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飞深圳航班因充电宝冒烟返航?杭州机场:航班已换机起飞

潮新闻 记者 应陶2025-05-31 07:18全网传播量16.2万
00:00
00:00
015月31日,CZ6850航班因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冒烟返航,机组迅速处置确保安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换飞机执行后,航班已正常起飞,未影响其他航班。
02充电宝在飞机上冒烟的原因包括高温环境存放、外力冲击或挤压以及劣质产品与设计缺陷。如充电宝暴露于太阳直射或炎热天气中易自燃。
03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地多家航空公司已禁止在机上使用充电宝,但中国民航局目前尚未有相关禁令。
04根据民航局规定,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需遵守额定能量限制,且不得在飞行过程中使用。
05记者提醒旅客应购买设备标识清晰、符合安全标准的充电宝,并严格遵守飞行中禁用充电宝的规定。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5月31日,中国南方航空官方微博发布通报:

5月31日,CZ6850杭州飞往深圳的航班上,一旅客携带的相机电池、充电宝出现冒烟情况,乘务组第一时间妥善处置,迅速排除安全风险。为确保安全,机组立即返航,航班于起飞15分钟后安全降落。公司积极做好旅客后续服务保障工作。公司提醒广大旅客,严格遵守民航安全规定,妥善携带和使用类似设备,确保安全出行。

记者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获悉,杭州飞往深圳的CZ6850航班,换飞机执行后,已于14:23起飞。目前,该事件未对其他航班产生影响,杭州机场运行正常。

正常使用的充电宝,为何会在飞机上冒烟?

记者借助deepseek分析以往类似事件原因,发现触发点有多方面。

触发点一,高温环境存放或使用。这之中就包括了充电宝暴露于太阳直射、炎热天气或靠近发热设备(如机箱、暖风机)时,内部电芯易因温度过高引发化学反应失控,导致自燃或爆炸。结合这一特征再复盘几起充电宝在机上起火事件,自燃地点均在飞机行李架上,属密闭空间,难散热。

触发点二,外力冲击或挤压‌。假设飞行过程中,飞机出现摇晃,导致充电宝碰撞或挤压,却有可能因其内部电芯变形、隔膜破裂,引发正负极直接接触短路,瞬间释放大量热量。

触发点三,劣质产品与设计缺陷‌。若充电板本身的电芯质量不达标‌,也容易在充放电时发生异常反应。

未来是否会禁带充电宝上飞机?

充电宝的不稳定性是否会成为未来乘机的“禁品”?部分国际航空公司已作出明确表态。如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多家航空公司已宣布禁止在机上使用充电宝。

但从国内民航来说,目前尚未有类似消息。对此,记者也查询了2014年民航局发布的《关于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公告内对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有明确规定:

一、充电宝必须是旅客个人自用携带。

二、充电宝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

三、充电宝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无需航空公司批准;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但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充电宝。

四、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严禁携带未标明额定能量同时也未能通过标注的其他参数计算得出额定能量的充电宝。

五、不得在飞行过程中使用充电宝给电子设备充电。对于有启动开关的充电宝,在飞行过程中应始终关闭充电宝。

无论未来民航规定是否会出现调整,记者在此提醒旅客出行时,严格遵守飞行中禁用充电宝的规定,并购买设备标识清晰、符合安全标准的充电宝,保护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