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韦神”爆火背后的五个问号

    浙江宣传 之江轩2025-06-10 00:30全网传播量84.1万
    00:00
    00:00
    01韦东奕短视频平台爆火,数日内涨粉超2000万,其朴素形象与高智商形成反差,引发网友好奇与崇拜。
    02高考期间,韦东奕账号开通,考生家长留言许愿,评论区变高考许愿池,社交平台流量加持助其破圈。
    03韦东奕爆火引发思考,知识传播应打破大学围墙,通过通俗化表达与贴近群众内容,构建知识传播新范式。
    04韦东奕健康状况遭过度解读,网络谣言频发,警示公众勿纵容谣言,随手转发可能成为谣言帮凶。
    05韦东奕账号遭仿冒,商业侵权乱象频现,需从快从严打击违规营销,守护学者形象,维护健康舆论环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前几日,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韦东奕突然“空降”某短视频平台,短短几日便涨粉超2000万。这位被网友称为“韦神”的数学天才,掀起了一波现象级传播浪潮。在这场流量狂欢背后,有哪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网友浏览韦东奕的社交媒体账号 图源:视觉中国

    一问:“韦神”账号何以一夜爆红?

    在笔者看来,韦东奕的爆火看似偶然,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必然。

    比如,“扫地僧”形象勾起的好奇心。自从因为“矿泉水配馒头”的朴素形象而走红后,韦东奕就备受关注。其不修边幅的衣着以及略显腼腆甚至有点“憨”的语言表达,与国际奥数双冠王、破解世界级数学难题的高智商形成强烈反差,这种自带“世外高人”的神秘感让人对他的日常充满了好奇。

    比如,“纯粹体”特质带来的崇拜感。在这个喧嚣的年代,“韦神”本身就有一份“众人皆浊我独清”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在“读书无用论”时有耳闻的当下,韦东奕“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专注于专业领域的钻研与提升,不少粉丝正是出于对知识的崇拜和对这份纯粹的敬佩才果断关注。

    此外,“韦神”账号开通恰逢高考这个特殊节点。不少考生和家长纷纷留言“沾沾智慧”“考数学,求韦神附体”,使评论区迅速变成了高考“许愿池”。当然,这背后还离不开社交平台的流量加持。与追求精致人设的传统网红形成鲜明对比,韦东奕极致的反网红特质堪称“一股清流”,契合了社交平台的“破圈”话题特性。

    二问:知识传播新范式该如何构建?

    学术应不应该走向普罗大众?答案是肯定的。

    韦东奕的爆火令不少人感叹,知识传播应该打破大学的物理围墙,真正让名师、名家的课程“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实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84岁的“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等,为推动学术从殿堂走向市井、从象牙塔走向千家万户作出了探索。那么,该如何构建知识传播新范式呢?

    一方面,通俗化表达尤为重要‌,通过将学术语言转化为大众语言,使学术成果更加易于理解;另一方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内容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要想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科学理论,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真正激活大众的认知热情。

    当学术与互联网的奇妙组合不断催生新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学术破圈就有了新的传播语法。

    三问:网络谣言何时休?

    韦东奕的短视频还意外引发网友对其健康状况的过度解读。网友注意到,在视频画面中,韦东奕部分牙齿已脱落。于是,各种臆测甚嚣尘上,既有“学海无牙”的谐音梗调侃,也不乏温情式的关心担忧,更有甚者无端指责其亲属、学校“过分消费”他。

    面对舆论关切,韦东奕家属及时回应,解释其患有牙周炎,曾多次接受治疗。这一波“官方解释”不可谓不快,但仍有网友“不买账”,不少营销账号还是不放过这个蹭流量的“好机会”。

    漫画 图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

    之前,“韦东奕为洞庭湖水灾捐款1600万元”的虚假信息一度热传,尽管各方辟谣,但所谓“正能量谣言”仍不时沉渣泛起。网上关于“韦神择偶难题”的炒作,也时不时来上一波,这瞅准的便是普通人与天才共情“三十多岁没有对象的烦恼”。

    当猎奇心态裹挟着真实关怀,参与传播的“数字看客”有时就成了谣言产业链的“共谋者”。这也警示我们:每一次无心的围观,都可能是对谣言的纵容,切莫让随手转发成了谣言的帮凶。

    四问:“李鬼”账号该如何根治?

