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我来社区串个门⑬|体验送外卖2个月,送了330多单,因为他们,杭州这条街很懂小哥

    潮新闻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张昳2025-06-09 23:01全网传播量6.1万
    00:00
    00:00
    01潮新闻·钱江晚报开启“我来社区串个门”基层蹲点新闻行动,记者编辑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挖掘身边故事,践行开门办端开门办报理念,响应大兴调查研究与“短实新”文风活动。
    02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打造“小哥你好”友好服务街区,去年年底开街,20家沿街店铺大部分为“友好商家”,价格亲民,能提供骑手“衣食行”服务,小哥消费可享免费和特价福利,实现小哥与商家“共生”。
    03林老板手机店是最早加入“友好商家”的小店之一,提供免费清洗手机、特价数据线及蓝牙耳机等服务,推出骑士卡套餐,还称服务小哥有意义,能获生意红利,会一直做“友好商家”。
    04谭老板电动车专卖店成小哥据点,提供免费休息场所、充气、检车等服务,还有小哥特价刹车片。谭老板称与小哥都是新杭州人,打拼不易,要互帮互助,现已和小哥们打成一片。
    05长河街道创业人才服务中心郑文星去年9月15日到11月16日体验送外卖,收集“一手资料”后更懂小哥需求,建成13个小哥友好驿站和4条友好服务街区,后续还将提供心理咨询、未来规划等服务。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信息奔涌、媒体变革的当下,为秉承开门办端开门办报理念,响应大兴调查研究、提倡“短实新”文风活动,潮新闻·钱江晚报即日起开启“我来社区串个门”基层蹲点新闻行动。
    我们的记者编辑将带着真诚的心,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倾听百姓最真实的声音,感知群众最细腻的情感,触摸时代最鲜活的脉搏;在面对面的蹲点交流中,挖掘沾着泥土芬芳、冒着生活热气的身边故事。

    最近,我看到一条微信推文,说的是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干部郑文星亲身体验送外卖60天,调研骑手的切实需求,这件事还上了《人民日报》。

    当我联系上郑文星后,他有些羞涩。“不要只报道我,这是我们街道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团队一起在做的事,如果一定要报道,可以来我们街道的‘小哥你好’友好服务街区,这是一条很懂小哥的街区。”

    记者 杨云寒 摄

    于是,便有了这次社区串门。

    这条小街,藏着小哥们的“衣食行”

    上周五上午,我跟着郑文星来到了长江路。

    这是杭州市第一条“小哥你好”友好服务街区,去年年底才开街。距离郑文星上班的长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只有几十米路。

    跟我的预想不太一样,这就是一条不起眼的城市道路,两边有将近20家沿街店铺,有面馆、小吃店、服装店,也有药店、理发店、手机店,以及四家电动车专卖店,低调但不失烟火气。街上大部分小店门口贴着“友好商家”的标识。

    小店门口贴着“友好商家”标识 记者 杨云寒 摄

    为何选择这条街?

    郑文星说,因为这条街上大部分店铺,价格亲民,都是骑手们平时愿意光顾的,能够提供他们的“衣食行”,更重要的是,小哥在这里任何一家友好商家消费,还可以享受到各种免费和特价的福利。

    林老板的手机店,是最早加入“友好商家”的小店之一。初见时,他正在帮一位代驾小哥检查手机。

    店里给小哥的福利蛮多的,不仅可以免费清洗手机,还提供特价的数据线和蓝牙耳机,“我们还推出骑士卡,198元的套餐只要48元,包含2500分钟通话免费,20G全国流量……”林老板介绍。

    提起林老板,郑文星总说他是热心肠。

    林老板却说服务小哥有意义,“小哥们都很辛苦,帮助他们也是应该的,而且加入‘友好商家’之后,他们也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生意,甚至还有很多其他地方送单的小哥,也慕名来我们这里。”

    他还说,小哥和这条街上的商铺都是“共生”的关系,给小哥提供便利的同时,商家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友好商家,我们一直会做下去。”

