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一线行丨千年莲乡的“花样”致富经

    潮新闻 记者 汪雨晨2025-06-19 02:54全网传播量2万
    00:00
    00:00
    01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十里荷花物种园500多亩荷田,1000多个荷花品种。
    02荷花早上8点前采摘,24小时内送到全国顾客手中,5月20日至九月售卖。
    03荷田使用山上3度左右冷水,荷花枝干更直、品相好,引进新品种和学习保鲜技术。
    04并蒂莲寓意“并蒂同心”,平均100株长出5株,一枝能卖1314元。
    05当地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春卖藕种、夏卖花、秋收莲子、冬产藕,村民增收1万多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清晨6点,天刚亮,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的十里荷花物种园里,几位头戴斗笠的莲农已经弯腰在荷田间忙碌。他们熟练地拨开层层荷叶,指尖轻触花枝,“咔嚓”一声,一枝含苞待放的荷花便被采下,不一会手上就抓着满满一把荷花。

    “采荷花可是个技术活。”物种园负责人王核赤脚站在田埂上,裤腿高高卷起,“最好早上8点前采摘,花要选将开未开的,太早采开不了,太晚采运到客户手里就谢了。”他指着荷田里几位老莲农,“这些老师傅看一眼就知道荷花的成熟度。”

    十里荷花物种园 受访者供图

    武义,这个有着1300多年宣莲种植历史的“江南第一荷花之乡”,如今正焕发新的生机。十里荷花物种园的500多亩荷田连绵如海,1000多个荷花品种争奇斗艳。

    荷田边的共富工坊里,工人们正麻利地将清晨采摘的荷花修枝、注水、加冰、包装。泡沫箱上贴着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快递单,几个小时后,这些带着晨露的荷花就将“飞”往全国各地,在24小时内被送到顾客手中。

    工人正在打包荷花 受访者供图

    “今年天气热,花开得特别早,我们5月20日就开始卖鲜切荷花了,能卖到九月。”王核指着工坊里刚包装好的“红唇”介绍道,“这个品种的特点就是渐变色,花尖红艳艳的,往下慢慢变淡,是畅销品种之一。”他顺手拿起一枝的“墨红”,“这个也卖得很好,是红色重瓣荷花。那边的‘江南碧菡’是纯白的,‘金苹果’的花是绿色的。”

    在打包区,几位来自周边村子的村民正熟练地装箱。每箱10枝,至少会装三个品种、不同颜色的荷花,售价100元,最近每天能卖出200-500枝。“到6月底旅游旺季,加上水果莲上市,一天能卖2000多枝呢!”王核笑着说。

    “我们每年都会挑选新品种,今年的新品种是‘花好月圆’。”王核的儿子王胡傲在一旁补充,“‘花好月圆’跟‘墨红’一样都是红色重瓣荷花,但是相比之下,‘花好月圆’到顾客手里后,开放度更好,花期能有7天。”

    在众多荷花中,王核最引以为傲的是他和儿子经过十多年努力,精心培育出的并蒂莲。从最开始的偶发性出现,到如今平均100株里已经能长出5株并蒂莲。“这可以说是‘莲中大熊猫’!”王核指着一只并蒂莲,“新人最爱这个,寓意‘并蒂同心’,一枝能卖到1314元。”

    王核与并蒂莲 受访者供图

    谈到种植秘诀,王核顿时来了精神。他看向荷田,“秘密在水!荷田里的水24小时流动,用的是山上水库引下来的冷水,温度一般在3度左右。”相较于死水,活水养育出来的荷花枝干更直、品相更好。此外,他还跑遍国内外引进新品种,又到云南学习鲜花保鲜技术,终于摸索出一套“良田+良种+良法”的种荷经。

    如今,这片千年莲乡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春卖藕种、夏卖鲜切花、秋收莲子、冬产藕。周边多位村民参与其中,整个采摘季每人能增收1万多元。站在田埂上望去,接天莲叶间,村民们的身影与盛放的荷花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