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的力量⑨|红高粱串起红日子

潮新闻 记者 段罗君2025-06-18 00:26全网传播量3.2万
00:00
00:00
01丰家源村曾是贫穷的“空壳村”,通过发展高粱酒产业实现蜕变。
022019年起,丰家源村建“共享酒厂”,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高粱。
03“共享酒厂”助力村集体消薄增收,销售收入3%分给低收入农户。
04丰家源村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打开“遂安烧”销路,实现村民增收。
05红高粱串起红日子,做好“土特产”有助于产业升级,给百姓带来实惠。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入秋的山乡,红红的高粱像架起的火把,映红了无边的云霞,也点燃了淳安县枫树岭镇丰家源村的希望。

曾经的它,山清水秀的背后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空壳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产业薄弱……如今,经历了一场蜕变后的丰家源村,每一片高粱地里都蕴藏着活力和希望,酿酒厂房的淡淡清香成了小小山村升腾的幸福味道。

这个小山村的故事,如同酒厂酿造的“遂安烧”般绵长回甘。

循着酒香,我们走进千岛湖深山处,去品味丰家源村和酒的故事,探寻它探索共富的突围之路。

淳安县枫树岭镇高粱产业。拍友 王建才 摄(浙报集团资料照片)

酿出幸福美酒

丰家源村紧挨着开化县。车子沿着老淳杨线,朝深山处驶去,沿途树木葱郁,延绵不断的除了群山,还有溪水。

越往山的深处,风里的酒香愈加浓郁。当四个巨型酒罐映入眼帘,就到了丰家源村村口,依山而建的一幢崭新二层楼房便是丰家源村的“共享酒厂”——遂安烧(杭州)酒业有限公司。酒香正是从这里飘出来的。

跟随着丰家源村村书记丰龙华,我们走进3000平方米的酒厂,发酵车间里,高粱经蒸煮、拌曲后,入酒缸密封,等待时间的发酵。推开酒窖大门,清冽的酒香扑鼻而来,这里储存了近百吨由当地自产红高粱酿造的“遂安烧”。

偏远的小山村,为何办起了酒厂?丰龙华笑了笑,没有着急回答,说先带我去村里转转。

被青山环绕的丰家源村,宛若世外桃源般清净,时光也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悠缓而古朴。

丰家源溪穿村而过,房屋沿溪而立。斑驳安静的村子,伴随着流水潺潺,偶尔遇到几位在家门口闲坐的老人,微笑着与我们打招呼,淳朴而真挚。

安静的村子却不失生机。村里的每一片田地都蕴藏着活力和希望,春天的油菜花田到了秋天就是红彤彤的高粱地。

丰龙华说,良好的气候环境和甘甜清冽的千岛湖水,赋予了丰家源村酿酒的传统,这一传统可追溯到南宋年间。

据丰家源村宗谱记载,公元1150年,宋高宗赵构赐封丰道回公为都督大将军,丰家源大摆酒宴三天,因道路不畅,外界美酒无法运达,便自酿白酒,远近乡里品此酒后均称赞“玉液琼浆、美酒佳肴”,这便是遂安烧酒的起源。

淳安县枫树岭镇高粱产业。拍友 毛勇锋 摄(浙报集团资料照片)

开辟高粱酒带富高地

酒香浓浓。在丰龙华的儿时记忆中,先辈们留下的酿酒手艺,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父辈们从田地忙碌完回到家中,倒一碗自家酿制的烧酒,醉香扑鼻、绵长回甘,一天的劳累都随着酒香飘散在静谧的山村夜空。

只是,随着年轻人纷纷离开贫穷的山村,只剩下老人留守在此后,村里的酒香便越来越淡。

丰龙华也不例外,20岁时离开村子外出闯荡。2017年,43岁的他再次回到丰家源村,村子是变美了,环境变好了,但依然是个集体经济薄弱的“空壳村”。很长一段时间,他天天山上跑田里转,寻找希望,想带着村民一起撕掉贫穷的标签。

然而,谈何容易。丰龙华太清楚这个村子的“硬伤”所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产业薄弱,“村里只剩下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老人,自我发展能力弱,除了劳务输出,几乎没有其他收入。”要想寻找发展的门路,难。

想着靠山吃山,村里曾尝试过种高山蔬菜,但因土地原因,收成很不理想,村民们便再没了积极性。

缺少劳动力,土地贫瘠,让想致富的丰家源村陷入了“两难”。

丰龙华常常一个人坐在田埂,叹着长气。听着耳边的溪水潺潺声,苦思良久的他,脑海里萌生了一个想法——村里家家户户会酿高粱酒,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办一个酒厂呢?让“荒野中求生”能力强、耐瘠薄、耐干旱的红高粱延展出新产业?

淳安县枫树岭镇高粱产业。拍友 王建才 摄(浙报集团资料照片)

“遂安烧”串起共享链

转机出现在2019年。杭州市“联乡结村”第一帮扶集团和枫树岭镇共同出资,打算在丰家源村建一个“共享酒厂”酿造“遂安烧”,由包括丰家源村在内的夏峰片7个村的农户们一起种植高粱,并承诺酒厂将以高于市场价15%至20%的价格兜底收购红高粱,不仅如此,镇里还以每亩高粱地500元的价格补贴农户。

当丰龙华兴致勃勃在村里奔走相告时,却碰了一鼻子灰,有了高山蔬菜的失败经历后,村民们都直摇头。全村大会上,面对一片寂静,丰龙华拍着胸脯保证:“如果你们拿不到500元补贴,这钱我出!”

