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地开展2025年“全国放鱼日”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上亿鱼苗住新家

潮新闻 记者 胡静漪 来逸晨 赵静 通讯员 蒋永铭 盛鹏程2025-06-06 22:52全网传播量106.7万
00:00
00:00

密密麻麻的鱼苗欢快摆尾,沿着滑道涌入浙江各地的江河湖海……6月6日,第11个“全国放鱼日”,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各地有关部门,在杭州、宁波、嘉兴、台州等地开展浙江省2025年“全国放鱼日”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在温岭积洛三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10余位省市渔业部门人员和沿海渔民代表一同投放鱼苗。“此次投放的大黄鱼苗约四个月大、体长8公分,黑鲷苗约三个月大、体长5公分,预计两年半到三年后长成。”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党委委员刘伟成介绍。

当日,浙江沿海各地同步放流各类海洋水生生物苗种近2亿单位,包括大黄鱼、黑鲷、曼氏无针乌贼、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等品种;同时,在浙江省域内陆八大水系,有关部门也陆续放流了赤眼鳟、黄尾密鲴、青鱼、中华鳖、光唇鱼等指示性物种、土著鱼类逾800万尾(只)。据悉,这只是全年增殖放流计划的一部分。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浙江还将在产卵场保护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等重点海域,分批放流海洋水生生物苗种超15亿单位。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21年以来,《浙江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实施方案》《浙江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规范》陆续出台,全省共投入各类资金约3.8亿元,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56亿余尾。目前,浙江主要水域的鱼类资源数量与生物多样性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水域生态环境逐步提升改善。

“针对数十年来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传统捕捞业发展遇到瓶颈等问题,我们采取‘堵疏结合’策略,一边降低捕捞强度,一边通过养护措施修复海洋资源。”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海洋渔业处副处长方佩儿表示,耕海万顷,更要养海万年,为保护鱼儿的栖息地,浙江获批建设了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均为资源养护型),还在建设6个渔业资源修复类项目,总投资额超10亿元,有力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资源保护。

“增殖放流有效缓解了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方佩儿说,据监测,近年来浙江渔场主要经济鱼类密度增加,资源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6)
潮客_LY57 · 2025-06-07 07:07 · 浙江嘉兴回复
亿万鱼苗跃入江河,播撒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希望种子,这场跨越城乡的“生命放流”,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书写“浙”里生态保护的绿色答卷
南海一梦 · 2025-06-07 03:51 · 浙江宁波回复
这波操作太赞了!放流上亿鱼苗,浙江真的在用心保护海洋生态,给子孙留下一片蓝海!
飒飒小姐 · 2025-06-07 03:32 · 浙江杭州回复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浙江这步棋走得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鱼儿自由游,环境更美好!
潮客_28uuh7 · 2025-06-07 03:12 · 浙江杭州回复
从近海衰退到资源回升,浙江用实际行动证明,“养海万年”不是梦,而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潮客_24q3hj · 2025-06-07 03:12 · 浙江金华回复
海洋牧场+放流计划,浙江这套组合拳太硬核!期待几年后渔场再现鱼跃人欢的盛景!
潮客_24qwcq · 2025-06-07 03:12 · 浙江杭州回复
放鱼苗不是一时热闹,而是长远规划。浙江投入这么多资金修复资源,真是把生态保护落到了实处!
潮客_24qwxw · 2025-06-07 02:57 · 浙江杭州回复
增殖放流不仅恢复渔业资源,还能改善水域生态,这种双赢的好事必须大力支持!
潮客_24qw4c · 2025-06-07 02:42 · 浙江杭州回复
大黄鱼、黑鲷住新家啦!看着这些小可爱欢快入水,感觉心里暖暖的,为浙江点赞!
潮客_3nfyh6 · 2025-06-07 02:22 · 浙江杭州回复
投入10亿搞资源修复,看得出浙江对海洋生态环境有多重视,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明我长相忆 · 2025-06-07 02:22 · 贵州贵阳回复
功德+1
寒江雪 · 2025-06-07 01:06 · 浙江宁波回复
浙江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让上亿鱼苗有了新家,这一举措能修复水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展现了当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态度与行动,应守护好碧水清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