    韦东奕发布首条视频后,不少网友因为内容过于简单而质疑其可能由AI合成或是新的冒名账号,有人留言:“真的假的?是韦神本人吗?”“不是AI吧?”“这不会是营销号冒充的吧?”直到韦东奕亲属接受采访时表示,账号确实是韦东奕本人的,才让这一疑问有所打消。

    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韦神”“韦东奕严选”“韦神女友”等“李鬼”账号也趁热冒了出来。实际上,就在前几年韦东奕刚火时,不少仿冒账号和商业侵权乱象就频频发生,“韦神”“韦东奕”都曾被多方申请注册商标。

    如若放任此类“李鬼”账号消费学者形象,混淆视听,势必会扰乱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影响公众对学者的认知和态度。唯有从快从严打击违规营销,才能更好呵护“韦神”传播数学之美、激发学术热情的正面影响。

    图源:视觉中国

    五问:“学术净土”当如何守护?

    流量经济正在重塑学术生态的边界。韦东奕本人也多次表示不希望被关注。然而,他讲课的场景被上传到网络,生活被跟拍,私人事项被捏造。这些现象也令人反思:有些人究竟是在推崇知识,还是在消费知识偶像?

    许多人在把韦东奕当作“考试吉神”的同时,更要明白,像他这类学者的核心价值,恰恰在于专注学术世界的本真,在于他的“反流量”特质。当社会能尊重“韦东奕们”拒绝被围观的权利,才是对知识价值最好的礼敬。

    无独有偶,近年来,大学校园里潜心学术的宁静与流量世界里寻求狂欢的热闹不断冲突摩擦,大学校园被网红直播侵占的乱象时有发生,这一方清净安然的小天地正不断被流量狂潮挤占。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人们既渴望知识的清泉,又难以抗拒流量的狂欢。但我们要明白,喧嚣的潮水终会退去,唯有思想的礁石永存,那些最终定义时代的洞见,从不在热搜的榜单里浮沉,而是在数据与数据的碰撞间,在纸页与纸页的摩擦中。

    热门评论(1)
    汤隽洁 · 2023-08-16 10:22 · 浙江湖州回复1
    减肥是个长期的过程,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才行,单纯靠外物是没有用的!
    潮新闻小编 · 2023-08-16 10:26回复
    减肥还是需要迈开腿,管住嘴才行~
    最新评论(31)
    潮客_wz85wm · 2023-08-17 03:57 · 浙江嘉兴回复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减重万变不离其宗的永恒‘内因’”。
    潮客_wzgx7i · 2023-08-17 00:50 · 山东济宁回复
    依靠科学,相信科学
    123是木头人 · 2023-08-16 23:12 · 浙江杭州回复1
    好心动啊,但还是要迈开腿,管住嘴,健康生活方式才行
    秦子明 · 2023-08-16 13:11 · 江苏南京回复1
    药物救急吧
    潮客三一 · 2023-08-16 11:27 · 浙江杭州回复
    从黄牛那花了近千元买到,医院、药房300余元,不是贵了近70%,而是应该是贵了三倍。
    潮客_4eufch · 2023-08-16 11:27 · 浙江金华回复1
    我还是觉得躺着瘦没有这么好的事,副作用也许若干年后就出来了。
    潮客-2bqeto · 2023-08-16 11:23 · 浙江金华回复
    我也体重超标,特别是得了新冠以后,为了加强营养,拼命吃,退烧后又很难阴,关在小房间里不出去,又怕锻炼影响身体,结果几个月后重了五六斤。为了不再胖起来,我每天坚持走路,可是管不住嘴,看到喜欢吃的总要多吃一点,但所幸体重没有一直增加,略有下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用减肥药减肥针,我的观点是药物非必要不吃,这种减肥针的副作用也不会马上表现出来。还是科学减肥,管住嘴,迈开腿,用毅力让自己健康起来。躺着瘦,不靠谱。
    Yhome · 2023-08-16 11:14 · 广东肇庆回复
    减肥没有捷径,但获利有捷径,说白了,就是利用一些人懒的心理,想不劳而瘦。不止标价贵,还有副作用,何必呢!
    花生花 · 2023-08-16 11:08 · 浙江嘉兴回复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健康第一,千万不要为了外表好看,而伤害自己的身体哦。
    潮客_wrjfhf · 2023-08-16 10:23 · 浙江杭州回复
    怎么办,我有点蠢蠢欲动了,让我去挂个专家号,咨询下医生
    潮客_24qwcw · 2023-08-16 10:23 · 浙江杭州回复
    这个停下来还是要反弹的吧,到时候更胖就糟糕了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长三角的“下一步棋”
    LABUBU是谁
    从张桂梅15年送考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