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西施眼”传说与典籍里的西施

    潮新闻 葳蕤陈风2025-06-04 07:03全网传播量1976
    00:00
    00:00
    01西施作为古代美女,其故事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演绎,成为文化与美学的象征。
    02香榧被誉为“坚果界贵族”,诸暨的香榧尤为著名,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香榧王,被称为“中国香榧之乡”。西施发现香榧上的“西施眼”。
    03《史记》虽未详述西施事迹,但其行文风格严谨、务实、简洁,开创古代正史的标准体例,对后世影响深远。《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为西施故事提供了更多线索。
    04西施被选中作为越国向吴国进献的美女,夫差得西施后荒废朝政,最终越国灭吴。西施的下落成为千古之谜,留下了多种解读和遐想。
    05唐代诗人陆龟蒙为西施鸣冤叫屈,认为家国衰败不能归咎于受权力宠幸的女人。西施的故事经过史家、文人的塑造,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符号。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浣纱江畔,西施亭亭玉立的远古倩影映衬出2500年前一位苎萝山麓少女的绝世容颜。游弋至此的鱼儿被惊艳得目瞪口呆,甘愿深深地沉入水底。也因为“沉鱼”之美,让她卷入了历史的洪流……

    浣纱桥下的西施塑像。

    滚滚长江东逝水,一页风云早已翻去,而西施的故事如同她沉入水底的影子,在岁月长河中不时泛起涟漪,折射出每一时代的文化光谱。

    1959年8月21日,毛主席到诸暨时说:“你们诸暨是个出名人的地方,美女西施和画家王冕都出在这里……”

    已数不清到过诸暨多少回,喝过多少同山烧、香榧酒,却不知怎样去剥开被誉为“坚果界贵族”的香榧。平时很少吃坚果的我,当送进嘴里一口咬下去时,朋友笑我还没读懂西施。这吃香榧难道还沾得上大美女西施?

    香榧。

    香榧。

    殊不知,“西施眼”是香榧独有的特征。诸暨等5县市所属的绵长会稽山脉,钟灵毓秀,至今生长着1300多年依然结果的香榧王,故有“中国香榧之乡”之美誉。生于斯长于斯的西施,从小聪明伶俐,相传她发现每颗香榧上都长着两只眼睛,便用拇指和食指对称的轻轻一捏,坚硬的外壳同样对称的裂开了缝。后来,人们就把这双美丽的眼睛称作“西施眼”。

    香榧“西施眼”。

    香榧。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王维笔下所描绘的西施,一生跌宕起伏,曾引发多少人的嗟叹与惋惜。然而,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宏大叙事中,这位以身许国义无反顾助越王终成春秋霸主的功臣,只以朦胧的“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種閒獻吴太宰嚭”和加注“索隐国语云:‘越饰美女二人,使大夫種遗太宰嚭。’”短短的三言两语,将这位改写历史进程的奇女子身影隐藏在了帷幕之后,引发后世猜想。

    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史记》。

    《史记》竖排本全十册。40年藏书,许多页面已被我翻破了。

    纵观学界及其民间多少年来的纷纷扰扰,我试着作这样一些分析和解读: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作《史记》,其脉络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串联起历史事件,力求细节的完整性及影响力。诚然,远古时代的资料信息搜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况且两者存在着360年左右的时间差,期间经历战火纷争、朝代更迭,手中所掌握的素材缺失、遗漏,在所难免。这是其一。

    其二,司马迁有自己的编写宗旨。他曾在《报任安书》透露心迹:“仆窃不逊,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略考其行事, 综其终始,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上计轩辕, 下至于兹, 为十表, 本纪十二, 书八章, 世家三十, 列传七十, 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可见,在处理史料时的严谨、客观和真实性。

    其三,司马迁胸中有一个独特的历史世界。围绕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丽史诗,演绎出吴越争霸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智慧、军事韬略还有人性光辉及其弱点的一个个鲜活生动荡气回肠故事,至于宫闱秘史儿女情长之类被认为是细枝末节了。抑或在这位太史公眼里只是“未经证实的传闻”而已,不作为“特别重要人物事迹”着墨。

