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早安金华丨四朵“梅花”回母校;记者对话浙产剧《长安的荔枝》导演及编剧……

    潮新闻 编辑 傅颖杰2025-06-17 22:31全网传播量190
    00:00
    00:00
    016月16日,武义县职校开设“梅花奖得主工作室”,鲍陈热等四位梅花奖得主回校,担任戏曲专业导师,言传身教。
    02浙产剧《长安的荔枝》热播,讲述唐代小官运荔枝故事,关注普通人生活,体现“不认命”精神,切中观众情绪价值。
    03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平均完成超80%,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武义县职校开设“梅花奖得主工作室”——四朵“梅花”回母校,言传身教满园春

    6月16日早上,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格外热闹,上个月刚摘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员鲍陈热和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演员陈丽俐,以及梅花伉俪——浙婺演员楼胜、杨霞云一同回到母校,“梅花奖得主工作室”在此开张。受聘为武义县职校戏曲专业导师的四朵“梅花”,为戏曲专业的学弟学妹手把手指导唱腔、逐帧纠正动作。

    “在学校练功学戏的小女孩,到如今站到了更大的舞台上,我感恩众多恩师的辛勤教导。”在座谈会上,鲍陈热的声音里带着哽咽;因声带做修复手术而不能说话的陈丽俐,通过手机打字和同学们交流:“我们的老师如今还在教你们演戏、做人,他们也为我们将来当老师,打了板、做了样。”


    浙产剧《长安的荔枝》热播,对话导演及编剧——拍出历史夹缝里的普通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次马伯庸教儿子背这句唐诗时,被问到“这些荔枝是怎么运过来的?”他回答“从岭南跨越千里运来的。”但孩子再次发问“那是靠车、靠马还是靠人?”这个问题问住了马伯庸,也引发了他的思考。

    于是,他写下《长安的荔枝》,一个关于唐代职场基层公务员的故事——上林署当九品小官李善德,接到要将岭南的新鲜荔枝送往长安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差事,最终千辛万苦完成任务,却在封功论赏之际遭到流放。

    如今,这本热门小说被搬上荧屏。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腾讯视频、东阳留白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浙产同名电视剧甫一开播,李善德就喜提“史上最惨社畜”称号。

    这是《长安的荔枝》吸引人所在。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创作核心始终关注普通人的故事。

    虽然背景距今千年之久,它的内核却有当下性——身不由己的李善德,就像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在心酸与苦难中始终不认命,即使失败,也要知道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李善德的这份执着,在创作该剧时得到体现。在与导演曹盾和编剧马伯庸的对话中,我们一步步还原出《长安的荔枝》如何拍出历史夹缝里鲜活的普通人,来切中当下观众的情绪价值。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超80%

    记者从6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的专题推进会上获悉,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各中央企业、各地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80%。

    据国务院国资委介绍,总体上看,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广大国有企业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主动作为,科技创新成果亮点纷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兴未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同时,改革也积蓄了创新的势能和潜能,增强了未来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国务院国资委强调,下一步,要把高质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动作为今年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务求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