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不在竹笋主产区,宁波这家企业却把“笋生意”做到全球

    潮新闻 ​共享联盟·镇海 方毅瑜 梅佳燕 通讯员 乌益玲 许海英 记者 李华 2025-06-05 07:56全网传播量51.3万
    00:00
    00:00
    01宁波启盛生物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前五个月出口值增长400多万元,产品发往日本商超。
    02启盛食品将传统蔬菜腌制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生产水煮笋、手剥笋等笋制品,与日本企业合作超30年,为日本市场定制200多种规格产品。
    03赵宇作为非遗传承人,带领团队拓展产品品类至调味笋、混合菌菇等,覆盖日本、大洋洲等市场,年出口额近千万美元。
    04启盛食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与本地企业合作,产品在本土市场广受欢迎。
    05启盛食品打造蔬菜腌制非遗传承基地,组织研学活动,让青少年体验制笋流程,传承老手艺。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今年仅前五个月,我们出口值已比去年同期增长400多万元!”6月5日,位于宁波镇海蛟川街道的宁波启盛生物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车间,身着无菌服的工人们手指翻飞,正熟练地进行清洗、切分和高温杀菌作业。流水线终端,印着日文标识的包装箱垒成高墙,总经理赵宇指着忙碌的生产线说,“这些成品即将发往日本东京、大阪的商超。

    启盛食品生产车间 通讯员供图

    笋,竹之嫩芽,油焖笋、腌笃鲜、干烧笋……是许多人餐桌上的时令珍馐。虽然不在竹笋的主产区,但是启盛食品却把笋的深加工做出了大名堂——裹着泥土的新鲜春笋雷笋,经由传统蔬菜腌制技艺与现代工艺的结合蜕变为水煮笋、手剥笋笋制品

    我们企业食品品类中最先打入日本市场,并且产品质量较早与国际接轨的食品赵宇介绍道。启盛食品与日本企业的合作已逾30年。面对日本客户部位形状、处理方式精细需求,企业通过组合订单、统一生产,最大化利用资源,实现“一笋多吃”。单株水煮笋,我们就为日本市场定制了200多种规格。

    启盛食品的产品样品 通讯员供图

    支撑这份国际竞争力的,是赵宇作为镇海区非遗蔬菜腌制技艺传承人的深厚功底。1986年考入浙江大学食品科技系,师从茅林春教授,将传统技艺与现代食品科学深度融合。1992年创立启盛食品以来,他带领团队将产品从单一腌菜拓展至调味笋、混合菌菇等品类,产品覆盖日本、大洋洲等市场,年出口额近千万美元。

    应对市场变化,启盛食品选择“两条腿走路”。“我们一方面深耕国际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另一方面积极试水国内,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赵宇表示,公司已与宁波“老字号”楼茂记、昇阳泰、三关六码头等本地企业达成合作。产品秉承“为家人准备的食物”的初心,还原老底子的味道,因此在本土市场广受欢迎。

    待发货的笋制品 通讯员供图

    作为非遗传承人,赵宇深知,技艺的生命力在于“活态”二字。企业打造蔬菜腌制非遗传承基地即将“敞开大门”。而传承的种子,在“预热”中悄然散播——前不久,企业所在的蛟川街道科创工业社区组织了一场研学活动,辖区内的青少年启盛食品参观制笋流程,学习腌制、罐装,亲手体验制作的全过程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这门老手艺,就是最好的传承。赵宇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