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跨越“死亡之谷”,算力小镇何以实现“关键一跃”?

    潮新闻 胡金 设计 聂李黛芳 通讯员 陆宇岑2025-06-05 02:13全网传播量1.3万
    00:00
    00:00
    012025浙商进击者论剑活动探讨AI+可能性,临平新城算力小镇成焦点,展现其算力资源与创新氛围,获业内认可。
    02慕德微纳凭借碳化硅超透镜技术获2024年度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奖,其AR眼镜技术源于西湖大学研究,临平新城提供研发补助助其跨越成果转化难关。
    03智诊科技自主研发的AI医疗大模型登顶CMB评测榜单,得益于临平新城算力小镇的政策扶持与算力支持,推出“好伴AI”应用,日均处理健康咨询超2000例。
    04知存科技被评为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正研发新一代存内计算芯片,得益于算力小镇的优良发展环境与创新创业氛围,预计研发投入达100亿元。
    05算力小镇积极构建产业支撑要素体系,包括公共服务平台、算力主导产业基金、专项扶持政策等,并发力算力人才引培,生态版图持续扩展,助力更多科创企业成长。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编者按:

    6月4日,2025浙商进击者论剑活动在临平新城算力小镇举行,邀请了一众大咖探讨“AI+”带来的无限可能,追寻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内核。这不仅是小镇的独特算力资源禀赋与创新氛围获得业内认可,更是其锚定未来、服务全球发展的雄心体现。

    浙报集团杭州分社联合临平新城管委会策划推出《临平新城·“算”出“新”意》新媒体专题,聚焦这片创新沃土上涌现的科创新锐,揭示支撑万千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妙“算法”。

    在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横亘着一道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包括专利侵权、转化失败、资金断链等风险,曾让无数创新成果折戟沉沙。

    如何跨越这道“死亡之谷”?临平新城算力小镇自2021年12月开园以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笔,积极探索破题之道。

    如今,算力小镇产业已初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能级跃升,产出科技资质及成果290余项,培育5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研发中心、5家雏鹰企业和4家市级准独角兽,形成了覆盖芯片设计、算法开发和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

    这既是算力小镇对科研能力的悉心培育、久久为功,也离不开跳出单纯科研视角,拉近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距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

    慕德微纳惊艳亮相美国旧金山西部光电展览会

    助燃“星星之火”

    5月15日,在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颁奖典礼暨产业创新大会上,慕德微纳的“碳化硅超透镜:抑制高功率激光辐照的热漂移问题”技术被评为2024年度中国十大光学产业技术。

    再往前,在今年的美国旧金山西部光电展览会上,慕德微纳展示了目前行业中具有革命性的技术——极致轻薄无彩虹纹碳化硅AR衍射光波导,引发全球瞩目。

    鲜为人知的是,这些创新的原点都源自一次偶然。

    慕德微纳总经理杜凯凯回忆道,企业技术源于西湖大学仇旻教授团队十余年的微纳光学研究积累。“我们在利用激光加工碳化硅材料时,意外发现其超高折射率,比传统玻璃高出近一倍,非常适合制作AR眼镜镜片。”

    目前,AR眼镜大多采用衍射光波导技术。所谓“波导”,即引导光波,简单来说,就是在眼镜侧面放置一个微小投影仪,通过复杂光学计算,让光波在镜片内纳米级光栅结构中发生多次折射和反射,最终把画面照射进人眼。

    但这样弊端也很明显。杜凯凯说,为保护光栅结构,厂商通常会在镜片内外两侧加入玻璃或树脂盖板,客观增加了镜片厚度;同时,外界环境光经过表面光栅结构衍射后会形成彩虹纹,干扰佩戴者体验。

    历经多次研发创新,慕德微纳选择依托碳化硅材料超高折射率及自主研发的超薄封装工艺,让AR眼镜轻量化,并通过精心设计光栅结构,消除彩虹纹,确保佩戴者获得清晰视觉体验。

    虽然技术硬核,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路不好走,特别是企业初创时会面对融资难关。杜凯凯表示,碳化硅在传统工业中已有广泛应用,但将其引入AR眼镜领域,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

