中日合资企业三花不二工机有限公司,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于2005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50)。此次港股上市后,公司形成“A+H”股格局。

    成功“卡位”机器人产业链

    经过多年发展,三花智控已建立热管理与汽零两大成熟的业务板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2024年收入计算,三花智控在全球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占有率达45.5%,稳居全球首位,同时在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领域排名全球第五。

    本次三花智控赴港IPO成功筹资约92亿港元,绿鞋(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共发行4.14亿股H股,收盘后三花智控总市值突破1000亿人民币。据悉,三花智控本次引入了包含欧洲资产管理机构Schroders、小米旗下GreenBetter、Verition、工银理财等18家基石投资者,一共认购5.62亿美元(约44.1亿元)。

    财务数据方面,2022-2024年,三花智控营收从213.48亿元增至279.47亿元,净利润从25.73亿元增长至30.99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76.69亿元,净利9亿元,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三花智控凭借在多类零部件大规模制造方面积累的行业资源,已深度“卡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自2022年起,三花智控重点聚焦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机电执行器是仿生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主要由伺服电机、减速机构和编码器组成。

    2024年公告披露,公司拟在钱塘区投资建设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和域控制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38亿元,为未来大规模量产做准备。同时,公司与绿的谐波达成合作,在墨西哥合资开发谐波减速器,进一步打通产业链核心环节,完善产业布局。

    目前,三花智控已成为特斯拉Optimus机电执行器主力供应商,在机器人业务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订单成果。除特斯拉外,三花智控还同步切入小米、蔚来等企业供应链。有市场消息预测,2025年三花智控在机器人业务的营收规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图片

    “A+H”模式正密集上演

    今年以来,像三花智控这样赴港上市的A股企业不在少数。

    截至6月22日,6月迄今已有包括潍柴动力、澜起科技、奥普光电等在内的2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筹划公司或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以及已向港交所递表的进展情况。而据Wind数据统计,从2025年初至6月19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数量达31家。其中,仅在5月就有宁德时代(52 亿美元募资额创全球上半年最大IPO)、恒瑞医药、赤峰黄金等4家A股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

    若将时间跨度拉长,自2024年4月证监会发布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等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后的14个月内,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已达86家。

    安永最新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称,香港市场今年上半年预计约40家公司首发上市,募资额约1087亿港元,首次公开募股(IPO)数量和募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占全球新股市场24%,暂列全球首位。

    图片

    上市企业为何踊跃赴港“再上市”?

    1月16日,三花智控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全球技术研发,拓展产品组合,涉及仿生机器人等新兴业务;未来三年,还计划在中国扩建及新建工厂,同时扩大海外产能,深化供应链本地化策略;此外,将加强数字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应链管理、研发、生产等全流程数字化能力,提高运营效率。

    从行业角度看,港股市场的国际化属性为企业提供直接支持。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作为连接全球资本的重要平台,赴港上市能有效助力企业拓展多元化海外融资渠道,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全球产业链协同效率。以新能源行业为例,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提速的背景下,相关企业通过登陆港股市场,可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高效对接。

    不过,企业在选择赴港再上市时,不仅要全面评估香港资本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深度审视自身业务模式与港股市场的适配性,还需充分预判并妥善应对上市过程中的合规监管、市场波动等挑战,确保国际化战略稳健落地。(图源:三花智控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2)
    潮客_24qwx2 · 2025-03-10 00:55 · 浙江杭州回复11
    不唯论文、不唯学历,注重实效和创新突破,这才是对人才的尊重
    潮新闻小编 · 2025-03-10 01:08回复
    期望能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让人才发光发热!
    潮客_sanbhq · 2025-03-10 00:55 · 甘肃兰州回复10
    给企业更多话语权,民营企业也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潮新闻小编 · 2025-03-10 01:12回复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最新评论(36)
    章鱼小小弟 · 2025-03-10 08:52 · 浙江宁波回复
    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潮客_NB老马 · 2025-03-10 07:54 · 浙江宁波回复
    让科研院所和高能级平台成为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自主认定的主体。
    潮客_zuttzh · 2025-03-10 03:11 · 辽宁本溪回复
    对人才的评判,我的理解是用人者认定,因为用人的单位最知道人好不好用,有没有巨大贡献和潜在的能力;政府结合行业协会和专家的意见再进行认证,因为行内人和有专业背景的人最直接了解业内的发展变化,被用人单位认定的人是不是人才;再把认证结果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可以保证人才评定的公平性,更能遏制利益寻租事件的发生。
    潮客_24qwxd · 2025-03-10 02:44 · 浙江杭州回复
    企业也有发言权,民营企业终于能留住博士了!
    潮客_2b5yht · 2025-03-10 02:05 · 浙江金华回复
    行业协会定标准,这个建议超有道理的
    好时光笑弯眼 · 2025-03-10 02:00 · 浙江杭州回复
    人才评价体系优化 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林波 · 2025-03-10 01:52 · 浙江杭州回复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潮客_qjwide01 · 2025-03-10 01:52 · 浙江杭州回复
    分配名额给不同类别企业,同行专家评审确保公正。
    潮客_226rhr · 2025-03-10 01:46 · 上海回复1
    论文、专利啥的,有时真不如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啊。
    潮客_s6n5hg · 2025-03-10 01:45 · 浙江杭州回复
    各行各业都有专才 能被公平对待了
    龙马精神DragonSpirit · 2025-03-10 01:45 · 浙江杭州回复
    改革后的企业更有吸引力,职场选择更多样化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