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晶晶”有味读海宁 | 千年文化“穿”上身,来这体验非遗旅拍!

    潮新闻 记者 褚晶君 通讯员 鲁彩虹2025-06-19 22:45全网传播量51.5万
    00:00
    00:00
    01今年5月,黄湾镇推出非遗旅拍项目,游客可穿非遗服饰拍照,体验沉浸式文旅。
    02旅拍成为旅游新风尚,游客身着特色服装融入景区,成为流动,促进文化传播。
    03黄湾镇蓝印花布历史悠久,是当地非遗技艺,经翻新改建后成非遗展示体验点。
    04黄湾镇打造非遗展示馆,开设非遗传承课堂,推进非遗与旅游结合,增强游客体验感。
    05非遗旅拍不仅促进传统服饰文化传播,带动蓝印花布等相关产品销售,助力文化传承。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化妆、编发,换上蓝印花布旗袍……在海宁市黄湾镇大尖山景区的蓝印花研究所,市民胡佩琪正穿着非遗特色蓝印花布打造新中式造型。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这不是她第一次来黄湾,但这次她选择了全新的体验方式——穿着非遗服饰旅拍。

    “这是我拍过最特别的时尚大片!对我来说,是独特的旅行纪念。”近日,体验完蓝印花布旅拍的胡佩琪在朋友圈分享感想。当天,她换装游玩,从“看景人”变为“景中人”,享受了一场更为沉浸式的游玩。

    胡佩琪的文旅新体验,源于今年5月黄湾镇推出的文旅新项目。放眼全国众多旅游目的地,身着传统服饰和当地特色服饰的游客,已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旅游市场不断发展,旅拍作为配套服务中的新型消费项目,当仁不让地成为旅游新风尚。当游客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入乡随“服”,亲身体验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成为景区流动的一部分,这该是怎样一种新奇体验?

    非遗旅拍 沉浸感知历史文化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5月17日上午10时,海宁市黄湾镇大尖山景区已是人群熙攘,小西湖、滑翔基地中,人们正体验着各种乡村游新玩法。胡佩琪身着蓝印花布制成的新中式旗袍,衣袂翻飞间,恍若从江南古画中走出的温婉女子。

    旅拍,这一融合旅行与摄影的消费模式正成为许多人旅行的标配。在古都洛阳,游客身着霓裳羽衣,感受大唐盛世繁华;在横店景区,街头巷尾尽是古装身影,沉浸式体验宋代市井;苏州园林中也多了“画中人”……在持续升温的“国潮热”之下,身穿特色服装的旅拍随之兴起,在全国各地掀起文旅新潮流。

    “在云南、新疆都体验过旅拍,但穿着非遗技艺制作的服饰旅拍还是头一次!”胡佩琪表示,看到海宁推出非遗旅拍,忍不住“跟风体验一把”。

    从事时尚行业的胡佩琪,平时拍摄过很多时尚大片。近几年,新中式服装火出圈,她也渐渐喜欢上了漳缎、宋锦等非遗技艺。“文化背后的内涵只有亲身体验过,才会永远印刻在脑海里。”胡佩琪表示,起初她对蓝印花布并不了解,体验后才知晓这是当地的传统非遗技艺——2009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入选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换上蓝印花布新中式服装,胡佩琪的心境也有了变化。跟随摄影师行走在景区内,仿佛与这里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感觉穿这样的服装拍照才能真正融入环境,这才叫入乡随‘服’。”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我要给景区和摄影师五星好评!”回忆起旅拍经历,胡佩琪意犹未尽,对写真成片和拍摄体验都很满意,表示未来还会用这种方式记录旅行。

    非遗牵手文旅 玩出“新花样”

    当非遗牵手旅游,新的文旅体验场景不断拓展。

    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是中国传统印染工艺品。黄湾的蓝印花布历史悠久。明代《嘉兴府志》记载:“黄湾女红,善染青碧,其纹如绣。”清代文人朱彝尊更在《鸳鸯湖棹歌》中咏叹:“染就江南春水色,家家门户晒蓝云”,记录下当年盛景。

    “这项民间艺术曾一度随时间流逝淡出人们视线。”黄湾镇党委委员张万达表示,作为蓝印花布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黄湾镇大临村有幸保留了这一传统技艺。

    2017年以来,大临村逐步完成文化礼堂蓝印花布展示间与原邬韵生染坊的翻新改建工作。2021年,邬韵生染坊成功申报海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点,成为海宁市非遗技艺传承体验的重要站点。

    图片由黄湾镇提供

    “国潮热让传统文化备受瞩目,也赋予非遗传承新的时代课题。”张万达强调,黄湾镇一直致力于推动蓝印花布在传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

    黄湾镇大尖山景区内,一座独特的小屋吸引了往来游客的注意。时尚潮流的帽子、工艺精美的抱枕、独具匠心的茶盏……屋内蓝印花布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通过现场参观和互动体验,游客得以深度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旅游产业结合能促进非遗当代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利用景区内原有建筑,因地制宜打造了外观与景区整体风格统一、文化内涵相契合的非遗展示馆。”张万达介绍道。

    近年来,黄湾积极推进非遗进景区,打造蓝印花研究所,并利用景区场地开设非遗传承课堂,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旅拍是“美丽产业”,黄湾镇山水相映,处处皆景。蓝印花布、草编等非遗技艺历史悠久。“因此,我们想将两者结合,让游客通过身着蓝印花布服饰,增强旅游的沉浸感与互动性。”张万达说,游客在旅途中,通过穿着非遗服饰、参与相关文化活动等方式,能更深入地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丰富多彩的文旅体验,不仅促进了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也让游客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片由黄湾镇提供

    不少游客在蓝印花研究所体验非遗旅拍后,对蓝印花布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还想购买相关产品带回家。黄湾镇相关工作人员鲁彩虹表示,游客不仅能体验非遗旅拍,还能亲手参与蓝印花布制作,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与智慧。

    “蓝印花布不再只是一块布、一件衣服,而是一整套的文化体验与传承载体。”张万达展望道。未来,黄湾将着力提升文化旅游的体验感,让非遗旅拍成为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黄湾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嘉地嘉人丨“晶晶”有味读海宁
    相关新闻
    黑色、橙色、咖色……海宁智能玻璃温室育出彩色番茄
    嘉兴网安英雄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奖
    似桃又似李!海盐人培育的“超级水果”卖火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