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有风来丨你被中国娃娃“硬控”了吗?

    潮新闻 记者 王雨红2025-06-09 09:46全网传播量1.3万
    00:00
    00:00
    01Labubu人气飙升,从中国火遍全球,伦敦、洛杉矶、东京等地均出现抢购热潮,TikTok上话题流量达10亿。
    02泡泡玛特通过“潮玩IP+盲盒模式”激发消费者购买热情,Labubu通过与各大品牌联名合作,成功拓展影响力,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03中国潮玩品牌如泡泡玛特、TOPTOY、52TOYS等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得益于独特设计、丰富销售渠道及国际化战略。
    04中国潮玩能吸引全球消费者,核心在于将东方哲学、美学等融入现代创意和科技表达,创造跨文化共鸣的文化体验。
    05潮玩品牌需面临IP深度运营、文化差异等挑战,但凭借供应链优势、制造业与设计能力,中国品牌有望改写全球潮流话语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距离走红已经过去一年,Labubu人气还在飙升,从中国火到了全球。

    伦敦门店因抢购爆发冲突,洛杉矶凌晨3点排起千米长队,东京银座被迫启动紧急限流,蕾哈娜等国际巨星自发带货,Labubu话题横扫TikTok10亿流量。

    “爆火”的玩偶Labubu。潮新闻资料图

    “追我的人从这里排到了法国”,原来说的是Labubu。作为泡泡玛特的系列盲盒,Labubu为什么能成为全球“网红”?以此为代表的其他中国潮玩“混”得如何?它们会重塑全球潮玩文化版图吗?

    01

    毛绒玩偶有很多,Labubu到底什么来头?

    Labubu是泡泡玛特旗下The Monsters精灵天团中的一员,直立的尖耳朵,笑起来露出9颗尖牙,性格善良但也活泼捣蛋,2015年就“出道”了。

    2019年,看中Labubu与众不同的形象,泡泡玛特从香港插画家龙家升手里签下整个The Monsters精灵天团系列。但是,此后几年不温不火,该系列全年营收大概也就现在的一个零头。

    玩偶Labubu。图源 视觉中国

    去年,因为有明星多次在公开场合“带货”,Labubu风潮瞬间刮遍全球,其身价也以10倍的速度飙升,成为泡泡玛特新晋“台柱子”。

    Labubu能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核心在于玩法与IP。“潮玩IP+盲盒模式”,一直是泡泡玛特的营销标签。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惊喜体验和强烈的收集欲望,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此外,通过与各大品牌、艺术家以及热门IP联名合作,Labubu成功将自己的影响力拓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也带来更多的曝光机会和话题讨论度。

    所以有人说,“有爱马仕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的潮流是,包上还得有个Labubu”。

    网友分享的各种Labubu挂件。图源 小红书

    02

    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中国潮玩,其实“混”得都还不错。

    目前,泡泡玛特触达全球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去年海外市场线上渠道全年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834%;

    名创优品旗下的头部品牌TOP TOY则宣布未来五年将覆盖全球100个国家核心商圈,开设超1000家门店,并与本土品牌成立“中国潮玩出海联盟”;

    还有52TOYS,提出“海外百店计划”,将东南亚、北美、日本设为海外重点发展区域……

    中国潮玩底气何来?有人认为,中国潮玩产业通过独特的产品设计、丰富的销售渠道以及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开始突破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地理界限,跃迁为具有跨文化意涵的全球消费品。

    潮玩产品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集中亮相。图源 新华社

    就拿Labubu来说,它在泰国推出传统服饰限定款,在伦敦结合当地时尚元素开设快闪店,甚至在新加坡变身鱼尾狮,均引发抢购热潮。

    从更深层次看,中国潮玩能“拿捏”全球消费者,其核心魅力在于大多数IP将东方哲学、美学、故事融入现代创意和科技表达中,创造出兼具民族特色与全球共鸣的全新文化体验。

    当中国潮玩完成从“制造”到“创造”的惊险一跃,其出海征程的下半场,注定是一场关于文化生命力的终极较量。

    03

    Labubu的爆火,固然是泡泡玛特精准踩中了一次文化和情绪节奏。但表面的繁荣之下,一场更残酷的较量正在展开:迪士尼用百年构筑的IP宇宙、Funko玩具公司依赖的欧美亚文化根基、乐高依托的教育价值体系,无不提醒着后来者,单靠爆款单品难以穿越周期。

    当新鲜感褪去,如何让消费者持续稳定“上头”?唯有IP的深度运营与跨文化共鸣能力,才能让“中国创造”真正站稳脚跟。

    线下展览中显眼的Labubu。潮新闻资料图

    要知道,潮玩经济的主力群体——“90后”和“00后”,这批能为情绪价值一掷千金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市场上最精明的买家:他们愿意为故事付费,但并不希望为泡沫买单。当热潮退去,潮玩品牌终究还是要“以内容为王”。

    文化差异同样是不小的挑战。有专家指出,想让海外消费者理解IP背后的中国故事,需通过“本土化叙事”削减文化壁垒。运营模式亦需革新,例如乐高通过教育、地产等场景延伸IP价值,而中国品牌仍在探索线下门店的高效管理。

    好在,中国有供应链优势,凭借制造业与设计能力,中国品牌能以更低成本实现高品质生产。

    相信“中国娃娃”,能以更锋利的文化穿透力,改写全球潮流话语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LABUBU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