    《越绝书》记载:“鸡山、豕山者,勾践以畜鸡豕,将伐吴,以食士也。”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金鸡山由此得名。

    作为后人,我们景仰《史记》严谨、务实、简洁的行文风格,但未提及不等于不存在。

    《史记》中未提及的历史人物着实不少。譬如“本纪”,不是所有帝王都能归于此,也不是所有记述的都是帝王。刘邦与吕后的嫡长子汉惠帝刘盈(前211-前188)没有列入本纪,原因是他在位期间只是个傀儡皇帝,实权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手中,但历史上的刘盈在正统的皇位上确实坐了整整7年。相反楚霸王项羽,虽然自始至终没有登上帝位,但在秦末汉初之时,他实际上已成为国家的掌控人,历史地位重要,所以,有《项羽本纪》这一章,且写的精彩之至。

    小小斗室天地大。我行万里路,也读万卷书。

    《史记》作为我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被《二十四史》沿用,开创古代正史的标准体例,奠定史学框架,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它对于历代文人墨客著书立说、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均为记载吴越历史之典籍,其中有西施生平等相关章节,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西施历史角色的理解,也为后世对西施命运的多种猜测提供依据‌。前者内容涵盖历史、地理、经济等,更具方志特征;后者则以历史叙事为主,融合传说,更多体现汉代对于吴越史的文学重构,二者同具史料价值,可与《左传》《国语》及《史记》相互印证,弥补其不足。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已有定论:“一方之志,始于‘越绝’。越绝书为地方志开创了先河。绝者,绝也。无四方,何以中国?!”

    《越绝书》记述,吴王夫差得到西施后,“大悦”。为何?事情还得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选美”说起。

    范蠡受命派遣一批相面先生,在全国遍寻美女。终于在苎萝山下的村子中找到“尤美者二人”。那二人是谁?西施,郑旦。西施乃苎萝山下采薪者之女。其山有东西二村,多施姓者,女住西村,故以西施相称。郑旦亦住西村,与西施比邻,临江而居,每日相与浣纱于江,红颜花貌,交相映发,不啻如并蒂之芙蓉也。

    西施故里西施塑像。

    勾践获得貌似天仙的西施、郑旦后,便命范蠡各以百金聘之,服以绮罗之衣,乘以重帷之车。国人仰慕美人之名,以一睹为快,皆纷纷出郊外迎候,道路为之拥堵。范蠡见状将西施、郑旦安排在城外别馆,并传出消息:“欲见美人者,得付金钱一文。”随后设柜收钱,顷刻而满。俩美人留郊外三日,所得金钱无数,悉辇于府库,以充国用。

    范蠡泛舟五湖。书籍插图。

    越国大夫文种则认为,真正的美人除了容颜出众,还得能歌善舞和形体举止表现出优雅大方。

    勾践觉得在理,便命人在会稽城外建起美人宫,专门让文种用三年时间负责训练西施、郑旦,教之歌舞,学习容步礼仪,俟其艺成。然后,为她们定制华丽适体的宫装,派范蠡带着两位美人去吴国进献。

    诸暨五泄景区。

    左邻右舍的好邻居们来到西施故里合影留念。

    范蠡晋见夫差时说:“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越国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蠡献之,大王不以鄙薄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

    原本好色的夫差见到如此绝色美人,自然大悦,道:“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此时,站在一旁的吴国大夫伍子胥急忙泼出一瓢冷水:“不可,王勿受也。……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灭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

    诸暨“中国历代名媛馆”,充分展现东方女性的姿容、才华、品性,探寻西施背后潜藏的美学肌理。

    古代流行的发髻。

    自古忠言逆耳。早已神魂颠倒的夫差哪里还听得进这番劝阻,开开心心的照单收下勾践之“遗女”西施和郑旦。夫差得美人后,便命人在苏州木渎古镇灵岩山筑馆娃宫。这座规模宏大的离宫包括铜勾玉槛、珠玉装饰的宫殿主体,以及玩花池、玩月池、琴台、吴王井、西施洞、采香泾、响履廊等配套设施。

