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直播预告 | 潮新闻×中国美院系列导览: 众妙之门,寻找每个人自己的质能公式

    潮新闻 记者 章咪佳2025-06-05 01:19全网传播量10万
    00:00
    00:00
    01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七十二变”引发关注,展览聚焦平常生活与未来变化。
    02展览通过艺术装置、影像等作品展现年轻人对日常、父母记忆及高科技未来的思考。
    03至6月20日闭展期间,潮新闻联合中国美术学院推出六场直播精读,首场于6月6日9:00开播。
    04跨媒体艺术学院展厅以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²为主题,致敬“1925至2025”百年,探讨量子思维模式。
    05一件装置作品利用樟脑丸挥发性,每天变小,展期内将消失,体现艺术的短暂与变化之美。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这个格子间叫人压抑,它和我们打工人上班的“一亩三分地”一模一样:格式、陈设、灯光……最让人绝望的是,它无限地延伸,没有尽头——艺术家仅仅是在一组格子间的四面各加了一块单向镜,就形成了永无止尽。这只是一组1:25的模型,然而你代入了这种麻木吗?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

    另一件影像作品拍的都是水,这是一个父亲的故事,一个女儿眼里很少跟自己交流的父亲。爸爸为什么不理我?我愿意了解他吗?1975年家乡发生水灾,刚出生的父亲坐在一个脸盆里。后来这个小脸盆成了一个“UFO”,女儿借此开始漂浮,回到父亲的人生。她因为了解父亲的经历而理解了一整代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机遇,她终于明白了爸爸以前经常回答她的一句话,“爸爸你在哪里?”常年在深圳打工的父亲说:“你可以在‘世界之窗’找到我。”爸爸无处不在,但是他好像很难表达出关爱。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

    这里有一件非常轻盈的装置,一串串如天悬白练。当你还不明其中玄妙时,已经闻到浓烈的气味,是樟脑丸的味道。这是一件会在展期内消失的创作——樟脑丸具有极强的挥发性,作品每一天都在变小:从布展完成之后到现在五六天,它已经缩小了很多。如果你晚一点去现场,展区呈现的就会是一片虚空。

    还有一件作品反着来,它永远未完成:展品中间坐了个人,是艺术家本人。这件作品非常反毕业展的逻辑——通常大家铆足了劲儿要在毕业展上亮相四年里做得最好的创作。这位同学突破了“完成品”的完美概念,他把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展览现场,从布展开始,每一天从早到晚地在这里继续工作——完成他的作品。他把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常态展现给观众,是我们熟悉的生活日常,重复,时不时惊喜又很快回归焦虑、迷惘。

    ……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

    从6月1日开展以来,无论是城市中各个展馆拥堵的现场,还是社交媒体上持续高涨的热度,人们都不断地在被2025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刷屏。

    这场展览叫“七十二变”,看似在讲“变化”“不确定”,但其实,这些作品背后22、23岁的年轻人,他们在关注平常人的生活、工作状态,父母、祖辈的人生记忆,这个由高科技改变的世界未来的走向……他们比我们想象得要稳定得多,甚至他们更加地不害怕变化。

    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全城展出的近3000件艺术作品,潮新闻特别联合中国美术学院,策划了“七十二变·2025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直播导览系列”:我们将在毕业展期内(至6月20日闭展)做六场直播精读,重点解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学院、视觉传播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六个学院的上百件优秀创作。

    首场直播“众妙之门|潮新闻×中国美院2025毕业展·跨媒体艺术学院专场”将于6月6日9:00开播;届时,潮新闻APP文娱频道,中国美术学院官方视频号、抖音号将同步播放。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

