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看平湖经开区中日产业园向心力从何而来

潮新闻 见习记者 孔玉叶 通讯员 郑凯欣2025-06-18 09:23全网传播量2.1万
00:00
00:00
0110年间,浙江中日(平湖)产业合作园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跨越。
022024年,中日(平湖)合作产业园规上工业产值超196亿元,较2015年增长30.67%。
03平湖经开区以津上精密、尼得科等为龙头,形成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多元产业集群。
04平湖经开区招商团队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以专业、耐心和诚意赢得日企信任。
05中日(平湖)合作产业园打造国际化营商生态,成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新社区。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10年,一个孩子可以出落成风华正茂的少年。

10年,一座产业园也可成长为一方拥抱世界的地标。

从一片阡陌纵横的西瓜地,到总投资超240亿元的日资高地;从首家日企试探性落户,到130余家日资企业在此扎根;从单纯的政策招商,到构建国际化营商生态……10年间,浙江中日(平湖)产业合作园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发展跨越,将一处处外资“盆景”,聚拢为产业“森林”。

浙江省中日(平湖)合作产业园。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图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中日合作产业园,这里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日商投资企业集聚区。2024年,中日(平湖)合作产业园规上工业产值超196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较2015年增长30.67%。

开放是必答题,创新是协奏曲。从东湖之畔到东京之湾,这座园区架起了跨越十年的创新之桥,见证着中日合作从制造协同向创新协同的发展历程。

从无到有:西瓜地变身“聚宝盆”

“签约成功!”前不久,平湖经开区传来喜讯,总投资超亿美元的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新项目完成签约,这是企业自2003年落户以来的第12次增资,总投资超亿美元,新项目主要是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和AI相关市场对精密数控机床的新需求。2024年,津上精密实现产值40.27亿元,同比增长34%。

一个坐落于县城的经济平台到底有何魅力?又是如何引来这样的大项目?这要从中日(平湖)产业园的诞生说起。

浙江川电钢板加工有限公司。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图

1994年,浙江川电钢板加工有限公司落户平湖,成为当地首家中日合资企业,也是嘉兴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其先进的技术、精细的设备和管理理念,让平湖尝到了引进日资企业的甜头。2000年,刚获批省级开发区的平湖经开区,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建立一个日商投资集聚区。就这样,平湖经开区从零起步,发文件、组班子、筹资金,开始有意识地吸引日资企业。

拓荒之路,起步难。初期,平湖经开区除了靠近上海这一区位优势外,周围最多的资源就是西瓜地,几乎“一穷二白”。基础差,招商难,这样的困局怎么破?一支迎难而上的招商“铁军”应运而生。对外,招商员频繁往返沪平,克服语言障碍,用黑板画图等方式沟通;对内,平湖经开区则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园区面貌。

尼得科泰科诺电机(浙江)有限公司。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图

当时日本企业对中国制造印象很局限,平湖经开区便以川电钢板的成功案例为引,向客商摆事实打破偏见。1999年,尼得科泰科诺电机(浙江)有限公司(曾用名:日本电产芝浦(浙江)有限公司)落户,拉开了尼得科集团与平湖经开区合作的序幕。基于平湖经开区重视对企业的服务,使其顺利扎根发展,这片土地的磁吸力逐渐增强。2002年,在招商团队的积极推动下,尼得科传动技术(浙江)有限公司(曾用名:日本电产新宝(浙江)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为了更好地引进配套企业,平湖经开区特意在公司用地旁预留了5万平方米的土地。次年,与尼得科在日本本土合作了50多年的伙伴,大洋特殊金属(浙江)有限公司也选择在此扎根,与尼得科成为邻居。

一子落,满盘活。彼时,尼得科和平湖经开区的故事在日企间口口相传,随后吸引了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神钢特殊钢线(平湖)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日企相继入驻。2015年,中日(平湖)合作产业园成功入选首批浙江国际产业合作园,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3年,平湖经开区重组招商团队,成立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命健康等6个产业小组。这种“规划引领产业”的思路,也塑造了产业园内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框架。眼下,平湖经开区共有日资企业130余家,累计总投资已超过34亿美元,年产值达到240亿元。

从有到优:产业链结出“葡萄串”

如今,在平湖经开区,一条条产业链,宛如一藤又一藤紧密相连的“葡萄串”,串起产业发展的无限活力。一个链主引领、配套协同、技术外溢的生态系统,正在中日(平湖)合作产业园里茁壮生长。

