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精准锁定市场!海宁7村抱团玩转乡村游

    潮新闻 共享联盟·海宁 吕同 通讯员 吕丹2025-06-07 22:05全网传播量100.1万
    00:00
    00:00
    012023年以来,长安镇打造“花漾长安”示范片区,由7个村庄组成,形成一环七村格局,通过片区统筹投入和项目打造,实现了从地理相邻到产业协同的转变。
    02“花漾村”通过创新业态设计,如小火车观光、劳动体验等,将农业生产转化为文旅场景,成功吸引游客,2023年“花漾生活季”期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消费达80万元。
    032024年,长安镇引入专业团队,组建“花漾村”农文旅抱团公司,创新“短建设+长运营”路径,通过规划引领、片区联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产业效益。
    042025年,郎震主导设计“68元畅玩采摘套票”,结合抖音平台推广,成功将农产品销售升级为综合体验,为樱桃种植户带来直接增收约300万元,成为“花漾村”创新营销赋能产业的开篇之作。
    05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措施,“花漾村”已带动农户实现增收超40万元,游客人均停留时间延长至24小时以上,成为长三角乡村旅游的金名片,长安镇和兴城村也分别获评“全国文明镇”和“全国文明村”。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田野里烧烤,孩子还能亲手钓龙虾,这种体验城市里找不到!”在嘉兴市海宁长安镇兴城村稻虾轮作基地的天幕下,上海游客陈琳霞和家人享受着独特的乡村时光。

    而在刚刚过去的“花漾生活季”,这里接待游客更是超10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等消费达80万元。

    当下乡村旅游普遍面临同质化问题,而由七个村庄联合组成的“花漾村”景区如何精准锁定市场,并引发消费热潮?

    作为兴城村建设千亩方高标准农田打造的海宁市首个500亩的稻虾轮作基地,这里不仅是生态农业的样板,更通过小火车观光、劳动体验等业态设计,将农业生产转化为可玩、可学的文旅场景。

    而这样的创新,正是长安镇“花漾村”七村共生模式的缩影。

    长安镇地处嘉兴海宁西部,钱塘江北岸,北邻桐乡市,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穿境而过,距杭州市中心仅30公里、上海市区120公里。这一“黄金区位”使其成为杭州、上海都市圈游客的“1小时乡村生活圈”首选地。

    2023年以来,长安镇重点打造“花漾长安”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由兴福、兴城、陆泽、东升、泰山、辛江、德丰等7个村庄组成,形成一环七村的格局。

    这七个村庄本就位于长安全域北部,地理空间上沿主要交通脉络紧密相连,具备连片发展的天然基础。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推进未来乡村和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以来,海宁市及长安镇将片区化、组团式发展视为破解单个乡村资源有限、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关键路径。片区统筹投入各类项目资金2.48亿元,精心打造兴福村庭院花艺、宴球综合体,兴城村千亩方高标准农田,陆泽村“猫的秘密花园”等宜业点,重点建设兴福村大徐家塔自然宜居点,连丰粮油农事服务中心等产业项目。围绕乡村运营,“花漾村”搭建了产业生态矩阵,整体设计了LOGO、IP形象代言人“花小仙”,发布了5条旅游线路。

    这种基于资源禀赋、功能互补的精准定位,使七村从地理相邻的“物理聚合”升华为产业协同的“化学融合”。

    然而在过去,这七个村因地理空间相邻、产业结构相似,游客停留两三个小时就走的状况,成为共同的窘境。

    留不住人,软肋在哪?都想打“乡愁牌”,结果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

    与其内部竞争,不如组团出道。

    “组团式发展”是浙江“千万工程”从“建设”走向“经营”过程中乡村组织治理体系出现的重大变化。为了让片区资源更加集聚,长安引入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组建了“花漾村”农文旅抱团公司,创新“短建设+长运营”发展路径,通过规划引领、片区联动、运营前置,联动七村。

