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夏至贪凉一时爽?当心“空调病”盯上你!

    潮新闻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陈蓉 谢文竹2025-06-21 00:19全网传播量6.2万
    00:00
    00:00
    01夏至后气温升高,人们依赖空调消暑,但易患空调病。空调病并非真正疾病,而是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产生的不适症状,病机主要为寒邪与暑湿相合或困于肌表,症状因人而异,包括呼吸系统、关节、消化系统损伤及面瘫等。
    02预防空调病需合理使用空调,温度设置26-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7℃,避免风口直吹人体,使用2-3小时后开窗透气,保持空气新鲜,配合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定期清洁空调过滤网,多喝水,备薄外套,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03夏至饮食勿贪凉,生冷食物要适量,以免损伤脾胃。可多吃西瓜、黄瓜等消暑食物,绿豆、海带等排毒食物,食醋可预防肠道病。同时,进食温补食物如生姜、大枣、红糖等,可健脾养胃,排出寒气、湿气。
    04姜枣茶可养脾胃、祛寒湿、补阳气,食材包括带皮生姜3~5片,大枣3~6颗,红糖一块。做法是将生姜洗净带皮切片,红枣去核,一起冷水下锅煮开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至一小时,出锅前加红糖煮至完全溶解。注意要热着喝,上午喝完,阴虚火旺等人群不建议饮用。
    05按摩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肩井穴等穴位可改善头痛、咽痛、肩颈疼痛等症状。风池穴位于枕骨之下,风府穴在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大椎穴位于后颈部正中线上第七颈椎骨棘突下凹陷处,肩井穴在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阳光炽热,蝉鸣如沸,夏至,携着盛夏的热烈与奔放,大步流星向我们走来。

    当太阳到达黄经90°,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之后,气温持续升高,人们对于空调也开始越发依赖,然而,在使用空调消暑降温的同时,寒邪之气也很容易趁机侵入人体,从而导致空调病的产生。

    空调病,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是指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产生的一系列让人感到身体不适的症状。中医认为,导致“空调病”的病机主要为寒邪与暑湿相合或困于肌表,阻碍卫气的运行而致病或循经入里,阻碍脏腑气机。

    空调病的症状也是因人而异。

    呼吸系统的损伤:如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咽喉干痒等症状;关节损伤:如关节肌肉酸痛;消化系统损伤:典型的症状就是腹泻;面瘫:如果长时间吹空调,还可能会造成暂时性面瘫,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嘴斜脸歪。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木兰荟中医护理团队的陈蓉提醒大家:预防空调病,从两方面入手。

    图源:视觉中国

    合理使用空调

    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夏至要注意防寒,空调温度不可调得过低,一般设置26-28℃,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7℃。

    禁止空调风口直接对着人体吹。每次使用空调2~3小时后,建议开窗透气,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果不能开窗通风,建议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

    室内配合使用加湿器,或者在空调的出风口放一盆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呼吸道黏膜得到滋润。闲置的空调在使用前,需充分清洁,空调在持续使用的时期内,也要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减少细菌滋生。

    空调房间内,建议多喝水,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饮水1500-1700毫升。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工作者,备一件薄外套。一旦出现空调病症状,应立即脱离空调环境,多饮用温开水,症状严重者,及时就医。

    预防因寒腹泻

    《伤寒论》中有云:五月中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故夏至饮食勿贪凉,生冷水果饮料要适量,尽量少吃,以免损伤脾胃。

    所谓,春吃芽,夏吃瓜,常见的西瓜、黄瓜、冬瓜、苦瓜等食物,都具有消暑的功效,而绿豆、海带等食物,可以帮助排出体内毒素。

    对于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的人群来说,食醋是很好的调味品,它能提高胃酸浓度,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还兼具杀菌抑菌的功效,对因吹空调过度引起肠道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炎热的夏天,也要进食一些温补食物,如生姜、大枣、红糖等,可健脾养胃,对于空调一族来说,还能帮助人体排出寒气、湿气。

    姜枣茶

    食材:带皮生姜3~5片,大枣3~6颗,红糖一块;

    做法:

    生姜洗净带皮切片,红枣去核;把红枣和姜片一起冷水下锅,煮开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有条件煮一小时更好,否则姜枣茶的功效会降低很多;出锅前加入红糖,煮至红糖完全溶解;

    功效:养脾胃、祛寒湿、补阳气;

    食用注意:要热着喝,不能喝凉的;最好上午喝完,不要超过中午;阴虚火旺、湿疹、女性孕晚期、月经量大及伤口未愈合的朋友,不建议饮用。

    人体的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等作用,平时对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肩井穴等进行按摩,也可以改善头痛、咽痛、肩颈疼痛等相关症状。

    穴位介绍

    风池穴:位于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大椎穴:位于后颈部,正中线上,第七颈椎骨棘突下凹陷处。

    肩井穴: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春生夏长,省级名中医教你应季养生妙招
    相关新闻
    巧对 “梅雨” 湿热天 中医教你科学养生
    这三个地方总出汗 小心是身体在报警
    夏日高温天 千万要重视这个“冰箱杀手”
    女子露营后,脖子上密密麻麻……夏季高发!警惕这些虫虫“刺客”
    小满时节,阳气外浮,皮肤易出现湿疹,该如何调理?中医来支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