这些优质产业链可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平湖经开区一路闯关升级“攒”下来的。二十多年前,平湖当地的产业尚以服装、箱包等传统行业为主,多依赖高能耗、高资源投入的生产方式,难掩缺陷。依托浙江沿海和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平湖经开区里的部分本地小五金、服装企业率先跨界转行,开始为上海等地光机电企业做配套。2006年前后,尼得科集团抓住汽车产业风口,开始生产制造汽车马达等零部件,当地配套企业紧随其后加速转型升级,推动园区的汽车产业“从0到1”跨越发展。

尼得科传动技术(浙江)有限公司。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图

尼得科传动技术作为传动系统和汽车电子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正是平湖经开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走进尼得科传动技术的自动化车间,精密机床正有条不紊地加工着各类齿轮。其中减速机中的核心部件“太阳齿轮”,原材料由隔壁的大洋公司供应。加工后的材料,只需5分钟车程,便能运抵产业链下游的平湖一鑫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这种“半小时产业生态圈”的形成,标志着园区已从单纯的项目集聚,升级为高效的产业集群。目前,尼得科集团在平湖经开区已落户17家企业,26年间增资33次,业务广泛涵盖机床、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服务业等,总投资达14.8亿美元,成为其在中国行业布局最广、投资规模最大、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域。2024年,集团总产值超119亿元,强大的带动效应可见一斑。

津上精密机床(浙江)有限公司。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图

在“链主”企业带领下,本地配套企业也开启“开挂”模式。拿津上精密来说,自2012年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以来,企业便装上了超级大脑,其核心产品精密自动车床在国内走心机数控机床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拿下超50%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如今,平湖经开区的产业集群更多元了。以津上精密、德马吉森精机(平湖)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装备制造集群;以尼得科、川电钢板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集群;以森永食品(浙江)有限公司、浙江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端食品集群……一个强劲的“产业天团”已然成形。其中,平湖经开区装备制造产品中高速精密自动冲床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成功融入浙东工业母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优到精:园区发展彰显“国际范”

1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惊鸿一瞥。但对中日(平湖)合作产业园而言,十年之间,却是走出了一条从荒芜走向繁盛、从屈居一隅走向广阔国际的蝶变之路。

这片土地上,“国际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行动的准绳。深夜11点,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服务科项目管理部主任宋丹红的手机亮起,尼得科机床株式会社矢部胜英发来信息,原来,他即将结束出差,回国工作。结识两年多来,宋丹红早已与这位日籍高管成为知心好友,除了招商团队与企业方的日常交流,两人的话题更是从工作事务逐步延伸到了生活琐事和日常分享。

尼得科机床(浙江)有限公司。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图

这份如老友般的信任,源于平湖经开区招商团队24小时在线的“超长待机”式服务。宋丹红曾为项目细节条款,与日方反复沟通数小时,连夜协调部门出具说明,最终凭借专业、耐心和诚意,让项目在5个月内便达成签约,远超日资项目平均签约速度。

站在企业方考虑问题,才能将服务落到实处。为提升沟通效率,平湖经开区招商团队里有8位会日语沟通的招商员。团队成员对日本企业发展情况如数家珍,能精准捕捉日企需求,并为其提供项目落户、厂房设计、环境评估等“全链条”服务。当年,川电钢板在办理新项目证件时,招商人员助力企业一次性拿齐开工所需全部证件,实现“拿地即开工”,大大节省了企业时间成本。

钟溪樱花里。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图

除了高效专业的服务,平湖经开区还精心打造了适配国际人才的生活环境。在园区周边,日料街飘来地道生鱼片、寿司的香气,慰藉着日资人才的“家乡胃”;钟溪汇国际青年社区、钟溪樱花里、钟溪坊商业街等场所,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多元需求。如今,1000多位日籍友人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园区也凭实力拿下了“最受日本企业欢迎的开发区”的称号。

在平湖经开区,优质的营商服务环境早已融入园区发展的脉络中。自成立起,园区便划分为16个网格,由平湖经开区领导牵头挂钩,定期走访企业,倾听诉求,精准推送政策、服务与关怀。同时,平湖经开区探索推行“标准厂房”专属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高标准厂房,实现“拎包入住”,让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发展。


高端装备智造园(樱园)。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供图

招商服务24小时响应、钟溪樱花里的日式生活配套、机器人产业合作对接会的全球资源集聚……眼下,中日(平湖)合作产业园已进入“生态化发展”新阶段。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的当下,这一现代化国际产业园区,正致力于打造一个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产业新社区。以精准招商为引擎、以本地化供应链为骨架、以生态化营商环境为基底,中日(平湖)合作产业园,正用一支高质量的画笔,书写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平湖经开樱花,解锁“春日经济”流量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