    关键时刻,是临平新城拿出“真金白银”。一系列的研发补助让慕德微纳得以“轻装上阵”,在采购原料、承接订单时都少了后顾之忧,从而促使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维修、医疗教育等领域。

    “尽管AR眼镜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碳化硅也只是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但我仍然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杜凯凯说。

    患者咨询智诊AI医疗大模型

    呵护“科创幼苗”

    今年年初,在中文医疗模型权威评测平台CMB公布的一份榜单中,智诊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诊AI医疗大模型以98.39分的综合成绩再次登顶。

    CMB如同医疗AI界的“高考”,是覆盖临床医学全领域、包含28万余道题及74项复杂病例会诊的权威评测体系。智诊科技能够脱颖而出,足以证明其硬核实力。

    智诊科技联合创始人吴承发介绍,智诊AI医疗大模型拥有730亿参数规模,基于超过3万亿token的专业医学数据进行训练。“它不仅能解析海量医学文献,还通过多层次推理扩展机制模拟专家临床思维,在病因分析、鉴别诊断等环节实现深度慢思考,相较传统医疗模型能显著降低误诊率。”

    企业能安心于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离不开政策的“阳光雨露”。

    临平区早在2021年就率先提出发展算力产业,并在临平新城设立了全国首个算力小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企业面向特定行业开展垂直模型研发,可以获得高额研发补助。

    吴承发回忆,智诊科技于2023年入驻算力小镇,很快就拿到了算力主导产业基金给出的“见面礼”——高达300万元的大模型开发研发经费补贴,以及每年最高200万元的算力券补贴。

    更令吴承发感激的是,临平新城积极牵线搭桥,帮助智诊科技与杭州智联数算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使智诊科技的算力成本节省了至少40%,为医疗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确保模型研发和优化工作顺利推进。

    在算力小镇支持下,科技创新迅速转化为惠民成果。智诊科技推出面向大众的“好伴AI”应用,将三甲医院“装进口袋”。用户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获得体检报告解读、用药指导、专家分身咨询等服务。

    前不久,基于智诊AI医疗大模型的飞速发展,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的127位名医专家也有了“分身”。他们不仅能参照教科书、医学指南答复,还可以结合病症、病例和疑难杂症考量给出建议,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

    患者可通过“好伴AI”随时咨询,系统会在30秒内完成患者主诉解析,问诊匹配准确率达95%以上。据统计,日均处理健康咨询超2000例。

    算力小镇

    打造“算力森林”

    走进算力小镇的其他企业,也能清晰感知到日益强劲的创新脉动。

    知存科技于今年被评为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在企业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全力研发新一代存内计算芯片。知存科技政企总监林通介绍,这类芯片可以把计算过程直接置于存储单元内进行,能显著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助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突破算力瓶颈。

    “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累计支出会达到100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科技研发及相关领域。”林通坦言,正是得益于优良发展环境与创新创业氛围,企业才有信心埋头发展,才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稳健迈进。

    距离知存科技不远的衣科股份,在入驻算力小镇3年时间内,打造“商陆花”“笑铺日记”等产品矩阵,服务超20万商户,月均交易达4500万笔。企业自主研发的AI穿版技术,更是能帮助商家在几分钟内获得大量影棚级美图,大大减少商家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

    “算力小镇的科研机构就像我们的‘外脑’,通过小镇组织的沟通平台,我们能第一时间获得AI领域的最新动向,结合到我们的解决方案里。”衣科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生态的加持让企业发展动力十足,今年营收目标相较去年要增长50%。

    知存科技、衣科股份的茁壮成长并非个例。其奥秘,在于政府持续以政策“阳光雨露”滋养企业“枝繁叶茂”。

    算力小镇积极构建“四个一”产业支撑要素体系,通过搭建一个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合作成立一个算力主导产业基金、出台一揽子算力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打造一系列品牌活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与此同时,算力小镇还持续发力算力人才引培工作。首批配套的人才公寓已于2024年开放入住申请,为算力小镇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眼下,算力小镇的生态版图仍在不断扩展。在临平区大力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的大背景下,依托杭州数据要素运营中心,以算力企业为支撑、算力赋能为特色的数字科技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随着政策活水精准滴灌、产业生态协同赋能,越来越多的“科创幼苗”有望成长为“参天大树”,继而形成一片“算力森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