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连续15年送考,向她致敬!传记作品《张桂梅》近日出版

    潮新闻 记者 宋浩2025-06-05 02:31全网传播量24.3万
    00:00
    00:00
    01今年6月7日,高考将启,张桂梅将连续15年送学生上考场,展现了她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02张桂梅的事迹被广泛传播,其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同时,以她为原型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及传记《张桂梅》相继问世,引发公众关注。
    03《张桂梅》传记共30万字,讲述了她60余年的人生经历,包括其从黑龙江到云南的奋斗历程,以及为山区贫困女孩教育事业献身的故事,传递了爱与希望。
    04张桂梅创办的华坪女高已助力2000多名山区贫困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展现了教育的力量。
    05为了给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张桂梅坚持家访,至今已涉及学生2000余名,行程超过12万公里,她的坚持与付出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今年高考将于6月7日拉开序幕,张桂梅又将送自己的学生上考场了。

    自2011年华坪女高的学生首次参加高考以来,张桂梅已连续送考15年,每年都为考生加油鼓劲。

    2024年6月,张桂梅老师送学生高考。赵庆祖 摄

    继去年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热播后,上月底,张桂梅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5件(套)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再次引发公众对张桂梅的关注。

    临近高考,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桂梅》传记也问世了。

    30万字讲述张桂梅60余年心路历程

    本书由荣获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的李延国、张桂梅至交好友王秀丽共同撰写。作为丽江市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丽深入跟拍采访张桂梅14年,是剧集《山花烂漫时》中方琼这一人物的原型。

    《张桂梅》,李延国、王秀丽 著,云南人民出版社/果麦文化,2025年6月

    从电视剧集《山花烂漫时》到电影《我本是高山》,以张桂梅为原型的影视作品、文学创作,往往围绕她创办华坪女高,讲述了这位优秀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从教之路。而在这本《张桂梅》中,创办华坪女高这部分仅占全书内容的三分之一。

    本书从出生开始讲起,共30万字,讲述张桂梅在成为张校长之前,从1957年出生到2021年的人生经历,挖掘了众多鲜为人知的感人的、幽默的和励志的故事。

    从黑龙江到云南,从牡丹江到香格里拉、到大理、再到丽江华坪,展现了她为照亮山区贫困女孩的人生道路而献身教育、“九死亦无悔”的执着追求。

    张桂梅。华坪县委宣传部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出版方云南人民出版社和出品方果麦文化表示,该书每卖出1本,就有2元购书款捐赠给华坪女高,扫封底二维码,可以查看捐款感谢信。弘扬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同时,这本书也将每一位读者与张桂梅、与山区贫困女孩教育事业联结在一起。

    真实还原张桂梅形象,传递爱与希望

    《张桂梅》以真实的笔触,还原了一位为中国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做出不平凡成绩的典型人物。

    她孑然一身,少时失怙,壮年失偶,没有子女,没有家庭,没有私产……书中详细讲述了她如何从黑龙江农户家里的第十二个孩子,一出生就险被送人,成长为数千学生心里的“张妈妈”,“时代楷模”和“七一勋章”获得者。

    17岁那年,中学刚毕业的张桂梅响应国家号召,奔赴云南参加“三线建设”。她在林场做过炊事员,兼任过卫生员。她曾三次参加高考,阴差阳错均未考上。后来林场开了夜校,她担任文化教员,后又在林业局的子弟学校担任班主任,从此正式开始教师生涯。

    在创办全国首所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高之前,张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就非常用心。2008年创建华坪女高后,在师生共同努力下,2011年,第一届学生顺利毕业,以本科上线率73%、综合上线率100%的好成绩,全部考上大学。截至目前,华坪女高助力2000多名山区贫困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张桂梅。余武龙 摄

    为了给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张桂梅有“独门绝招”——家访。从华坪女高建校至今,家访涉及学生2000余名,行程超过了12万公里。“你漫长的家访之路,就是你最切实、最有效的备课,也是你成功放飞理想的教育秘籍!”

    高考季是张桂梅收获的季节。她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师者情怀,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书中这样写道:

    “在漫漫家访路上,你曾迷过路,曾累得晕倒,曾摔断过肋骨,曾病倒在路上,曾遭受过冷遇。但你初衷不改,挥起教鞭,使两千多名山村女孩命运彻底改变,这是两千多个家庭命运的改变,也是无数后代命运的改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