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抓起蜈蚣,淡定拔掉毒牙,口中快乐着念着又是两块五……近日,舟山衢山岛一位白发阿婆徒手抓蜈蚣的视频引发热议,被网友点赞硬核。
图源:微信视频号截图
普通人即便是见到蜈蚣都会非常不适,更别说将其抓获整理变现。这从网友的相关评论中可见一斑:“看这玩意就能吓死”“晒干了叫我拿我都不敢”“这钱赚多少我都不眼红”。
那么,为什么这事在舟山衢山岛就这么稀松平常呢?实际上,蜈蚣在中医药上有广泛的应用。蜈蚣入药又被称为“天龙”,它有着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舟山岱山是全国著名的“蜈蚣之乡”,野生金头蜈蚣是当地最负盛名的道地药材。
图源:微信视频号截图
清道光年间,南京文人朱绪曾在《昌国典咏》中说:“又有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供药肆之釆用。”说明那时候岱山岛药用蜈蚣的开采利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岱山文人汤濬老先生在《岱山镇志》中说:“蜈蚣,春夏之交,乡村儿童上山采捕,以竹箭撑之,卖与收客。”
“小时候就抓蜈蚣,拿去换雪糕吃。”留言中,也有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其实在过去,衢山岛上家境贫困的孩子们为了满足对零食的渴望,也会选择上山捕蜈蚣。
记者从衢山镇农业发展办公室了解到,每年清明节过后,蜈蚣的活动就会变得频繁,这时上山捕捉蜈蚣赚外快的村民最多,禁渔期开始后还会有渔民加入。“捕捉蜈蚣一般会使用手套、钳子等工具,当然也有些经验老到的村民,会在无防护状态下进行作业。”
近年来,村民还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捕捉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将旧衣服或蛇皮袋随意放在山地上,利用蜈蚣夜晚活动的习性,当它们钻入袋子后便可轻松捕捉。捕获的蜈蚣经竹片绷直晒干后,就可以卖给收购商。
“这么多年,记不清被咬了多少口了,每天都要被咬三五口,现在即使被咬,只要几分钟就好了,体内应该是有抗体了。”50多岁的岛民汤雷平说,“早些年被咬起来,痛得就像断了手指一样,还会肿起来,又胀又酸。”
汤雷平养殖的蜈蚣。图源:岱山县融媒体中心
汤雷平从小就跟着父辈一起上山捉蜈蚣,零零散散捉了卖去外地,它的药用价值很高。他说,“后来想想,总是这么捉会捉完的,又累,所以就想尝试养殖。”
从1998年开始着手养殖,汤雷平探索了近20年才勉强掌握了养殖技术。目前,汤雷平的养殖场有大小蜈蚣20多万条。
最近几年,汤雷平养殖蜈蚣效益不错,“蜈蚣永远是供不应求,有货能卖掉,去年就卖了10余万条。”这其中,不光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蜈蚣买家,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采购商都跟他联系订货。
“一般来收蜈蚣的,以规格来定价格。通货目前的价格在2.5元/条,蜈蚣体长达到15公分可以卖到3元/条。”不过汤雷平卖的是活体蜈蚣,同样的通货,价格可以到4元/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