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田中自动化设备智能工厂,订单管理、研发设计、生产运营以数据流的形式精准跳动;浙江山鹰纸业的智能物流系统,无声地将成卷的纸张高效输送;在嘉兴敏华汽车零部件智能工厂,智能AGV物流车穿梭其间,精准执行每一项任务……这些智能图景,如今获得了省级认可。
近日,2025年浙江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第一批)名单公布,浙江正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嘉兴敏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嘉兴40家智能工厂入选。伴随着更高效、更智能的智能工厂涌现,嘉兴制造业加速步入“智造时代”。
生产线被“数”赋能
昨天,走进位于桐乡的双环传动(嘉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双环精密轴承智能工厂,“机器工人”们打主力,机械臂精准丝滑地抓取物料,投入到加工环节。滚齿工位上,高速旋转的滚刀在齿轮坯上精心雕琢;切棱工位上,齿端的毛刺与锐边被快速除去……
在这里,每138秒,就有一个精密齿轮下线。一旁的精密检测室内,等待检验的齿轮已排起了长队。
作为全球专业齿轮散件研发制造领军企业,双环传动深耕桐乡10年,多次追投,不断扩大业务,实现裂变式发展,形成“一个基地、三家公司”的发展格局。
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的主要载体,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本次嘉兴入选的智能工厂普遍应用了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能源利用率的显著提升。
在嘉兴,一批“机器人工友”已经成为了工厂的主角。
1秒,桐昆的“产业大脑”就能处理来自集团各工厂的150万个OT数据。
12秒,隆基绿能嘉兴基地就会有一块完整的光伏组件下线,其中包含4道检测程序。
60秒,浙江中泽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的自动化冲压机稳定按压了80多次,已然是一名“熟练工”。
……
更智慧、更灵活——这是智能工厂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写照。生产一线的变化,折射出嘉兴产业发展的新兴之势。而今,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嘉兴的工厂内正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数字化产业体系,用“算力”代替人力、用“数据流”驱动“物质流”。
近年来,嘉兴市通过建立企业培育库、完善服务模式、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创建辅导等路径,着力构建以“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为核心的新智造绿色企业群。
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等省级未来工厂8家,嘉兴敏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数字化车间51家。
“两化”改造提质增效
走进位于海盐的煜邦电力智能装备(嘉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自动化设备正开足马力全力运转,能耗、产线状态等数据在电子屏幕上实时生成。得益于智能工厂的打造,偌大的车间内只需数名工人便可放心操控。
煜邦电力高精度智能电表智能工厂构建了全链条智能智造管理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行业智能化升级全面助力。“数字化转型,让工厂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0%,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5%,工厂单位产出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59%,产品质量提升至99.5%以上。”煜邦电力智能装备(嘉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嘉兴,像煜邦电力一样尝到数字化转型甜头的企业越来越多。
从“制造”到“智造”,从单台设备的“机器换人”到全链生态的“数实融合”,嘉兴众多企业正以智能化重塑竞争力,以智能化打开经济增长新气象。
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生产制造数字化普及率为69.78%,列全省第2;工业装备数控化率为63.26%,应用运营管理数字化工具普及率为97.39%,均列全省第3。
去年5月,嘉兴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一年来,嘉兴通过“点线面”结合,不仅使20个国家试点项目全部启动,还有力地推进了全市“两化”改造提质增效。
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这个国家级试点,计划投入1.67亿元,新购置设备155台(套),更新改造设备41台(套),目前投资进度已完成80%以上。设备到位后,微型断路器生产线上的45道工序,将全部由机械臂完成。此次良信电器的智能型低压电器元件智能工厂榜上有名。
当前,嘉兴在制造业“两化”改造上持续发力,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生产活力与动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持续提高制造业“含智量”,不断提升发展优势、创新发展动能、优化发展生态,为打造智造创新强市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