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海岛县是我省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难点和主战场。2024年,浙江建立“山区海岛县”动态调整机制。最近,永嘉县、苍南县、江山市正式被调出,山区海岛县再次“减员”。
楠溪江灵运仙境美景 共享联盟·永嘉 张诚 摄
永嘉成功跳出“山区海岛县”序列,不仅是这座浙南小城发展能级跃升的里程碑,更是永嘉打破常规思维,将发展桎梏化作破局支点,以“矛盾转化”为利刃,直击发展困局的智慧实践,从而实现产业重构、交通变革、文旅升级三大战场的华丽转身。
从“产居互扰”到“功能共生”。永嘉是全国泵阀产业生产基地,但作为主产区的瓯北街道却长期是工业区和居住区犬牙交错,居住环境质量下降,产业升级空间受限。永嘉大胆突破传统工业用地限制,没有采取“大拆大建”粗放路径,而是创造性地实施“工业西迁,商住东移”的双向突围战略。从2021年开始,在瓯北东瓯工业区试点工业全域治理,探索“工业上楼”模式,允许老旧厂房进行容积率提升和功能转换。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改造方式,既盘活低效用地,又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打出一套“零地技改、矿地结合、老旧园区改造”组合拳,使老旧厂区变身智能制造基地,东部新城崛起品质生活圈,生产与生活空间从对立走向共生。这种产城融合的精准重塑,助推泵阀企业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实现智造转型,向千亿级目标冲刺,成为全省山区海岛县中单体制造业产值最高的产业集群。
从“末梢困境”到“枢纽新区”。作为曾经的山区交通末梢,长期的地理阻隔使得这座千年古邑难以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当杭温高铁设站的曙光出现时,永嘉紧抓时机,将交通枢纽建设上升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借助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高铁站周边规划建设智慧社区、商业综合体等,打造“站城一体”发展模式,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如今,永嘉已形成“内畅外快”大交通格局,成为温州对接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大开放体系的桥头堡。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永嘉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实现从内陆山区向开放前沿的转变。
从“资源散沙”到“IP聚合”。永嘉拥有国家4A级风景区,但三百里悠悠楠溪江分散孤立难以形成合力,一直陷在“有山水缺品牌”困境。近年来,永嘉整合山水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宋韵楠溪”特色IP。通过举办民俗节、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将文旅产业从单一观光经济升级为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引擎。一场场地域文化浓郁的节庆、一个个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八方来客,让游客从“路过山水”变为“沉浸文化”,使得永嘉连续6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永嘉的突围之路本质上是一场思维革命。将矛盾视为创新的起点,用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从空间重构到交通突围,从产业升级到文旅融合,每一次突破都是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将矛盾转化为机遇。如今,永嘉刚从“山区海岛县”序列走出,其“山水人居产景共融”发展轴又入选首批省级“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这一出一进之间,又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