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读端丨躬身入局:50万亿银发经济的田野样本 林玮:银发经济就是要畅想未来

    潮新闻 编辑 金卓帆2025-06-19 07:26全网传播量14.4万
    00:00
    00:00
    01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的6%,老年人口3.1亿,占比22%。
    02银发人群生活多样,如骑行、摄影、跳舞等,银发经济提供丰富消费场景。
    03银发经济本质是日常生活的艺术化、时光悠长的再体验,及苦难转化为笑谈。
    04中青年应通过银发经济为后人、父母畅想未来,而非单纯赚取老年人钱财。
    05王建录与儿子共同创业打造摄影主题民宿,体现家庭支持与银发经济结合。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编者按】

    新闻有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思想有碰撞,弄潮观点把握时代脉搏。
    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玮

    宁檬一个月前在新西兰旅游时随手拍下的湖景(受访者供图)

    用视频软件追剧;刷直播跟人聊天;在KTV飙歌、到舞厅battle;呼朋唤友玩狼人杀……当这些现象越来越多地以老年人为主导,银发经济的浪潮已经呼之欲出。

    据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数据: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这组抽象数据的背后,是线下老龄消费的某种“成熟形态”。

    详情点击>>

    潮声丨躬身入局:50万亿银发经济的田野样本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玮:

    去年开始写一篇关于“数字中年”的文章,迟迟没有完工。此前,我从未曾想过自己的“中年”会来得如此迅猛、及时,一如我的父母,恐怕也没有认真想过他们的银发时代。与古人常用的“灯尽油枯”不同,当今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普遍富裕的时代,它为银发人群提供了千百种想象。

    他们可以骑着自行车,翻越西湖边的每一座高山,沿途会有骑行驿站提供服务;他们可以扛着无人机、摄像机,去拍钱塘江边的晨雾,或是太湖源头的小鸟,会有数以百计的摄影俱乐部、潮玩汽车俱乐部;他们还可以在田野间跳舞,会有窑炉的面包香混杂着来自非洲的咖啡豆香,一并把银发变得斑斓起来……在浙江,无数的乡村民宿主理人、乡村“游运”专线,以及村村都有的文化大礼堂、亲子乐园等等,都让银发经济有了更加具象的、更加文艺的落地场景。

    银发经济的本质,是日常生活的艺术化。他们完全有理由把日子过成诗,为年轻人示范一种生活的品质。银发经济的本质,是时光悠长的再体验。他们完全有能力把自己活成真正的“人”,为世界开创更多生活的姿态。银发经济的本质,是要把经历的苦难转化为山间的笑谈,让更多尚未被激活的消费场景有人的温度和味道。对于中青年而言,银发经济的本质,不是赚老年的人钱,而是为自己,也为后人,更为父母畅想一种未来。王建录的儿子辞职来到乡野,与父亲一起创业,打造中老年的摄影主题民宿。父亲招呼客人,他在后院做咖啡:“之前是他托举我的梦想,现在是时候帮父亲圆梦了。”坦白说,看到这里,我流泪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