    在此过程中,乡村职业经理人成为关键纽带。

    面对片区化运营的复杂协调需求和市场化挑战,海宁市于2024年招聘“乡村职业经理人”,选拔既懂乡村又通市场的专业人才,负责统筹资源、策划项目并提升乡村产业效益。

    曾在杭州担任投资总监的郎震,凭借多年积累的市场分析、资源整合及项目操盘能力,加之对浙江乡村运营政策的看好,通过选拔,成为“花漾村”职业经理人。

    上任后,郎震迅速开展调研。“目前消费者游玩的平均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如果不能在这里有两天一夜的体验,就很难形成持续的消费动力。”他发现,协调联动文旅综合体、经营主体等抱团合作发展,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重点突破方向。

    于是,他与运营单位展开积极交流探讨,分享商业视角建议、精准匹配资源需求,逐步整合碎片化场景。

    在今年4月4日—5月5日,郎震主导策划了首个片区级品牌活动——“花漾生活季”。他耗时半年协调各运营主体,精心设计联动动线,呈现“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消费购物”闭环体验。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治”,7个村的发展也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数据显示,“花漾生活季”期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是平时游客数量的10倍以上,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等消费达80万元,片区综合旅游收入提升100%以上。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这也给长安镇“花漾村”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4月樱桃,5月桑葚,6月蓝莓,8月火龙果,9月阳光玫瑰,10月红美人柑橘,12月草莓……在“花漾村”,除了乡村旅游,还有扎实的传统种植业根基,四季水果品种丰富且品质上乘。然而,过去销售渠道单一落后,农户主要依靠联系批发商将水果批量拉走,只能赚取低利润率。

    为摆脱这一困境,郎震深入调研,瞄准城市亲子家庭对体验式消费的需求,结合本地樱桃种植损耗相对可控、采摘体验感强的优势,创新设计“农文旅融合”增收路径。其核心举措之一,便是充分利用抖音平台的流量优势,在2025年樱桃季精心推出“68元畅玩采摘套票”,内含入园门票及1斤优质樱桃带走,剩余采摘的樱桃按当季水果价格收费。

    这一模式巧妙地将单纯的农产品销售升级为集趣味采摘、亲子互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套票一经上线便广受欢迎,活动期间销售金额超过30万元,为樱桃种植户带来直接增收约300万元。

    樱桃采摘的成功实践,成为花漾片区以创新营销赋能产业的开篇之作。以此为基础,“花漾村”持续拓展多元渠道——

    5月,“花漾村”与省内人流量排名第4、日均车流量超2万辆的长安服务区达成“共富集市”合作协议,计划接下来在服务区内开设固定摊位,定向销售“花漾村”及周边村特色水果。为突破地域限制,“花漾村”计划聚焦7-9月的阳光玫瑰葡萄,进行集中直播营销。更长远地,发力品牌价值塑造。通过注册“花漾村”集体商标、统一产品包装设计,推动初级农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的商品升级。

    从线上引流体验式消费,到线下对接超级流量入口,再到集约化线上推广,一系列措施以来,“花漾村”已带动农户实现增收超40万元。

    上午抵兴福村,于昆虫博物馆聆听科普讲解,中午至“幸福人家”农家品土菜。午后入陆泽村,孩童投喂动物牧场萌宠,成人参与鱼塘垂钓。傍晚步行至兴城村逛创意集市购手工制品,夜间参与露天电影或篝火晚会,入住周边民宿。次日体验采摘,打包亲手摘下的水果返程……如今的“花漾村”,游客人均停留时间已从3小时延长至24小时以上,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游客占比达50%左右。

    2025年5月,长安镇成功获评“全国文明镇”,兴城村获评“全国文明村”——这份殊荣不仅为“花漾生活季”的烟火气注入文明底色,更让七村联动发展的实践成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鲜活样本。

    “我们将以全国文明镇为新起点,深化七村文化与农业融合、文化与产业融合,把‘花漾村’打造成长三角乡风文明、乡村旅游金名片。”长安镇党委委员张薪薪表示。


    相关新闻
    妇幼健康联盟扩容,跨越10省区守护妇幼健康
    千年汉塘朝“姜”来 南湖区新丰镇汉塘文化荟启幕
    “嘉田四季”农产品走俏上海供销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