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云上天池:山水织就的诗与梦

    潮新闻 严慧荣2025-06-11 06:59全网传播量3404
    00:00
    00:00
    01景宁云上天池自然风光壮丽,是避暑胜地。其前身是上标电站蓄水库,建成于1990年,现成为热门旅游景点。
    02云上天池周边自然资源丰富,包括高山湿地、飞云江源头等自然保护区。飞云江源头立有两块石碑,分别立于1992年和2006年,记录着历史与保护决心。
    03云上天池湖面广阔,碧绿如翡翠,四周山峦倒映其中,美景令人震撼。与天山天池、天目山天池相比,云上天池独具魅力。
    04渔际坑拥有5000余亩原始次生林和20000余亩连片阔叶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珍稀动植物在此栖息。
    05东垟村是国家传统古村落,汇聚自然与人文景观。古村落依山而建,老屋与绿树碧水相映成趣,古韵悠悠,让人仿佛穿越回旧时光。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森林中久居,内心总会涌起对自然的深切渴望,期盼着能与它深情相拥。仲夏时节的双休日,我踏上归乡景宁的旅程,只为赴一场与云上天池的浪漫之约。这方隐匿于群山之间的秘境,承载着三十多年前的记忆,更藏着无数令人心醉的惊喜。

    景南乡,恰似一颗镶嵌在浙闽交界景宁南部的璀璨明珠。虽与县城距离不远,却仿若世外桃源,隔绝了尘世的喧嚣。这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高山湿地、飞云江源头、白云尖、鱼际坑等自然保护区如繁星般散落。悠远的青峰连绵起伏,宛如大地挥毫写下的诗意篇章;恬静的山涧潺潺流淌,奏响一曲曲空灵的乐章,共同勾勒出一幅绝美而灵动的山水画卷。

    驱车前往云上天池途中,同行友人的介绍,让我对这片神秘之地有了更深的认知。原来,云上天池的前身是上标电站的蓄水库——上标湖,建成于1990年。这座三面环山的人工湖,宛如一把撑开的伞,静谧地安卧在深山之中。往昔,它“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云上天池”这个充满诗意的新名字,正让它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当车驶入景南乡东塘村,很快便抵达飞云江源头。下车走进白云尖下的坳口,两块石碑静静伫立,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1992年由《飞云江志》编纂委员会所立的石碑,正面“飞云江源头”五个大字苍劲有力,背面的“碑记”镌刻着历史的印记;2006年浙江省水利厅所立的石碑,则明确划定了飞云江源头水保护区的范围,既彰显着守护这片净土的坚定决心,也昭示着这里一类水质的珍贵与独特。

    从飞云江源头立碑处出来,顺着公路转入盘旋的绿道,仿佛踏入了一幅徐徐展开的绿色画卷。道路两旁松木成林,“夏木含雨,风景绿得饱满而滋润”,置身其中,真有“人在画图中”之感。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山上林木层次分明,宛如大自然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山下,阔叶林带郁郁葱葱,林下灌木丛生,道路旁“进入林区严禁用火”和“注意猴子出没”的提示牌,为旅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期待。虽未与猴子邂逅,但各种飞鸟不时从道路两边惊起,扑棱棱的翅膀声,似是大自然奏响的迎宾曲。山腰处,针叶林密密层层,青冈、杞木等阔叶树相伴而生,高大整齐,宛如列队的士兵。到了海拔1300米左右,马尾松遍布,姿态各异。而云上天池入口处,矮小匍匐、色彩鲜艳的苔原植被,又展现出别样的风情,仿佛是大自然用颜料精心绘制的地毯,充满生机与奇妙。

    终于抵达云上天池附近的停车场,在刺眼的阳光下,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火爆的旅游景象,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怀揣着对天池的向往,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其芳容。随着人流缓缓前行,当云上天池真正展现在眼前时,我瞬间被它的美震撼。广阔的湖面,碧绿如翡翠,蓝天白云、四面山峦倒映其中,如梦如幻。这座由山上植被蓄集而成的湖水,即便山顶大风呼啸,水面却始终平静如镜,深沉不见涟漪,唯有山光湖色随着白云倒影的移动而变幻万千。与天山天池、天目山天池相比,云上天池有着独特的魅力,浅绿的湖水、湖边黄色的泥石,无不彰显着深沉、高雅、端庄与幽静。