    众妙之门,打开的是一个多重宇宙——你会看到艺术如何回应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种种变化。通过“众妙之门”,青年艺术家为大家打开了媒介技术、艺术创作、社会思想、策展研究的多重大门:跨媒体艺术学院114名毕业生的作品,涵盖了包含媒介展演,实验艺术,开放媒体,艺术与科技特别板块,硕、博板块,自由艺术和策展研究等七个板块,作品涉及影像装置,视觉小说,现场表演,虚拟现实,社会游戏等等多样的形态。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

    今年跨媒体学院的展厅一进门,红色的展墙上印着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质能方程E=mc²——这一年被称为他的“奇迹年”。

    1925年,海森堡构建现代量子力学的数学框架,建立起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这一年被誉为“量子力学诞生年”。

    2025年,艺术家们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公式E=mc²作为一个主题,致敬“1925至2025”这个百年。

    量子力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测不准,或者说是不确定。西方思维重粒子性、分割性、个体性特征,而东方思维更多的是波性、整体性和关联性。将两种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能形成一种全新的量子思维模式,它将产生意想不到的能量、解决不可思议的问题。

    量子世界就是众妙之门。如果每个人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质能公式,那么应变,应万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2)
    潮客_2xeqh4 · 2024-10-19 01:13 · 浙江杭州回复10
    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徐大师的坚持和创新精神令人敬佩。
    潮新闻小编 · 2024-10-19 02:25回复3
    追梦人,在挫折面前不轻言放弃。
    潮客_24qwzy · 2024-10-19 01:44 · 浙江杭州回复10
    大师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与创新,展现了瓷器艺术的新时代风貌。
    潮新闻小编 · 2024-10-19 02:27回复3
    大师巧妙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赋予了瓷器新的生命力。
    最新评论(23)
    潮客_嘉陵江 · 2024-10-20 03:15 · 四川南充回复
    传奇人物徐雪勇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技艺,颠覆了人们对陶瓷的传统想象。徐雪勇巧妙地将根雕艺术与陶瓷相结合,在釉面上展现出根雕的细腻纹理和古朴韵味。其作品既保留了陶瓷的精美质感,又融入了根雕的自然之美,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他用双手创造出的艺术奇迹,让人们对陶瓷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增添了一抹别样的光彩。
    开口笑 · 2024-10-19 21:20 · 上海回复
    “釉上根雕”上的树根是用手绘成的,并非用刀刻出。
    轩轩再启航 · 2024-10-19 12:22 · 浙江杭州回复
    景德文化,非遗传承。釉上根雕,精美绝伦,3D的观感享受。浮雕有故事,浮雕讲述着中华的文化精髓,唤醒更多的文化精神记忆。艺术,不仅是火候的技术,更多的是一种怀旧与传达。艺术之光,景德非遗,传承发扬,时代需要
    寒江雪 · 2024-10-19 04:09 · 浙江宁波回复1
    釉上根雕,以其独特的创意令人惊叹。将陶瓷与根雕艺术巧妙融合,打破传统界限。细腻的釉彩,栩栩如生的根雕形态,展现出大自然与人工技艺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对陶瓷想象的大胆颠覆,令人陶醉其中。
    潮客_w7kyhy · 2024-10-19 02:15 · 浙江杭州回复
    让人更加期待景德镇瓷器艺术的未来。
    潮客_dcnthp · 2024-10-19 01:54 · 浙江杭州回复
    青花《悟空》精彩,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令人耳目一新。
    博青春 · 2024-10-19 01:44 · 安徽合肥回复
    大开眼界,这真的是巧夺天工啊
    MasterPSC · 2024-10-19 01:38 · 江苏无锡回复
    大师对于艺术永远保持着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新的美好
    潮客_xachsc · 2024-10-19 01:33 · 河南郑州回复
    “丝毛”技法的精细,让人不得不赞叹徐大师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潮客_ayfah8 · 2024-10-19 01:23 · 浙江杭州回复
    徐大师的作品不仅美,更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汤隽洁 · 2024-10-19 01:14 · 浙江湖州回复
    期待大师更多令人惊艳的作品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