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非遗+咖啡?濮院这场活动用针脚织出文化记忆

    潮新闻 共享联盟·嘉兴 叶银芬 通讯员 陈建钟2025-06-10 22:01全网传播量2141
    00:00
    00:00
    01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桐乡市濮院镇举办“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咖啡”对话活动,居民体验非遗手工包制作,享受解压疗愈过程。
    02桐乡市非遗传承人杨惠娟现场示范,居民在咖啡香中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亲手制作中国风手工包,体验岁月传承。
    03近年来,新消费品牌与非遗联名成趋势,此次非遗与咖啡结合是濮院探讨非遗传承的实践,强调非遗生命力在生活。
    04濮院镇通过常态化非遗季活动,集合多种形式让非遗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强调非遗是充满活力的有机体。
    05杨惠娟通过线上直播、招收学徒等方式传承拼布技艺,让更多人爱上非遗,助力非遗文化枝繁叶茂。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日,一场“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咖啡”非遗共生对话在桐乡市濮院镇双贤社区sage coffee举行,在咖啡与非遗的独特碰撞中,给居民朋友们带来一场解压的手作体验课。

    安扣、穿线、缝针……现场,来自桐乡“云上锦”工作坊的桐乡市非遗传承人杨惠娟老师示范非遗手工包的制作过程。学员们则挑选精美的花纹式样,细心求教,全身心投入其中,于针脚中沉浸式感受非遗的温度与力量。

    在氤氲的咖啡香里,指尖技艺点缀着色彩斑斓的非遗艺术。“用斜针的方式,将针线藏起来。”“用夹子固定布料,缝针的时候能整齐一些。”……杨惠娟轻声细语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在一口口咖啡,一次次起针中,中国风式样的手工包一一呈现,密密针脚里尽是岁月传承。

    “虽然过程比较久,但很享受,很疗愈。”现场,居民李女士说。大家一心一意地想要把手中的布料拼凑成想象中最美的样子,其他烦心事和压力都被暂时抛在脑后。手中的一针一线,仿佛在缝补属于自己的生命图景。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非遗文化如同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文化的价值。近年来,新消费品牌与非遗联名成风,书写了一个个共生的经典案例。此次非遗体验活动与咖啡结合,正是濮院探讨非遗传承课题的暖心实践。

    “非遗生命力在生活,新消费机会在做‘真东西’、打动‘真用户’、撑起‘真生活’,非遗与新消费合作是‘生活共建工程’。”濮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濮绸到抬阁、从“芙蓉蛋”到定胜糕、从锔瓷到灶头画,非遗有没有生命力,不在于它是不是在博物馆里,而在于在你我的生活里,还能不能用到它,感受到它,还能不能把它的气味、温度和质感传递出去。

    “非遗保护传承的接力棒,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要注重激发年轻人对非遗的热情,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遇上非遗、爱上非遗,培养更多传承人,让非遗文化枝繁叶茂。”作为拼布非遗传承人,杨惠娟感触很深。她认为,当非遗真正融入生活,才是最活态的传承。

    如今,她时常收到各类文化活动邀请,借助非遗体验平台传承拼布技艺。与此同时,她还通过线上直播、招收村里妇女学徒等方式,让更多人喜欢拼布、学习拼布。

    在咖啡香中织就非遗美学,让传统技艺焕发时尚生命力。近年来,濮院通过常态化开展非遗季活动,集合巡游、对话、展演、体验、展览等活动,让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文化并非静态符号,而是充满活力的有机体。”濮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创新为笔,助力古老技艺融入潮生活,奏响非遗传承发展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