    夫差在这里整日陪着西施赏花饮酒,泛舟采莲,众多妃嫱、女仆、宫妓侍奉左右。为便于吴王随时临幸而“造曲路以登临”,从灵岩山修筑专道可直达都邑吴城胥门。其中响履廊设计颇为玄妙:地下埋设数以百计的大缸连接泉水,上铺木板成廊,让西施、郑旦及宫女们裙系小铃,穿木屐起舞,各种回响声相互交织,衍生出特殊音效,夫差如梦如幻陶醉其中。

    一边是夫差沉湎酒色,荒废朝政;一边是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春秋末年群雄逐鹿中,谁能成为这个时代最后的霸主,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拍摄到这张照片时,让我兴奋了好几天。

    一睹真容。越王勾践剑铭文。

    越王勾践剑铭文释文。湖北省博物馆。

    公元前473年冬,姑苏城在萧瑟的寒风中被勾践率领的越军团团围困,夫差求和不成,举剑自刎。由此,苎萝山麓浣纱溪两岸百姓翘首以盼的越国女儿也犹如晨露般地消失在了历史浩瀚的星河里,只留下《越绝书》“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的浪漫遐想;《墨子·亲士篇》“西施之沉,其美也”的负面解读;《吴越春秋》“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的冷酷记述。

    泛舟诸暨五泄湖。

    五泄风景区。

    五泄“破壁而去”题刻。

    飞流直下的五泄瀑布。

    翻开历史长卷,越国灭吴的真正原因远比美人计要复杂和多元的多。“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唐代陆龟蒙的《吴宫怀古》一反世俗舆论总是将家国衰败灭亡归咎于曾受到权力宠幸之女人的惯性思维,为西施鸣冤叫屈。

    诸暨五洩禅寺。

    五泄景区。

    千百年来,经过史家、文人的轮番塑造,西施的故事得以广泛的演绎‌‌与传播。人们关切着这位传奇女子的终极下落,始终在典籍碎片与文学重构的交错缠绕中寻求答案。其实,它早已成为中国历史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符号和美学象征。

    朱元璋题西施。

    此时的我,看着清澈如许的浣纱江水从未停止的流淌,忽然觉得,西施结局之谜的不可考证性,恰恰是其最大价值与意义所在。

    (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2025年6月1日草于西溪云心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45)
    潮客_25aa46 · 2025-01-31 20:02 · 浙江杭州回复
    看着越剧过大年,不错。
    此用户已注销 · 2025-01-31 13:15 · 浙江宁波回复
    经典唱段加上现代元素,越剧春晚让年轻人也爱上传统艺术
    镇上的狐狸 · 2025-01-31 11:51 · 浙江嘉兴回复
    守正与创新,越剧正青春,“浙”里“不一样”的越剧春晚,值得我们“不一样”的期待,绝对是“越”听“越”有戏!
    潮客_euybt5 · 2025-01-31 05:41 · 浙江宁波回复
    传统与现代结合,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潮客_wmnnq6 · 2025-01-31 05:11 · 重庆回复
    这个创意春晚不错,值得表扬和点赞
    潮客_ykg2ch · 2025-01-31 04:54 · 浙江绍兴回复
    这是好事,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潮客_2kvc26 · 2025-01-31 04:47 · 浙江杭州回复
    好有意思的春晚呀,越剧充满了地方特色。
    潮客_e7pfve · 2025-01-31 04:39 · 重庆回复
    越剧春晚十分的有创意。谢谢你们的推荐
    艾华的 · 2025-01-31 04:18 · 浙江台州回复
    显示出年轻演员的扎实功底,更让观众领略到了帅到心巴上是何种滋味。
    潮客_24qwcw · 2025-01-31 03:29 · 浙江杭州回复
    年轻人也开始爱越剧了,爸妈终于能安心追星
    潮客_wzdkkc · 2025-01-31 03:25 · 浙江温州回复
    蛇年越剧晚会,正是有了N多“第一次”和“新意思”的探索,才让它在众多春节晚会中脱颖而出。这是越剧之幸,也是传统文化之幸。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相关新闻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谷雨三朝看牡丹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重华塔,从仰望到走近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宁波向东是大海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探秘揽胜宝石山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岁月沉淀后的悠悠书香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这里岂止桂花香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聆听天籁之音的地方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烟霞此地多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消逝的严东关与依然飘香的五加皮
    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走进现实版《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