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六月顶流来袭!有人吃两颗就肿成“悲伤蛙”!医生提醒:过敏会有“蔓延性”

    潮新闻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来鑫萍2025-06-12 03:00全网传播量149.5万
    00:00
    00:00
    01六月杨梅热销,但过敏案例引关注。湖北女子吃两颗杨梅后双眼肿胀成热搜话题。
    0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过敏科主任汪慧英指出,杨梅过敏虽罕见但凶险,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她分享了一个余姚女子因吃杨梅引发休克被紧急送医的案例。
    03近年来,过敏体质人群明显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汪慧英认为,这与遗传因素、环境、饮食结构变化有关,并特别提醒花粉过敏人群注意水果交叉反应。
    04民间流传的用盐水浸泡杨梅预防过敏方法无效,汪慧英建议过敏体质者吃杨梅要当心,但无过敏史人群可正常享用。
    05杨梅甜度高,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汪慧英个人心得:淡盐水泡杨梅可辅助清洁,平衡甜味,口感更清爽。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六月的水果“顶流”,非杨梅莫属。伴随难熬的梅雨季,这抹绛红也唤醒了人们的味蕾,各大电商平台、水果店的杨梅销量猛增,爱吃的人常常大快朵颐,停不住嘴。

    然而,吃杨梅的快乐并不相通。近日,湖北一名女子仅仅吃了两颗杨梅,双眼便肿成了“悲伤蛙”,这一戏剧性画面引爆热搜,引发公众对水果过敏的惊诧与好奇:听过吃桃子过敏、芒果过敏,怎么杨梅也会过敏?危险程度如何?要怎么应对?潮新闻记者就此专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任汪慧英主任医师。

    杨梅过敏罕见却凶险

    要警惕喉头水肿和休克

    汪慧英表示,杨梅过敏的病例在临床上仍属罕见,但罕见过敏可能更需警惕其突发性,尽早识别过敏信号,及时就医。她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位来自余姚的中年女患者,堪称“极端过敏体质”。

    “这位患者自幼便对各种蔬菜、米饭甚至淘米水都过敏,长期只能以豆类为主食,长大后才逐渐对米饭耐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其病情相对稳定后,她仅仅尝试了两颗杨梅,竟瞬间引发过敏性休克,被紧急送医抢救。

    汪慧英特别强调,杨梅过敏(属于I型超敏反应)与常见的芒果过敏有本质区别。“很多人吃芒果后嘴唇、口周皮肤发红发痒,那多是果皮漆酚刺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削皮、切块后不接触皮肤食用,往往能避开反应。而杨梅过敏是免疫系统的‘真刀真枪’,抗体介导的攻击防不胜防。”她补充道,桃子过敏的机理也类似,但发病率明显高多了。

    据湖北当事人张女士自述,自己吃了两颗杨梅后,先是手心痒,再是耳朵嗓子痒,10分钟之后,眼睛就开始发痒变肿,半小时后上眼皮就肿得凸起了,都有点影响视力,她这才赶紧去了医院。

    汪慧英解释,这种免疫反应迅猛而凶险:初期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颜面肿胀、流鼻涕打喷嚏、嘴麻、灼烧感等“口腔过敏综合征”。“这些相对轻微的症状,用点抗过敏药通常就能缓解,一般不会威胁生命。但一旦出现咳嗽、胸闷、喘不上气,就要高度警惕可能发展成哮喘、喉头水肿或全身反应的过敏性休克!”

    她语气严肃地强调:“这是夺命杀手,只有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才能救命,耽误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过敏后即使症状看似不严重,也建议就医观察,以防病情恶化并得到及时救治。

    为什么过敏体质越来越多?

    杨梅泡盐水能防过敏? 

    尽管像杨梅过敏病例屈指可数,在近年门诊中,汪慧英也发现,临床上,过敏体质人群明显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连杨梅这样的食物过敏病例也开始冒头。

    她分析,这与遗传因素、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都有关系。“父母有过敏史,会增加子女过敏风险,高蛋白饮食、压力、熬夜都会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平衡更易被打破。”

    更令人警惕的是过敏的“蔓延性”。汪慧英以湖北患者为例:“她四年前是对龙眼过敏,而今却发展至对杨梅过敏。”她特别提醒花粉过敏人群:“某些植物花粉(如蒿草花粉)与桃子、苹果等水果蛋白存在交叉反应,这类人群吃水果时也要多留个心眼。”

    图片由创作大脑AI生成

    那么,民间流传的用盐水浸泡杨梅,能降低过敏风险吗?

    汪慧英明确表示:“盐水浸泡仅能帮助去除虫卵和部分污染物,对预防过敏无效。”她澄清道:“过敏体质者吃杨梅固然要当心,但并非完全不能吃。其实没有杨梅过敏史的人群可以正常享用,也无需过度紧张。此外,杨梅甜度很高,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控制摄入量。”

    作为资深“吃货”,汪慧英笑着分享个人心得:“我喜欢用淡盐水稍微泡泡杨梅,既能辅助清洁,又能平衡甜味,口感会更清爽。”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又到了吃藕的好季节,是选嫩藕还是粉藕?中医这样说
    知名女星自曝曾患胃癌,这些伤胃的坏习惯,很多人都忽视了……
    渐冻症新药托夫生浙江首针注射在杭完成 首次实现“对因治疗”
    一盘隔夜菜,让她住进ICU!一个小伤口,让他多脏器衰竭!
    30岁小伙一吃海鲜就便血,查出“绿色癌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