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常跟我打趣:“要是小时候你家里没那么忙,凭你的悟性,学习成绩没准能更上一层楼。”他虽未参与我的童年,却清楚知道自打我们交往起,我的父母就基本没闲着的时候,晴天有田里的活,雨天有家里的活。看我平时回娘家时在厨房间里娴熟掌勺,在田地间熟练干活,就知道我从小就是在忙碌中长大的。他还幻想:“要是那时我是你的语文老师就好了,没准能把你的写作潜能挖掘出来,说不定你能成为一名大记者。”很遗憾,他来我曾就读的初中学校工作的时侯,我已初中毕业半年了。
虽说就算小时候家里不忙,学习也未必能有多好,但听他这么一说,偶尔也会想,会不会真的有这种可能?可生活没有“如果”,有的是那些不由自主地浮现的过往片段。
七岁那年,我们举家搬迁至萧山的“三围垦”,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刚搬过去那会儿,一切都是新鲜的,我们三五个小屁孩最喜欢玩的就是在干涸的泥水渠里学骑自行车,尽管自行车比我们的个儿还高,可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兴致。不管是大太阳底下,还是晚饭后朦胧的月光下,我们骑着自行车大声欢笑,水渠就是我们的“游乐场”。
但是这种日子持续的时间不长,因为“围垦”得有人去开垦,这是搬迁至“围垦”的人们肩负的使命!我家不仅在我们所生活的“三围垦”有大片田地,离我家较远的“四围垦”“五围垦”还有很多田地,最多的时候加起来有三四十亩。四口之家的我们,只有爸妈两个强壮劳动力,农忙的时候爸妈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田地里劳作。
作为家里的长女,想着总得为爸妈分担一些家务。于是,七八岁的我,不会做饭,就学着煮粥;不敢用火柴点火,就叫来邻家大哥帮忙。就这样,我慢慢学会了做饭烧菜。至于饭菜的质量,对于忙得昏天暗地的爸妈来说,根本就不会讲究,能吃上一口热乎的,便已满足。
上学日,我出门时,爸妈都已经干了半天的活,根本就不敢想爸妈能给我们准备好香喷喷的早餐。放学后,最基本的活,就是把“道地”打扫干净,把晚饭烧好。周末、寒暑假,跟着爸妈去下地干活。十三四岁的暑假,我常跟着爸妈,吭哧吭哧骑车一个多小时,到“五围垦”摘花生、插秧,一干就是一整天,热了树荫下歇一会儿,渴了喝一点自带的茶水,午餐吃早上带去的米饭,有时就着一个榨菜就把中餐解决了。
生活重担压在爸妈肩上。光靠种粮显然不够。为了增加收益,爸妈在田里种了很多经济作物,像辣椒、花生、毛豆等。农作物收获后,得自己运到农贸市场去卖。十四五岁时,每逢寒暑假,常常骑着自行车,带着农产品,跟着爸爸半夜出发,去邻县的批发市场把农产品卖掉。大冬天赶路的时候,骑车时骑得冒汗,可一停下来,就被寒意包裹全身。若卖得顺利,回到家一般还不到六点。这时,妈妈赶紧让我钻到她的被窝取暖补睡,我冰凉的手脚总是要很长时间才能暖和。
当然,苦中也有甜,偶尔我爸会买一些葡萄带回家,说是买,其实是半买半送,因为这些葡萄都不是成串的。在批发市场,像我们这样带东西出来卖的人很多,品种也各异。有时,卖主之间会各取所需,买一些自己没有的生鲜水果蔬菜。当然,这些水果蔬菜一般都不会太好,都是批发商或者买主挑剩下的,但对我和弟弟来说,能开心一整天。
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日子,早已刻进我骨子里。如今,亲朋好友好奇,我家巴掌大的阳台,就那么一点点泥土,却可以种出西瓜、番茄、葡萄、草莓、四季豆、青菜等瓜果蔬菜,这是怎么做到的?我会笑着说:“那是,也不看看是谁教的。”爸妈在他们的同龄人中,也算是种田能手。我能有这本事,都是小时候跟着他们在地里学到的。
去年寒假,女儿天天在家,晚饭后散步成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固定节目。走在田间小路上,我指着刚冒头的土豆苗问她:“这是什么?”她挠挠头傻笑着答不上来。接着我又指向旁边的豌豆苗、蚕豆、大蒜、芥菜,还有胡萝卜,她要么瞎猜,要么摇头。现在的孩子聊起明星头头是道,却连小麦和韭菜、秧苗和青草都分不清。灯光下,我和老公便你一言我一语仔细讲给她听。谁知第二天走到老地方再问,她还是记不住,急得我们直叹气。
也不怪女儿,她的手已习惯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在键盘键上敲击,却很少触摸到泥土,她体会不到土地孕育生命的厚重,更感受不到土地带来的快乐。
前阵子闲聊时,父亲突然感慨:“要是当年你能转正就好了,工资能多不少。”母亲赶忙接话,语气里有自责:“都怪我们那时候太忙,不然你肯定比现在好。”我笑着摇头。正是这些遗憾,反而让我明白,生活的酸甜苦辣都要经历过,才能更珍惜眼前安稳的日子。
如今看到阳台上种的黄瓜顶着小黄花摇晃,番茄挂满枝条,西瓜藤上开出第一朵花……心里就特别踏实。老公玩笑里的人生或许美好,但比起那些虚幻的假设,我更珍惜在围垦时留下的汗水,半夜跟老爸骑车去卖菜的经历。这些经历教会我吃苦,教会我担当,让我明白“生活要靠自己”。
“五一”假期,女儿弯着腰在阳台上采摘熟透的草莓,还会驻足观赏这些我们亲手栽种的花草蔬果,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能准确说出几样植物的名字,这份缓慢的成长,正以阳台为媒介,慢慢走进她的世界。
阳台不过方寸之地,我却像当年父母开垦围垦荒地一般,将每一寸泥土都当作宝藏。这块用淘米水浇灌的微型“围垦区”,让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充实有趣。早上出门前,看一看阳台的风景,摘几个草莓带去单位。傍晚回家,随手摘上几个辣椒,收个南瓜,简单一炒,吃得新鲜又安心。
我盼望着,有一天,这份与土地相连的乐趣能在女儿心中扎根。让她明白:土地不仅滋养万物,更孕育着希望和力量。愿这份从泥土里生长出的韧劲与欢喜,也能在她心里扎下根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出日落
潮新闻潮客,即拍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