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梅雨天,女性如何防“霉”?

    潮新闻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金梅君2025-06-14 02:27全网传播量687
    00:00
    00:00
    01梅雨季成为霉菌性阴道炎高发期,因湿热交蒸环境利于霉菌生长。
    02预防需每日换洗纯棉内裤,阴雨天吹干再穿,避免紧身裤,少吃湿热水果。
    03生活细节把控如卧室除湿、久坐用透气坐垫、定期活动,可助预防。
    04中医建议喝赤小豆茯苓茶,练八段锦调理脾胃,促进湿浊排出。
    05通过中医外治法与生活调整,可打破霉菌性阴道炎“湿痒反复”魔咒。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医生,最近黄梅天一到,我下面又痒又难受,白带像豆腐渣一样,还反反复复……这天气真是愁人!”梅雨季,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西湖国医馆中医门诊总能听到这样的困扰。

    IC photo 供图

    潮湿闷热的天气不仅让衣物晾不干,更让许多女性饱受霉菌性阴道炎的折磨。西湖国医馆的中医金梅君从生活实际出发,聊聊如何破解。

    梅雨季容易成为“霉菌温床”!一方面外邪入侵:中医认为梅雨季“湿热交蒸”,湿毒易侵袭下焦,导致阴部气血壅滞。其次内湿作祟:熬夜、嗜甜食、久坐等习惯损伤脾胃,内生湿热,与外界湿邪“里应外合”。另外内裤晾不干、护垫久用、紧身裤闷热,为霉菌滋生提供“培养皿”。  

    那怎样预防霉菌性阴道炎呢?金梅君说,纯棉内裤每日换洗,阴雨天用吹风机吹干后再穿,避免紧身牛仔裤;少吃芒果、榴莲等湿热水果,推荐赤小豆茯苓茶(赤小豆30g+茯苓15g煮水);卧室放竹炭包除湿,久坐族备透气坐垫,每1小时起身活动;梅雨季可练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促进气机升降,排出湿浊。  

    霉菌性阴道炎虽烦人,却非“不治之症”。通过中医外治法的精准干预与生活细节的把控,完全可以打破“湿痒反复”的魔咒。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