2019年3月,夏峰片1600亩地里种下了红高粱,同年4月,丰家源村的“共享酒厂”开始建造。

转眼,秋风起,高粱红。丰家源村300亩高粱地里,沉甸甸的高粱穗随风摇曳,村民们欢快地采收着火红饱满的高粱穗。那个秋天,丰龙华几乎天天扎在高粱地里,脸庞也和高粱一样被染得赤红。

第一年,“共享酒厂”以每斤1.75元的价格收购农户们种植的高粱,按照一亩地约800斤高粱的产量来算,这对村民而言是一笔“巨款”。而且,收购价格逐年提高,最高时收购价达到了3.5元一斤。

丰龙华说,“共享酒厂”有3种共享方式,除了高价收购高粱外,还会以较低价帮村民代加工高粱酒,助力村集体消薄增收。酒厂酿造的“遂安烧”卖出去之后,销售收入的3%还会分给低收入农户,实现“先富帮后富”的目标。

酒酿好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销路难题。丰龙华告诉我,丰家源村与企业签订了销售合作协议,还专门定制了一款名叫“千岛小曲”的白酒产品,并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打开产品销路。

淳安县枫树岭镇高粱产业。拍友 毛勇锋 摄(浙报集团资料照片)

日子就像高粱红了

春去秋来,丰家源村的日子,像红高粱一样一点点火红起来。

种植高粱的农户们不仅有了一笔相对可观的收入,每年还能拿到“分红”——“共享酒厂”成立后,一年一度给村民发酒的日子便成了村里最热闹喜庆的时候,从开始的每户可以分到3斤“遂安烧”,到后来每人至少分到1斤,直至2022年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高粱,农民的获得感越来越强烈。

抱着“遂安烧”的村民难掩内心的喜悦,这是自己种的高粱酿的酒,对他们来说犹如十月怀胎的“宝贝”。

丰收的高粱,醇醇的酒香,给村民带来了火红的日子。有一回,村里80岁的老丰兴奋地把丰龙华拉到家里,说有“好东西”要给他看。一进屋,就看到一台崭新的冰箱和一台电视机,老丰笑着告诉他:“这是用卖高粱赚的钱买的。”

老丰说这话时,脸上的自信,挺直的腰板,丰龙华至今记忆深刻。

过去,老丰除了每月的农村养老金,平时家里需要添置的物品都是儿子购买。“20多年没赚过钱了,没想到老了还能靠自己给家里添置大件。”

其实,一开始老丰还比较谨慎,只拿出家中一亩地种植高粱,看到希望后,他把家里的2.5亩地全都种上了高粱。

酒香不怕巷子深。2020年,遂安烧酿制技艺被列为第七批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丰龙华告诉我,接下来千岛湖镇将会开一家“遂安烧”专卖店,让酒香飘得更远。

待秋日到来,丰家源村的高粱地又将是一片丰收景象,“遂安烧”不仅延续着村民的记忆,更承载着无限的期望。

【启示】

一乡一品打品牌,一地一特争做优。大下姜联合体成立后,按照做好“块状经济”的思路,着力做优“土”文章、叫响“特”品牌、延长“产”链条,努力让红高粱的“粗味道”“土味道”变成产业升级的“幸福味道”。红高粱串起红日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做好“土特产”有利于发挥本地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它不仅是一种自然产品,更是一种社会产品和文化符号,也象征着一种乡愁。未来,在新的赛道上,关键要让“土特产”从“单一种植”向产品深加工、旅游观光等方面“接二连三”延伸,这样才能让“土特产”变成“金链条”,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1)
22楼彦祖 · 2025-06-18 03:21 · 浙江杭州回复
感觉日子真的像酒一样甜!
鼠小宝Mousey · 2025-06-18 02:53 · 浙江杭州回复
山水环绕间,高粱红了,村民笑了~
潮客_3nfyh6 · 2025-06-18 02:41 · 浙江杭州回复
千岛湖水加传统手艺,这样的美酒不火都难
寒江雪 · 2025-06-18 02:38 · 浙江宁波回复
淳安县丰家源村发展高粱酒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曾经的“空壳村”凭借“土特产”实现华丽转身,红高粱串起村集体与农户的好日子,这一产业升级不仅增加了收入,还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彰显了立足本土资源效应。
潮客_24qwzg · 2025-06-18 02:33 · 浙江杭州回复
高粱地里种希望,酒窖中酿出好日子
潮客_qacjh7 · 2025-06-18 02:20 · 浙江杭州回复
遂安烧听着就醉人,谁能拒绝一杯绵长回甘的生活呢?
潮客_ergba · 2025-06-18 02:20 · 浙江嘉兴回复
从空壳村到红日子,高粱地里种出了希望呀
那年杏花微雨 · 2025-06-18 02:20 · 浙江杭州回复
山村也能酿出幸福的味道,这酒我必须尝一口
潮客_ax3fhg · 2025-06-18 02:08 · 浙江杭州回复
我以为千岛湖只有啤酒呢  没想到还有高粱酒啊
潮客_dgbbha · 2025-06-18 01:58 · 浙江杭州回复
红高粱映红山乡,酒香飘进幸福里
陌上轻尘 · 2025-06-18 01:53 · 浙江杭州回复
千岛湖边的高粱酒,越品越有味!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专题
一滴水的力量——淳安县乡村振兴共富故事选萃
相关新闻
一滴水的力量⑧|白马地瓜干成为农品“黑马”
一滴水的力量⑦|新业态带旺烟火升腾诗意
一滴水的力量⑥|“共富指导员”成了香饽饽
一滴水的力量⑤|一条断头路的“命运”
一滴水的力量④|一根面“卷”出幸福味
一滴水的力量③|共赢民宿火出圈
一滴水的力量②|书记进城卖山货
一滴水的力量①|大下姜诞生记
一滴水的力量|开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