    谭老板的电动车专卖店,成了小哥的据点,每天早上和下午,经常有小哥在店里歇脚。谭老板还搬来几箱矿泉水放在店里,免费给小哥们喝。

    谭老板放在店里的矿泉水 记者 杨云寒 摄

    除了免费提供休息场所,店里还给小哥免费提供充气、检车、调校、补胎等服务,还推出了小哥特价的刹车片:原价一副20-30元,小哥更换只要10元。

    “我和小哥们都是新杭州人,都在这座城市打拼,帮助他们也是帮我们自己。”最后,谭老板很自豪地和我说:“我和他们早就打成了一片。”

    小哥们要什么,街道比之前更懂了

    对于自己的事情,郑文星不愿多聊。

    不过,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聊到他体验送外卖的2个月——从去年9月15日到11月16日,用闲暇时间跑了2900多公里,在5个平台送了330多单外卖。

    “这次体验,改变了我原有的很多认知。”我们聊了很多事,有狼狈和崩溃的时刻:电动车半路没电却找不到换电的地方;送餐途中被人刁难;还有因路况不好导致蛋糕破损,被客户投诉……

    也有不少暖心的经历,比如其他骑手是如何帮助还在新手期的他,教会他各个平台的送餐规则以及抢各种单的窍门,“跑单中发现,他们都很热爱生活。”

    受访者供图

    为何要体验?

    郑文星说,长河街道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对小哥一直很关心,也为他们提供过很多服务,但大家也经常很困惑,因为推出的部分服务,距离预期的效果多少有距离。

    “比如我们前两年推出的小哥驿站,沙发、共享充电宝、微波炉、雨伞、热水壶、电动车充电桩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可人气不旺,小哥们不爱来。”为了这件事,去年8月份,街道组织过研讨会,大家一致觉得,还是需要搞清楚,小哥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在一次头脑风暴后,大伙进行分工,郑文星体验送外卖,别的小伙伴,有去商圈蹲点,随机采访遇到的小哥,也有去辖区外卖站点、物流企业走访的。“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到了很多‘一手资料’,现在的我们,要比之前更懂小哥了。”

    “懂”的体现,不仅在“小哥你好”友好服务街区,也在提升后的小哥友好驿站当中。

    串门当天,郑文星带我逛了两个半开放式的友好驿站。

    一个驿站在康康谷美食城两栋楼的电梯间和中间的一大片空地,这里是外卖小哥比较集中的地方,摆放着几张沙发和座椅。中午时分,不断有小哥进进出出,也要等着接单的小哥在电梯间的沙发上休息。旁边还有一排换电柜,方便小哥更换电动车电瓶。

    我随机询问了现场几位小哥。他们虽然很多不清楚友好驿站是什么,但也切实享受到了驿站带来的便利,“送完餐空下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真的很好。”27岁的陕西人小汪笑着说。

    另一个驿站在聚才社区一栋新建写字楼的楼道厅里,今年5月底才开始试运营。我看到,里面整齐摆放着座椅,配备了医药箱、血压仪、饮水机、空调、冰箱等设施,供免费使用。

    记者 杨云寒 摄

    聚才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赵林玲说,这个驿站投入不久,但很受小哥们欢迎,“已经有周边的外卖站点把这里作为团建和开早会的场所。”

    长河街道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吴燕丽也和我说,目前街道已建成13个小哥友好驿站和4条“小哥你好”友好服务街区,将服务由点及面,真正走进小哥们的心里。“下一步我们还要为小哥提供心理咨询、未来规划等服务。”

    记者手记

    走进他们,才能真正“懂”小哥

    这次串门中,郑文星提到了一个细节,让我印象蛮深的。

    他说,自己体验跑单的前两周,一直戴着口罩,生怕被熟人认出来。渐渐地,他才决定摘掉口罩送餐。他说,摘掉口罩的那一刻,才真正感觉到自己走进了他们的心里,也实现了体验的初衷。

    或许,从这个细节中也能看出,长河街道的“小哥你好”友好服务街区和友好驿站会那么懂小哥。是的,只有真正走进他们,才能把服务做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我来社区串个门
    潮新闻×小哥之家
    相关新闻
    感动全网的湖州面包店传来新消息:房东也来支持了,决定不涨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