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北京图博会的浙江印记:一场特殊的展览,一堂立体的文学课

    潮新闻 记者 方涛2025-06-19 09:21全网传播量11.5万
    00:00
    00:00
    01浙江文学专题展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现“浙水敷文潮涌之江”主题。
    02鲁迅、茅盾等文学名家作品成展览亮点,唤醒观众儿时文学记忆,凸显浙江文学魅力。
    03展览通过数字化手段呈现浙江文学大事记,从《越人歌》到当代文学盛会,历史文学流动呈现。
    04策展注重呈现浙江文脉完整性、突出成就、标识度及新时代风采,促进文学与网络、影视等艺术融合。
    05“文学新浙派”召唤下,期待浙江当代作家再攀高峰,更多文学新业态等待读者探索。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郁达夫的《迟桂花》,这些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过的名篇,原来都出自浙江作家之手!”

    这是在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现场,不少游客在一场特殊的展览前发出的惊呼。

    游客参观展览

    在“中国作家馆”的一侧墙面上,以“浙水敷文 潮涌之江”为主题的浙江文学专题展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浙江历来人文荟萃,从东汉王充的《论衡》,到浙东唐诗之路,再到“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半部在浙江”的文学传奇,历代文人墨客在浙江大地留下了一个个闪亮的文学坐标。

    前来逛展的市民楼女士告诉记者,鲁迅的《狂人日记》《祝福》《故乡》《孔乙己》是自己儿时的文学启蒙。除了鲁迅作品中传递的批判精神,生活在北方的她也因此与鲁迅笔下那个有着乌篷船、茴香豆、乌桕树的浙江产生了某种精神联系。

    “长大后,我到江南水乡旅游,并没有陌生感,反而觉得十分亲切,我想,这就是文学能够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楼女士表示,当鲁迅、茅盾、郁达夫、徐志摩、艾青、夏衍等文学名家以浙江作家的身份被集结、详细介绍,自己仿佛回到学生时代,在短短几分钟里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学课。

    除了历代浙江作家的系统性介绍,熟悉浙江文学的读者,或许对展区中央那块“浙江文学史长卷——青山白浪 万重千叠”并不陌生,在浙江文学馆的数字化展厅中,也有这样一块大屏。

    远至春秋中叶产生的《越人歌》《楚人歌》,苏轼、白居易等文豪在杭留下的每首诗篇,近到“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等文学盛会,浙江的文学大事记一览无余,也让历史中的文学成为一幅流动的画卷。

    浙江作家作品

    在一面墙上呈现一个展,并非易事。

    谈起策展思路和展示重点,来自浙江省作协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一是要完整呈现从古代到近现代到新时代的浙江文脉;二是展现突出成就,如鲁迅、茅盾等巨匠的作品,以及当代浙江作家荣获茅奖和鲁奖的代表作品;三是要体现浙江的标识度;四是要展现新时代浙江作家赓续文脉,开辟新向度,展现新风采;五是对浙江网络文学和影视化改编及其他艺术门类双向奔赴、双向赋能的更多归纳。在“文学新浙派”这个文学坐标的召唤下,期待集结浙江当代作家,继续再攀文学高峰。

    当前,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仍在火热进行中,希望更多读者来到“中国作家馆”(浙江主宾省),现场还有更多文学新业态,期待与您相遇。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1500余种!浙江“军团”携好书去参加北京书展啦
    浙版传媒上市后首次亮相北京书展 将带来哪些精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