    只见湖上浅道蜿蜒,似一条丝带系在天池腰间。踏上这方水上小径,脚下湖水静如琉璃,将蓝天的澄澈、翠竹的秀逸、小岛的倩影,都原原本本地收进镜面。一叶小舟从远处飘来,船桨轻旋,搅碎满湖静谧,涟漪便如淡墨在宣纸上晕染,慢悠悠漾开温柔的褶皱。我缓缓挪步,任微风牵起衣角,听竹叶与风声缠绵,和着湖水轻拍浅道的细响,织成一曲天然乐章。每一步落下,都像是踩在画的留白处,把身心浸在这湖光山色的幻梦里,甘愿被它的美牢牢攥住,沉醉到忘记归期。

    站在天池大坝眺望,四周白云如波涛般起伏,瞬息万变。远方的峰顶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恰似百千黛石在洪涛中荡漾,这般奇景,令人心潮澎湃,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云上天池不仅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许多神秘的神话故事,有望东垟起源的传说,也有与鱼际坑的奇妙渊源。不过,此刻我更沉醉于眼前的湖光山色,将自己融入这方宁静的天地之中。

    离开天池,踏入山林,我邂逅了夏日里的渔际坑。泉水叮咚,宛如一首亘古不变的歌谣,在青山绿树间蜿蜒流淌,似一条银白丝带,缠绕着这片山林。这里拥有5000余亩原始次生林和20000余亩连片阔叶林,沟壑纵横,山峦连绵,生态原始而自然,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在这里茁壮成长,黑麂、白颈长尾雉等众多珍稀保护动物在此栖息,这里是动植物的乐园,也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

    沿着山坑徒步,大小瀑布蔚为壮观。“喷壁洒素雪,空蒙生昼寒”,来自原始森林的泉水倾泻而下,轰鸣声响彻山谷。山坑另一边,冒着气泡的温泉水散发着热乎乎的气,与清凉的山坑形成鲜明对比。绿渊潭如翡翠般碧绿,似琼浆般浓郁,尽显江南秀山丽水的婉约风情。我们一路漫步,用手机记录下这沿途的美景,每一张照片,都是对这片山水的深情告白。

    山路崎岖蜿蜒,归程的车疾驰而下。听着飒飒天风,看着层层树林,我的思绪仍沉浸在云上天池的美景之中。那宁静又变幻多姿、明朗又飞扬缥缈的风景,仿若一场奇幻梦境,让人沉醉其中,不愿醒来。当车行驶到天池源头公路,回头望去,海拔1601米的白云尖山峰隐没在森林叠嶂、暮霭迷茫之中,云上天池也在“夕阳明灭乱山中”,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间。

    告别云上天池,我来到国家传统古村落东垟村。这里汇聚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馈赠,古韵悠悠。古村落依山而建,老屋与绿树碧水相互映衬,宛如一幅水墨画。老屋外的盘根老树葱茏劲秀,仿佛是古村落的“守护神”,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走进一幢古老三合院式的建筑,虽历经时光洗礼,褪去了艳丽色彩,但其精美的工艺、宏伟的造型和精巧的布局,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韵味。百年戏台前,仿佛能看到台上女子罗裙轻摆,吟唱着悠悠曲调;抚摸民国石碑,繁华与没落皆成过眼云烟。青石板路蜿蜒,镌刻着百年故事;木屋窗棂爬满岁月藤蔓,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茶香与烟火气扑面而来,让人仿若穿越回旧时光,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这一趟云上天池之旅,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山水的灵秀、人文的厚重,交织成一首动人的诗篇,让我对故乡的热爱愈发深沉,也让我在尘世的喧嚣中,寻得了一方宁静的心灵港湾,在往后的岁月里,时时忆起,心中便满是温柔与眷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